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赫斯提亚出自哪部番(去年3月至今谁是召回的)

赫斯提亚出自哪部番(去年3月至今谁是召回的)而如聚焦召回故障总体缘由 伴随汽车电气化、智能化等技术不断迭代 由此带来的召回新难题 正逐渐取代传统硬件故障成为主体 且正带来更为复杂的责任方界定难题。这三家车企的召回总量在过去一年间便占据了国内汽车召回的66.4%。整体来看 过去一年间最大规模召回源于梅赛德斯-奔驰的通信模块软件设计缺陷 累计涉及召回总量超260万辆 占总召回的27.2% 也助推梅赛德斯-奔驰以279.8万辆召回总量稳居国内召回榜首。但同时值得注意的是 2021年全年梅赛德斯-奔驰乘用车累计在华销量约为75.9万辆。聚焦315 | 去年3月至今 谁是召回的“主角”位列第二的上汽通用五菱 其召回原因主要聚焦在发动机曲轴箱强制通风阀阀芯耐磨性不足以及手动变速箱零件制造尺寸超差等两大问题 分别召回143.7万辆和61万辆。紧随其后的则是因发动机、电器设备、燃油系统、制动系统等故障 共计召回155万辆 占召回总量的16.1%。

来源:盖世汽车 Garcia

又是一年315 作为法定消费者权益日 往往备受关注 其中伴随今年来国内汽车保有量的激增所带来的纠纷不断 汽车产品更是成为消费者维权的重点。

回顾往年 如2010年 汽车4S店只换不修; 2012年 锦湖轮胎以次充好 4S店潜规则扣留合格证将新车变黑车; 2013年 DSG双离合变速器被曝安全隐患 江淮汽车身陷 “生锈门”; 2014年 老年代步车粗制滥造 违规生产、上路; 2015年 4S店小病大修牟取暴利 路虎极光变速器曝光; 2017年 二手车交易藏骗局; 2018年 大众途锐怕“淋雨” 发动机频频失灵; 2020年 上汽通用五菱变速箱问题“没完没了”; 2021年 宝马4S店“强制”收集人脸信息、长安福特变速箱进水、英菲尼迪变速箱异响抖动。

赫斯提亚出自哪部番(去年3月至今谁是召回的)(1)

今年会是谁 又将因何上榜的答案还需等到晚上才能揭晓 但目前可以知道的是 自去年315之后 因汽车产品安全问题展开召回的都有哪些车企 以及都因何被召回。盖世汽车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发布的召回公告统计 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期间 国内汽车共发起151批次召回通告 累计召回964.05万辆缺陷车辆。

整体来看 过去一年间最大规模召回源于梅赛德斯-奔驰的通信模块软件设计缺陷 累计涉及召回总量超260万辆 占总召回的27.2% 也助推梅赛德斯-奔驰以279.8万辆召回总量稳居国内召回榜首。但同时值得注意的是 2021年全年梅赛德斯-奔驰乘用车累计在华销量约为75.9万辆。

聚焦315 | 去年3月至今 谁是召回的“主角”

位列第二的上汽通用五菱 其召回原因主要聚焦在发动机曲轴箱强制通风阀阀芯耐磨性不足以及手动变速箱零件制造尺寸超差等两大问题 分别召回143.7万辆和61万辆。紧随其后的则是因发动机、电器设备、燃油系统、制动系统等故障 共计召回155万辆 占召回总量的16.1%。

这三家车企的召回总量在过去一年间便占据了国内汽车召回的66.4%。

而如聚焦召回故障总体缘由 伴随汽车电气化、智能化等技术不断迭代 由此带来的召回新难题 正逐渐取代传统硬件故障成为主体 且正带来更为复杂的责任方界定难题。

新能源车召回水涨船高 安全纠纷难界定

若说去年的3.15晚会最让人遗憾的莫过于新能源车未曾上榜。

众所周知 2021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高歌猛进 行业内外就“提前实现新能源新车销量渗透率达20%”达成共识 但伴随而来的却是越来越多消费者投诉 以及水涨船高的新能源车召回。

据不完全统计 消费者投诉新能源汽车主要问题包括:如行驶中断电、汽车自燃、自动驾驶系统失灵等安全问题;充电故障等电池质量问题;续航里程缩水 尤其是冬季低温下续航折损快 且充电效率低下;不兑现承诺、虚假宣传等服务性问题更是屡见不鲜。

落实到召回层面 就数据显示 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期间 我国共计召回64.65万辆纯电动车型 占召回总量的6.71%。此外节能汽车中油电混动车型以34.5万辆的涉及召回车辆占比3.6%。

其中 纯电动车型中 特斯拉以53万辆召回总量位列第一 占纯电动车型总召回的82.55%;随后依次是北汽新能源、比亚迪、欧拉以及梅赛德斯-奔驰等车企。而涉及动力电池缺陷恐引发热失控的车企共计9家 累计涉及6万余辆缺陷车辆。

可要知道的是 相较于其他部件缺陷、故障所引发的安全纠纷界定 锂电池安全仍是当前车企与动力电池生产商之间的权责不清的地带 基于此也成为新能源汽车召回、解决方案以及制作规范难推进的重要原因。这之中 2021年7月 关于长城欧拉因动力电池问题召回 同电池供应商孚能科技就责任认定争议展开数日“骂战”便是最好的案例。

但值得肯定的是 同在去年7月 由中国商业联合会立项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牵头起草的《动力电池行业售后服务要求》标准在全国实施 成为助力中国动力电池安全规范以及责任划分的重要依据。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亦加大技术研判和缺陷调查力度 建立新能源汽车事故报告制度 组建新能源汽车事故调查协作网 制修订《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等相关标准规范 加强新能源汽车共性安全问题的研究。

据悉 截至目前 我国累计召回新能源汽车229次 涉及车辆198万辆 相信伴随各项标准规范的制定 以及各项制度的落实 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有望健康有序发展。

软件问题频出 如何做到防范于未然仍是难题

近年来 伴随汽车电气化、智能化高速发展 汽车召回原因已从传统的硬件故障延展到了系统程序和软件设计问题 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单以过去一年来看 国内汽车因电器设备相关故障展开的召回共计391.7万辆 超第二位的发动机故障 稳居召回原因榜首 占召回总量超四成。但与系统程序和软件设计相关缺陷车辆 多达400余万辆 涉及品牌有梅赛德斯-奔驰、现代、特斯拉、丰田、奥迪等共计25家车企。

涉及缺陷车辆最多的软件除前文反复提及的梅赛德斯-奔驰通信模块软件外 现代汽车集团旗下HECU故障 以51.6万辆召回总量位列第二。具体来看 其车内液压电子控制单元(HECU)内部可能发生短路 极端情况下会导致发动机舱起火。而这一问题不止于中国境内 今年2月份 现代汽车集团同样因为这一故障在美国发起48.4万辆规模的召回 包括2014至2016款起亚狮跑(Sportate)、2016至2018款起亚K900 以及2016至2108款现代Santa Fe 且该公司建议 车主在问题修复之前将车辆停在室外 并远离其他汽车和建筑物。

此外 还有诸如因主动巡航控制系统缺陷被召回的超28万辆进口和国产版特斯拉Model 3、Model Y;因自适应巡航系统制动控制电脑程序不完善被召回的超22万辆卡罗拉双擎、雷凌双擎;以及因发动机控制模块故障召回了超过13万辆车等等。

而解决这类问题的主要途径 也不再如传统硬件故障召回一样处理。“当软件出现问题 大部分是通过升级方式召回 且目前主要是以4S店升级软件的方式来完成。”谈及目前针对软件缺陷召回的处理方式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汽车部主任肖凌云如是介绍。

伴随2020年和2021年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两份相关通知的发布 进一步明确了生产企业采用采用OTA方式对已售车辆开展技术服务活动的 应按照《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及《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要求 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质量发展局备案。而这一处理方式 很大程度上提升召回完成率 并降低了召回成本 成为了应对软件类故障主要的召回措施。

但正如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方面所分析指出 据99.9%的汽车召回和50%以上的电子电器产品召回 是产品符合标准但经使用后发现仍然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其中 系统程序和软件设计方面更是如此 如何做到防范于未然 将危险止于生产之前 从而更进一步保障消费者安全权益 尤为重要。

去年3月15日当天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正式发布《关于2020年全国汽车和消费品召回情况的通告》 对2020年全年中国汽车和消费品召回情况进行概述 并对于未来召回指名工作方向 其中针对召回占比越发突出的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提出将建立运行数据驱动的新能源汽车缺陷调查工作机制 推进智能汽车OTA大数据平台建设 探索建立智能车辆安全自我评估和事故报告制度 适时启动沙盒监管。

时隔一年过去了 又是一年3.15 期待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更多更先进且更为落地的监管措施推出 探索“发现产品缺陷—提出产品安全规范建议—实现质量提升”的新思路 促进企业在设计、生产及售后服务等环节持续进行技术改进与质量提升。(盖世汽车 Garcia)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