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几部经典的动画片(这部20分钟的动画片)
盘点几部经典的动画片(这部20分钟的动画片)答案是,有的,比如张松林先生1962年的这部《没头脑和不高兴》:我们还有别的能让人拍手叫好的作品么?毕竟身为动漫大国,日本的的确确在这方面做得很不错。然而提起国产动画片——《喜洋洋和灰太狼》、《熊出没》……这些在电视上轮流播放的动画片,只能让人尴尬一笑。
5月8号,张松林先生离世的日子。
张松林
现在可能知道张松林的人很少了。但对中国动画史来说,他可是个绕不过去的坎儿!
说起动画片,我们第一个想到的是日本。
毕竟身为动漫大国,日本的的确确在这方面做得很不错。
然而提起国产动画片——《喜洋洋和灰太狼》、《熊出没》……
这些在电视上轮流播放的动画片,只能让人尴尬一笑。
我们还有别的能让人拍手叫好的作品么?
答案是,有的,比如张松林先生1962年的这部《没头脑和不高兴》:
第一个出场的是没头脑。
方方的脸,脑袋一撮毛,穿着红色背带裤,挎着小黄包,一出场就是丢了帽子忘了包。
第二个出场是的是个尖脑袋、高个子,拿着竹竿。
他是没头脑的好朋友——不高兴。
没头脑的特点是丢三落四,粗心的他也因为把画画反了,惹得了小伙伴们哈哈大笑。
而不高兴的特点是情绪化,口头禅就是拖着声音喊“不高兴”。
高个子的是不高兴,戴帽子的是没头脑
这个动画有一个有趣的地方,就是画外音。
这个神秘的画外音的人从来没有现身,反而一直躲在幕后细细解说,和动画人物沟通,贯穿整个动画片。
画外音问没头脑和不高兴,他们长大后想做什么呢。
喜欢画画的没头脑说——我要做一个工程师。
喜欢耍杂技的不高兴说——我要做一个演员。
他们自信又不服气的样子像极了我们小时候回答老师,未来想做什么职业的样子。
背着手像小大人一样摇头晃脑,一脸臭屁的中二,天真得可爱。
画外音随手画几笔,就这样,没头脑和不高兴就长大了。
二人握手道别,各自奔赴自己的工作场地。
没头脑设计了一栋千层少年宫,想让大伙儿大开眼界的他却算少一个层,变成了九百九十九层。
所有的人要去少年宫看戏都要带上干粮雨具和包袱,像万里长征一样。
原来,没头脑忘记了给少年宫设计电梯,还把喷水池设置在天花板;到顶楼看戏,怕是来回要走一个月。
说来也巧,在楼顶演戏的就有不高兴。
这部戏是武松打虎,恰巧不高兴要演的是老虎。
这时候不高兴的毛病就犯了——不高兴不高兴,我要演武松。
时间来不及了,不高兴一副老虎的打扮亮相了。
戏演到一半,不高兴听到台下观众说“老虎打死了”,这回又不高兴了。
一场戏剧在不高兴的纠缠下变成了闹剧——老虎打起武松来了。
闹剧伴随着不高兴绑着绷带结束。
垂头丧气的二人再次遇到了神秘的画外音,沮丧的他们在栽了跟头后,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对。
画外音把他们再次变回了小时候。
嘻嘻哈哈的谢幕,观众才意识到二十分钟悄然流逝。
小时候的我们好像转眼就长大了,就像这二十分钟一样稍纵即逝。
以前还小,只是悄悄羡慕,希望有一天会有一个画外音在脑海出现,匆匆添几笔,就长大了。
长大后重新观看,满满的回忆杀:
谁没有被家长打手掌心,因为算错小数点;
谁没有因为任性打滚,被揪着耳朵教训;
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形象突然钻进心尖,掀起一片叹息。
当今社会谁敢再这样没头脑和不高兴?
有有有。
但是谁不是把跟斗一栽一个大坑。
设计师的反人类设计难道还少么?
两个插座口设计太近,导致没法同时使用;
残疾人厕所需要上阶梯;厕所洗手间安装声控灯;
笔记本电脑的退格键和电源键设计过近,分分钟没保存就关了机;
网络上的吐槽呼啦啦一片几乎淹没他们;
成年人在职场上的老油条,哪个还会任性而为?
随随便便撂担子不干的人谁还能生存下去?
不怕神一样的敌人,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猪队友有时候不是笨,而是坑,掉链子。
动画片里的不高兴杂技耍得好,可是过于随心所欲的他,最终还不是把事情搞得一团乱?
情绪化只能存在幼儿时期,被“宠坏”也只有小孩子。
负责,尽职,配合,这样的人才能走得更远。
呆萌和傲娇,属于小孩子的。
虽然很难让人接受,可是呀,现实没有神秘的画外音,只有岁月。
匆匆添几笔,我们就恍恍惚惚的长大了,根本没人为你擦去眼角的皱纹。
文/ 郑三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