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曾国藩一生最忌讳的五句话:一个人最容易犯的三个错误

曾国藩一生最忌讳的五句话:一个人最容易犯的三个错误解:不能安分守己,时时妄自尊大,自命不凡。2. 居卑思尊,日夜自谋置其身于高明之地,此凉德之二端也。1. 闻人有恶德败行,听之娓娓不倦,妒功而忌名,幸灾而乐祸,此凉德之一端也解:幸灾乐祸,听别人的错误,听得津津有味,听到人家的优点,就心生妒忌。这一条错误比较好说,我们都知道幸灾乐祸是不对的,但这种情绪产生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呢?幸灾乐祸的前身是嫉妒,但并不是所有的嫉妒都会转变成幸灾乐祸。嫉妒是一种很普遍的心理现象。每个人看到别人比自己好都或多或少有些嫉妒,这是正常的。但不同的是,有些人会因此更加的努力奋斗,争取自己也能拥有,对这样的人来说嫉妒就成了一剂良药,转化为了奋斗的动力。但是人之不同,还有一种人看到别人比自己好,而他们又不想自己去努力争取,就演变成了“闻人之恶,虽隐不疑,善则显亦疑之。”这就是典型的幸灾乐祸了,所以幸灾乐祸的深层原因是一个人是否有一颗上进的心,是否相信努力和付出终将会有回

大家好,我是“浩然”。我们常说气有浩然,气既有浩然则史亦必有浩然矣。愿从历史中寻得几分浩然之气,与君共一飨。

老话说得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无论你是身居高位的达官显贵还是普普通通的布衣百姓,都难免会犯一些错误,但有些人能从错误中吸取了教训,促进自身的成长,也有些人犯了错还执迷不悟,耽误了自己的大好年华,错误本身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为什么会造成如此截然不同的两种结果呢?其中的关键就在于你是否善于自我反思。但自我反思不是呆坐着空想,而是说让我们抛开自身的看法,从多个角度去看待问题。

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真正进行自我反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每个人都很难发现自身的错误。所以要想进行行之有效的自我反思的话,我们就要不断学习。濯清泉以自洁,仔细品读古之圣贤的反思然后自我对照,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

曾国藩一生最忌讳的五句话:一个人最容易犯的三个错误(1)

曾国藩就是一个很值得我们品读的贤人,他曾经在日记里说过人最容易犯的三个错误。

1. 闻人有恶德败行,听之娓娓不倦,妒功而忌名,幸灾而乐祸,此凉德之一端也

解:幸灾乐祸,听别人的错误,听得津津有味,听到人家的优点,就心生妒忌。

这一条错误比较好说,我们都知道幸灾乐祸是不对的,但这种情绪产生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呢?幸灾乐祸的前身是嫉妒,但并不是所有的嫉妒都会转变成幸灾乐祸。嫉妒是一种很普遍的心理现象。每个人看到别人比自己好都或多或少有些嫉妒,这是正常的。但不同的是,有些人会因此更加的努力奋斗,争取自己也能拥有,对这样的人来说嫉妒就成了一剂良药,转化为了奋斗的动力。但是人之不同,还有一种人看到别人比自己好,而他们又不想自己去努力争取,就演变成了“闻人之恶,虽隐不疑,善则显亦疑之。”这就是典型的幸灾乐祸了,所以幸灾乐祸的深层原因是一个人是否有一颗上进的心,是否相信努力和付出终将会有回报和收获。

曾国藩一生最忌讳的五句话:一个人最容易犯的三个错误(2)

2. 居卑思尊,日夜自谋置其身于高明之地,此凉德之二端也。

解:不能安分守己,时时妄自尊大,自命不凡。

关于这一条错误的故事太多了,我们都听说过“螳臂挡车”也听说过“班门弄斧”还听说过“以卵击石”。螳臂挡车,必然粉身碎骨;班门弄斧,也是贻笑大方;以卵击石,更是不堪一击。所以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的话,这种错误的后果可能是不可想象的,所以大家一定要时刻注意,处处留心。

曾国藩一生最忌讳的五句话:一个人最容易犯的三个错误(3)

3. 强分黑白、遇事激扬者,动辄区别善恶,品第高下,此凉德之三端也。

解:遇到事情就冲动不已,动不动就上纲上线,非要将是非黑白说个清楚。

想理解这一条错误是需要经过一些思考的,甚至有朋友看到这里会很惊讶:“搞没搞错?分黑白,明善恶,论高低也是错误?照这么说爱憎分明还是一个贬义词了。”这些疑问就是我之所以说理解这条需要思考的地方。

曾国藩一生最忌讳的五句话:一个人最容易犯的三个错误(4)

有这么一个故事:颜回遇到两个人在吵架,买东西这个人大声说:“三八二十三,你为什么收我二十四个钱?”颜回上前劝架说:“是三八二十四,你算错了。”那人指着颜回的鼻子说:“你算老几?我就听孔夫子的,咱们找他评理去!”颜回问:“如果你错了怎么办?”那人回答:“我把脑袋给你。如果你错了呢?”颜回说:“我就把帽子输给你。”二人见了孔子,孔子问明情况后,对颜回笑笑说:“三八就是二十三嘛,颜回你输了,把帽子给人家吧!”那人拿了帽子高兴地走了。接着孔子对颜回说:“说你输了,只是输了一顶帽子;说他输了,那可是一条人命啊!你说是帽子重要还是人命重要?”

曾国藩一生最忌讳的五句话:一个人最容易犯的三个错误(5)

所以爱憎分明是优点,但所谓“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每个人受限于自身的见识、阅历和出身,对事情的认知必然不同,那我们又何必去上纲上线,把自己的是非观强加给别人呢?所以曾国藩这句话不是说让我们黑白不辨、是非不分,而是一种“胸苞清浊,口不藏否”的大智慧啊。

怎么样,曾国藩所说的这三条你觉得自己身上存在吗?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