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中元节烧包时间有讲究吗(中元节烧包的封面咋写)

中元节烧包时间有讲究吗(中元节烧包的封面咋写)这看似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因为这在课本上学不到,老师也不会教,所以还是有很多人会写错。尤其是在过去农村读书的人少,好多人不会写字。所以当需要写封包的时候,村里识字的老先生就会很忙,可能从早写到晚也写不完。当然了,除了用新鲜的饭菜供奉以外,还有很重要的一个习俗,那就是烧包。就是准备一个大纸袋子,在里面放入很多的纸钱,然后把它包好了。而这个“封包”也叫“包袱”,为了让先人们能收到自己亲人烧的包,就要在封皮上写上先人的称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数、烧包者的姓名及时间等。中元节在我国民间也称为“鬼节”,民间的说法是到了七月初一开鬼门,阎王爷会把去世之人的鬼魂放出来,算是给他们放一个假,这样他们就能回到阳间看看自己的亲人。而亲人们在中元节期间,也会为他们准备丰盛的祭品,并且会焚香烧纸,以此来祭祀从阴间回来的先人。不过在我的家乡这边,中元节是从七月初十这天才开始的。当天的傍晚时分,家家户户都会做好各种丰盛

导读:中元节“烧包”的封面咋写?七月半烧包是七月十四,还是十五日?

8月12日就要迎来我国民间传统的中元节了,它是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日,因此也叫它为“七月半”。

在我国民间中元节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其重要程度丝毫不亚于清明节。特别是在南方地区,好多地方对中元节都是极其重视的。

中元节烧包时间有讲究吗(中元节烧包的封面咋写)(1)

既然有中元节,那肯定也有上元节和下元节。没错,在农历的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就是“上元节”,而在下半年的农历十月十五日就是“下元节”,不过目前其知名度和重视程度远不如中元节和清明节了,在很多地方现在都有过下元节的习俗了。

而中元节到了,在这个传统节日期间最重要的习俗就是祭祀祖先和“烧包”了。那中元节烧包的“封面”应该怎么写呢?中元节是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何很多人都是在七月十四日就烧包了呢?有什么说法吗?

中元节“烧包”的包封如何写?

中元节在我国民间也称为“鬼节”,民间的说法是到了七月初一开鬼门,阎王爷会把去世之人的鬼魂放出来,算是给他们放一个假,这样他们就能回到阳间看看自己的亲人。而亲人们在中元节期间,也会为他们准备丰盛的祭品,并且会焚香烧纸,以此来祭祀从阴间回来的先人。

中元节烧包时间有讲究吗(中元节烧包的封面咋写)(2)

不过在我的家乡这边,中元节是从七月初十这天才开始的。当天的傍晚时分,家家户户都会做好各种丰盛的美食,摆好供桌,然后拿出先人的牌位放在供桌上,在牌位下还会摆上各种水果、小吃和新鲜的饭菜等,这一天也被称为“接老客”。

之后的几天每天都要早、中、晚三餐准备新鲜的饭菜和酒水等来款待故去的亲人们。并且在供奉的时候还有很多的讲究,比如必须要先洗手作揖上香,所做的饭都要先人们第一个吃,就连尝一下也不可以。而供饭完后需要烧化纸钱。

中元节烧包时间有讲究吗(中元节烧包的封面咋写)(3)

当然了,除了用新鲜的饭菜供奉以外,还有很重要的一个习俗,那就是烧包。就是准备一个大纸袋子,在里面放入很多的纸钱,然后把它包好了。而这个“封包”也叫“包袱”,为了让先人们能收到自己亲人烧的包,就要在封皮上写上先人的称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数、烧包者的姓名及时间等。

这看似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因为这在课本上学不到,老师也不会教,所以还是有很多人会写错。尤其是在过去农村读书的人少,好多人不会写字。所以当需要写封包的时候,村里识字的老先生就会很忙,可能从早写到晚也写不完。

不过现在的条件不同了,多数人都上学会识字了,因此基本都是自己写了。其实些封包也很简单,只要搞清楚了收包的先人和烧包的后人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按规定的称呼写包就可以了。

这里只要注意下面几点就可以了,第一个是包袱的封皮上的文字都是直排的,并且是从右到左列内容。

中元节烧包时间有讲究吗(中元节烧包的封面咋写)(4)

其次是对先人称呼,如果是新亡人还没有满三年,一般都是在“故”字前面加一个“新”字,在“故”字之后就是先人的称呼和姓名,而不同关系不同辈分的写法不同。这里需要注意,如果是男人则称“考”,而女人则写“妣”。

因为古代是很注重辈分排名的,所以男先人常见的写法是“某公某某”,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前面的“某”为姓,“公”为性别,而后面的“某某”则是名字。如果是女先人写“某母某氏”。因为在古代很多女人是没有姓名的,所以前一个“某”是夫家之姓,后一个“某”为外家之姓。

最后就是要写清楚烧包人和收包人的关系,因为不同关系不同辈分的人称呼也是不同的。同时要注意,还要在上面写上具体烧包的时间、所烧包的数量。

中元节烧包时间有讲究吗(中元节烧包的封面咋写)(5)

尤其是有一点要注意,在包袱的背面还要记得写上一个“封”字,意味着这个是经过送包人打上了封条,非收包人是不能打开的。在有些地方还会在这个“封”字上面盖上印章。而在我的家乡这边则是涂抹上鸭血。

到底哪一天烧包好?

关于七月半烧包的时间,在民间也是有说法的,有些地方是在农历七月十三日就将封好的包烧给先人了,但是有些地方则是在七月十四,还有些会在七月十五日。

有些人就好奇了,中元节是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何提前就烧包了呢?关于哪天烧包,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说法,但基本都是提前而不能推迟。在民间的说法是“十二铜,十三银,十四金,十五后烂布筋”,意思是说从农历七月十二就可以烧包了,但是最好的时间是在农历七月十四日,过了十五就最好不要烧了。

中元节烧包时间有讲究吗(中元节烧包的封面咋写)(6)

听村里的老人说,因为烧包以后也是需要“邮差”送过去的,而农历七月十五是鬼门关的日子,太晚了这样先人就收不到包袱了。

后来听一些外地的朋友说,他们当地烧包的日子还分民族,汉族的是在农历七月十四和十三,而苗族的则会推迟到农历七月十五日。看来各地的说法是有所不同的。

关于烧包,大家也要记住几点。第一个是要现在在傍晚时分,有些地方会在天黑了以后才进行。其次是地点的选择,一定要是在路边,或者是路口,并且要注意就是烧包的地方不能靠近树木或者是易燃品,防止发生火灾。

最后一点就是烧包是祭祀祖先,也是中元节最后一个环节了。希望大家不要穿得过于鲜艳,在现场更不要随意地拍照,追逐打闹哦!

中元节到了,在你的家乡有哪些习俗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