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教哈里发的继承和穆斯林远征的序幕,伊斯兰教哈里发的继承和穆斯林远征的序幕
伊斯兰教哈里发的继承和穆斯林远征的序幕,伊斯兰教哈里发的继承和穆斯林远征的序幕哈立德与穆塞里姆在阿克拉巴平原上展开了决战,刚开始穆塞里姆人数占优,在一波猛攻之下,穆斯林节节败退,但在哈立德的指挥下,穆斯林军队阵脚不乱拼死相搏,最终转守为攻,迫使穆塞里姆退到了一个花园里,这个花园围墙高耸,极为坚固,他想据此坚守防御反击,但是哈立德没有给他机会,哈立德命令几十名穆斯林士兵组成敢死队,在几轮拼杀之后,穆斯林士兵爬上高墙进入了花园,随之而来的是杀红眼了哈立德大军,穆塞里穆的几万大军在拥挤堆叠中遭到了无情的屠杀,他本人也在这次战斗中被杀身亡。阿布·伯克尔把平叛的指挥权交给了一个人,这个人可以说是阿拉伯历史上非常伟大的一位军事家,他的军事才能不亚于世界历史上的任何一位军事统帅,他被阿拉伯人称为“安拉之剑”,他的名字叫哈立德,在哈立德的领导下,穆斯林军队所向披靡,6个月的时间平定了几乎遍布整个阿拉伯半岛的各个小部族势力。接下来,哈立德遇到了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场战役,当时的阿拉伯
哈里发的继承和穆斯林远征的序幕
公元632年,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在麦地那逝世,整个阿拉伯世界进入了“四大哈里发”时代。这个兴起于阿拉伯半岛无尽的荒漠中的民族也不可避免的走向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哈里发”其实就是继承人的意思,默罕默德是阿拉伯世界公认的真主安拉的使者,他生前集宗教领袖、君主、最高立法者、最高裁判者、军队最高指挥者等职务于一身,在默罕默德逝世之后,阿拉伯世界的领导者没有走向中国式的“家天下”的世袭道路,这其中除了默罕默德无子嗣之外(早亡),还有就是阿拉伯世界起源于部族,在以往的部族继承中,族长或者首领并不是世袭制的,而是根据资历和能力推举产生的,很像我们的“尧舜禹汤”时代,穆罕默德作为安拉的唯一使者,他是独立于任何凡人之外的,包括他自己的子女,穆罕默德生前是有儿子的,但三个儿子都先后夭折,这里也给后世留下了很多疑问,穆斯林的认为是这是安拉的旨意,是神对先知的锻炼和考验,如果穆罕默德的儿子不死,那会存在很多问题,穆罕默德作为神的专使,他的儿子如果继承他的“先知”,那会大大降低他作为“安拉使者”的唯一性,而且穆罕默德本人也不可能成为“封印万圣”的至圣,如果他的儿子不是“先知”,那作为神权色彩浓厚的“先知”竟然生下了凡夫俗子,这也很难让人们信服。所以,所有的一切都是“安拉”的安排,“先知”的子嗣不是一个人,而是千千万万的穆斯林。
穆罕默德在他生前并没有留下如何推选继承人的遗嘱,《古兰经》里也没有关于推选继承人的规定,这导致了以后数百年的时间里伊斯兰教在选举哈里发的斗争中流血不断。
默罕默德在整个伊斯兰世界中的地位是任何人不能比的,他是安拉的最后一位专使,不管是谁继承,默罕默德的安拉使者这一地位是不能继承的,他是灯塔,只有他才能接受真主的降谕和训诫,后任的继承者只是继承了默罕默德的世俗统治,阿拉伯世界的以后继任者都缺少了神学色彩。
“四大哈里发”时代的第一任哈里发就是阿布·伯克尔,这个人出生于一个贵族商人家庭,在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之前就开始追随他,从麦加到麦地那,他几乎参加了伊斯兰创教后的所有战斗,他是默罕默德的亲密战友。在默罕默德病重时,委托他领导信徒礼拜并主持穆斯林集会,虽然默罕默德没有亲口指认伯克尔为继承人,但对于整个穆斯林来说,先知委任领拜就足以表明他就是默罕默德生前选定的继承人了。
阿布·伯克尔这个人还是很能干的,他也得到了广大穆斯林的支持,在穆罕默德逝世后,整个阿拉伯半岛已经是面临分崩离析了,各地叛乱不断,虽然默罕默德是“神”的继承者,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思想不光是中国人有,在阿拉伯半岛上开始有人自称“先知”,默罕默德刚刚建立起来不久的中央集权制度受到了严重威胁。其实这种情况很普遍,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争斗,这是亘古不变的规律,更何况是权利,在中国历史上每个王朝的初期或者末期这种事情都在频频上演,当象征着正统的那面大旗倒下之后,那些一直虎视眈眈的各路诸侯都会进行无休止的征伐和暴乱,目的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重建以自己为中心的新秩序。在这种形势下,伯克尔力排众议,坚决不妥协,他一方面劝降举棋不定的叛乱者,另一方面对拒不投降的采取武力坚决镇压。
阿布·伯克尔把平叛的指挥权交给了一个人,这个人可以说是阿拉伯历史上非常伟大的一位军事家,他的军事才能不亚于世界历史上的任何一位军事统帅,他被阿拉伯人称为“安拉之剑”,他的名字叫哈立德,在哈立德的领导下,穆斯林军队所向披靡,6个月的时间平定了几乎遍布整个阿拉伯半岛的各个小部族势力。接下来,哈立德遇到了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场战役,当时的阿拉伯半岛上还有一支力量,哈尼法族,在“先知”穆罕默德在世时,他们就没有屈服于伊斯兰教,他们信奉的是基督教,也有自己的“先知”穆塞里姆,这个人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演说家和组织家,他奉“拉赫曼”为真神,鼓吹苦行主义,在他的身边聚集了大量的追随者,他的信徒甚至比穆斯林更有热情。在哈立德逐渐统一阿拉伯半岛的时候,穆塞里姆感到了危机,为了捍卫自己的宗教思想和世俗权力,他游说游牧的泰米姆族结成联盟,组织起了一支拥有4万信徒的军事力量,双方一战已经不可避免了。
哈立德与穆塞里姆在阿克拉巴平原上展开了决战,刚开始穆塞里姆人数占优,在一波猛攻之下,穆斯林节节败退,但在哈立德的指挥下,穆斯林军队阵脚不乱拼死相搏,最终转守为攻,迫使穆塞里姆退到了一个花园里,这个花园围墙高耸,极为坚固,他想据此坚守防御反击,但是哈立德没有给他机会,哈立德命令几十名穆斯林士兵组成敢死队,在几轮拼杀之后,穆斯林士兵爬上高墙进入了花园,随之而来的是杀红眼了哈立德大军,穆塞里穆的几万大军在拥挤堆叠中遭到了无情的屠杀,他本人也在这次战斗中被杀身亡。
经此一战,哈里德一战封神,他被穆斯林世界称为“安拉之剑”,整个阿拉伯半岛再也没有任何势力能与阿布·伯克尔抗衡了,在默罕默德死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以秋风扫落叶之势统一了整个阿拉伯半岛。整个穆斯林世界变成了一个巨型的战争机器,像极了我们熟悉的契丹人、女真人和蒙古人,他们从蒙昧走向文明只用了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在完成了自己内部的重建以后,贫瘠的阿拉伯半岛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欲望,在他们眼前的是两个巨型的文明帝国,波斯萨珊帝国和拜占庭帝国。阿拉伯人准备好了,阿布·伯克尔拉开了阿拉伯人远征的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