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崩塌简介(末日崩塌有那么点老)
末日崩塌简介(末日崩塌有那么点老)(2015)
在我坐在座位上欣赏这部电影的时候,无数部儿时看过的灾难片从我的脑海中涌现出来。《活火熔城》,《天地大碰撞》,《10.5级》。《末日崩塌》里有很多老牌灾难片的桥段,不知道是不是特地的致敬。灾难片的N条定律都一一在这部电影中呈现,当然这部电影相比她的老前辈们有不少进步之处,无论是从技术手段还是故事的合理性上与老牌灾难片相比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虽然这部电影用了许多让我怀念的旧式灾难片的手法,但是我也不得不说这部电影其实已经有些黔驴技穷了,不知道是导演没有发挥好,还是灾难片真的已经来到了黄昏了。
首先电影开篇就运用了一场车祸引爆了观众的视觉神经,然后强森就顶这个茶叶蛋,sorry应该是光头出场了。导演运用了一场快速且又惊心动魄的人为小型灾难来让观众快速入戏,这种方法在很多旧式的灾难片里都有。比如《活火熔城》中开场的小规模地震和下水道工人遇险;《10.5级大地震》的开场地震;《后天》开场的冰川消融。这些都是一种技巧,因为灾难片的成本问题,不可能一部90分钟的戏大灾难场景能占89分钟,而且一直大场景的话也会让观众疲劳,但是如果为了省预算就将所有的特效灾难场景浓缩到10分钟剩下的时间全用来讲些儿女情长的玩意儿的话观众早走光了。所以这就是灾难片的一个特点,为了省钱又能留得住观众,灾难片的节奏掌握的是非常好的,一般灾难片都会每隔10分钟来一次小规模灾难为大型灾难铺垫节奏,这样既不会让大灾难(重头戏)来的太快而导致节奏过快,也不会因为灾难场景过少,而造成节奏缓慢,观众退场。在这点上《末日崩塌》做好了一半,因为我始终认为本片的节奏依旧是个问题。本片的节奏在雷与妻子踏上寻找女儿的道路上开始变慢,本来前面一连串的大大小小的灾难场景的配合让节奏非常紧凑但又不会过快,也没给观众留尿点。但是当雷和妻子开上飞机开始一直到大海啸,这段时间几乎没有什么让人神经紧绷,不打哈欠的桥段。虽然这时有布莱克和小男友的苦情又苦肉的戏段支撑,但是奈何爹妈那头的对话真的拿了太多镜头,使得剧情的节奏又有些拖了。但除此之外本片确实是一部有诚意的片子
本片的剧情在灾难片中中规中矩。不过灾难片众所周知也就那几条规矩。1:灾难场景的特效一定要好,资金有限做不到的话,声效和剪辑要够好,来弥补这个不足。2:不要整部戏完全灾难,留点空间拍拍感情戏,好证明你起码是学过电影的。3:不管东西海岸,标志性建筑必须要毁一俩个。4:最后一定要是大团圆结局,表现出人定胜天的高尚精神(此处省略5000字的又长又臭的术语)。本片在这几点上都表现的很好,特效自然不用说了,这年头美帝的电影学院毕业生的作品特效都很优秀了,本片的几大场景,胡佛大坝崩塌,洛杉矶毁楼,旧金山大海啸,每个场景都能看出制片方和投资方的财大气粗。至于感情戏,这里要重点表扬下大块头强森,这应该是他演技最好的一部电影,以往他出演的电影,角色安排的都比较BUG加玛丽苏。比如他在《速度与激情》中的角色,完全就是个BUG级的肌肉队长,不需要什么演技,耍帅即可。但是这次不同了,这次他演的是一位父亲,一位人到中年,面临着离婚和前妻男友是土豪等多种现实压力。虽然说强森的演技还有待提高,但是这一次他的表现很优秀了,他把一位担任救援队队长的父亲演活了。大家在这部戏里没有在注意他是怎么耍帅秀肌肉的,而是更注意他是怎么挽救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的。至于好莱坞和金门大桥,我只能说句:一路走好,下部灾难电影再见。
当然啦,本片的结尾也十分的标准,任何一部经典的美式灾难片末尾都是这样的一家团聚开开心心的在一起。当然这种结尾处理在今日看来确实比较俗套,但是鉴于本片的灾难元素和节奏安排比较复古,这种结尾可以看做是一种致敬,毕竟最后鲜艳的美利坚国旗都出来露脸了,结尾的安排自然也要主旋律一些。这是一部既复古又创新的电影。复古的地方在于对传统灾难片拍摄方式的回归,创新点不但在于特效,也在于更加的科学性,更加的贴合时代,设想一下,如果这回强森依旧扮演一个玛丽苏的BUG级肌肉队长,布莱克在地震之后依旧可以用信号满格的手机打给的她爹或者隔着厚厚的玻璃可以呼喊到自己的父母。那么这部电影必定会众人皆喷之。我喜爱这部电影的导演为我呈现出来的这种既复古又有新意的电影。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