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1927年刘伯承被亲儿子出卖,1927年刘伯承被亲儿子出卖

1927年刘伯承被亲儿子出卖,1927年刘伯承被亲儿子出卖怒不可遏的情况下,刘伯承恨铁不成钢地打了刘俊泰几耳光,并且狠狠地教育道:“爸爸我不做官不经商,如何有钱给你,再者说作为一个即将成家立业,有手有脚的健全者,为何不自己挣钱?如果你还是如此游手好闲,妄图依靠他人生活,早晚有一天会害了自己!”或许是没有父爱,孩子的母亲对其过分溺爱,导致刘俊泰已经15岁了,仍旧骄奢且游手好闲,他甚至从风月场所带了一位女子回家,要求刘伯承为其出结婚的“彩礼钱”。彼时时局紧张,作为南昌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四处都在张贴缉拿刘伯承的通缉令,即便如此他仍旧坚持自己的理想,为革命继续努力着,他甚至想过为了革命舍身成仁,但是没想到这个考验会来得如此之快。这一天在家中办公的刘伯承再次与儿子刘俊泰爆发了激烈的争吵,对于这个儿子,刘伯承还是有些许愧疚之意,常年征战,从孩子生下来就没有一天在身边教导陪伴过。所以在儿子千里迢迢来到上海时,刘伯承就将他安排在自己身边生活,不过令人气愤的是

有道是虎父无犬子,然而事实却大多相反,优秀的父亲并不代表就有出色的孩子。一个人最终是否成材,与血统并不成正比,影响他更多的还是成长环境,教育方式与自身努力。

著名军事家刘伯承与前妻有一个儿子刘俊泰,长期的溺爱导致他在利益驱使下,竟然做出了出卖父亲的举动。

为此当时中央只得火速派刘伯承到苏联学习,才挽救了一位开国元帅的生命,而刘伯承与刘俊泰的父子关系也算是走到了尽头。

1927年刘伯承被亲儿子出卖,1927年刘伯承被亲儿子出卖(1)

被最亲近的人出卖

1927年南昌起义爆发后没多久,在客观因素影响下,刘伯承来到了上海,以谋后事。

彼时时局紧张,作为南昌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四处都在张贴缉拿刘伯承的通缉令,即便如此他仍旧坚持自己的理想,为革命继续努力着,他甚至想过为了革命舍身成仁,但是没想到这个考验会来得如此之快。

这一天在家中办公的刘伯承再次与儿子刘俊泰爆发了激烈的争吵,对于这个儿子,刘伯承还是有些许愧疚之意,常年征战,从孩子生下来就没有一天在身边教导陪伴过。

1927年刘伯承被亲儿子出卖,1927年刘伯承被亲儿子出卖(2)

所以在儿子千里迢迢来到上海时,刘伯承就将他安排在自己身边生活,不过令人气愤的是,儿子刘俊泰早就被养歪了。

或许是没有父爱,孩子的母亲对其过分溺爱,导致刘俊泰已经15岁了,仍旧骄奢且游手好闲,他甚至从风月场所带了一位女子回家,要求刘伯承为其出结婚的“彩礼钱”。

怒不可遏的情况下,刘伯承恨铁不成钢地打了刘俊泰几耳光,并且狠狠地教育道:“爸爸我不做官不经商,如何有钱给你,再者说作为一个即将成家立业,有手有脚的健全者,为何不自己挣钱?如果你还是如此游手好闲,妄图依靠他人生活,早晚有一天会害了自己!”

1927年刘伯承被亲儿子出卖,1927年刘伯承被亲儿子出卖(3)

正所谓忠言逆耳,刘伯承的一席话是一位父亲对儿子的谆谆教诲,但是显然刘俊泰并不领情,他不理解父亲,于是便和刘伯承爆发了激烈的争吵,父子二人不欢而散。

临走前刘俊泰对着刘伯承放狠话,让其“走着瞧”,也为其出卖父亲做了铺垫。

原来为了搞到钱,刘俊泰竟然丧心病狂地来到巡捕房,出卖了父亲的下落,只为了拿点微不足道的赏钱。

1927年刘伯承被亲儿子出卖,1927年刘伯承被亲儿子出卖(4)

为人民幸福生活奋斗

为了一点蝇头小利,竟然不惜出卖自己亲生父亲,如此作为实在是令人发指,令人寒心,反观相同年纪的刘伯承,那时的人生追求可比这个逆子刘俊泰高尚多了。

1892年12月刘伯承出生于四川开县,5岁进入私塾启蒙,12岁开始接受新式教育,15岁之前他的生活还是很幸福的,但是15岁后因父亲病故,家道中落,刘伯承只好辍学回家务农,用稚嫩的肩膀肩负起了生活的重担。

在此期间他饱尝生活之苦,见到了人生百态,看着列强环伺的中国举步维艰,如此一来便萌发了革命思想。

1927年刘伯承被亲儿子出卖,1927年刘伯承被亲儿子出卖(5)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刘伯承彼时也就19岁,革命浪潮推动下他主动剪去了自己的辫子,剪去了和封建社会的联系。

亲朋好友看着他如此刚烈血性,不由得为他的将来感到担忧,(那时认为参加革命军是不可取的)。对此刘伯承只用了一句话回复,那就是“大丈夫当仗剑拯民于水火,岂顾自己一身之富贵?”而他也用自己的一生行为来诠释了这句话。

同样是年轻气盛,一个在15岁的时候已经挑起了一家重担,一个在15岁时却只能向父母伸手要钱,刘伯承与儿子刘俊泰的区别,令人感到深思。

1927年刘伯承被亲儿子出卖,1927年刘伯承被亲儿子出卖(6)

被迫前往苏联

被儿子出卖后,刘伯承很快就发现了问题,此时在上海潜伏的地下党员也将这件事禀告了中央,为了保护这位党内不可多得的人才,中央决定火速将刘伯承送往苏联学习

当时上海局势紧张万分,即便是被组织上安排去苏联学习,中途刘伯承也差点被捕,可见其儿子真是“坑爹”,但是刘伯承也是因祸得福,在苏联学习的日子,这位原本能力就突出的战神更加优秀。

1927年刘伯承被亲儿子出卖,1927年刘伯承被亲儿子出卖(7)

突然间的来到异国他乡,最让人头疼的肯定是语言问题,刘伯承也不例外,不耻下问敏而好学,这是刘伯承的优点与特质,为了尽快融入新环境,他不分昼夜的学习俄文,仅仅几个月时间就掌握了俄语,这样的成就在哪里都是令人惊奇的。

同时军事上的训练他也没有放松自己,虽然当时他已经失明一只眼睛,还有一只腿也不方便,但是在第一次考试未能及格后,刘伯承就逼迫自己加强训练,最后愣是在后面的考试中拔得头筹,当时不论是谁看到如此有毅力的刘伯承,都会不由自主为他竖起大拇指。

1927年刘伯承被亲儿子出卖,1927年刘伯承被亲儿子出卖(8)

1930年,苏联学成归来的刘伯承继续投入到大革命浪潮中,此后他在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建国后他也没有停下为祖国做贡献的脚步,在自己“治军必先治校”的理论中,他欣然主动地接受了办学任务,辞去军政职务,创办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同时他主持军事学院工作达七年多的时间,为军事教育事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因为他钢铁般的意志与足智多谋的表现,也被人亲切地称之为共和国“军神”。

1927年刘伯承被亲儿子出卖,1927年刘伯承被亲儿子出卖(9)

小结:

刘俊泰的追求是金钱,女人,刘伯承的追求民族,统一,一个最终碌碌无为泯然众人,一个最终建功立业受人尊敬,两人不同的成长环境和人生经历,也形成了最终不同的世界观,可见成长环境对一个人的发展是多么的重要。

只不过人一半是外力造成的,一半也是自己造成的,个人的发展也不能一味地依赖外界因素,还是要靠着自身努力,成就自我。

就如刘伯承元帅,他生长在风雨飘摇的动荡年代,却胸怀大志,坚韧不拔,最后才有了如此成就,可见自身努力还是十分有。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