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救命这绝对是今年看过最上头的剧(安利几部剧观众弹幕)

救命这绝对是今年看过最上头的剧(安利几部剧观众弹幕)然而他也有着令人恨得牙痒痒的不完美。剧中,他不和龚全珍商量就决定辞官回乡务农,全然不顾妻子的理想与抱负;还有他不跟女儿解释,看出了小伙子的不靠谱,就粗暴地破坏女儿的感情。这种大男子主义和对家人的严厉态度令人不适,然而这也使得人物褪去了高大上的形象,变得更有生活气息和烟火味,也更衬托出甘祖昌背后那群对他支持和包容的家人的伟大。主角甘祖昌的饰演者吴京安在《初心》研讨会上说:如果跟“甘将军”错过将是一生的遗憾。该剧导演宋业明和他曾在电视剧《八路军》《张学良》合作过,选角时导演第一个想到人的就是吴京安。而他由于对这个角色倾注了太多感情,在拍摄期间,他甚至觉得自己就是甘祖昌,和这个人物产生了价值观、情感、心灵的真诚拥抱,会在剧本基础上不由自主地添加一些小动作、小表情和短对白,来丰富人物形象,体现角色真性情。剧中,龚全珍去看望躺在病床上的甘祖昌,原本面色苍白的他立刻坐起来,整了整衣领和头发,强装精神、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

与央视综合频道同时在腾讯视频播出的《初心》最后一集中,观众发出最多的弹幕内容是:“这眼泪是止不住啊。”“看这电视剧需要一盒纸巾。”“不知道哭了多少次。”“我专门去百度了一下这位将军。”“向甘祖昌将军敬礼!敬礼!!!”“我要永远记住甘将军,甘祖昌这个名字。”……于是,不仅仅是剧情让人感动得流下泪来,连阅读这些弹幕也让人心中充满温暖,整个屏幕散发着由剧作传递给观众的正能量。请关注今日《解放军报》的报道——

救命这绝对是今年看过最上头的剧(安利几部剧观众弹幕)(1)

电视剧《初心》——

致敬平凡而伟大的理想

■贾秀琰

与央视综合频道同时在腾讯视频播出的《初心》最后一集中,观众发出最多的弹幕内容是:“这眼泪是止不住啊。”“看这电视剧需要一盒纸巾。”“不知道哭了多少次。”“我专门去百度了一下这位将军。”“向甘祖昌将军敬礼!敬礼!!!”“我要永远记住甘将军,甘祖昌这个名字。”……于是,不仅仅是剧情让人感动得流下泪来,连阅读这些弹幕也让人心中充满温暖,整个屏幕散发着由剧作传递给观众的正能量。

这部由真人真事改编的电视剧,记录了“将军农民”甘祖昌历经革命年代风雨洗礼,建国后毅然从高位请辞,携妻儿回乡,带领父老乡亲开发虎形岭、修水库、建发电站、水泥厂、农科所等脱贫致富的一系列故事。这些故事起于家长里短、生活琐碎、不近人情的选择和难以认同的追求,却随着剧情深入展开,人物形象渐渐树立,那些因主人公至真至善的性情和举动带出的智慧和进步,引得观众随着主人公身边角色一起,被感染、被激励、被鼓舞、被震撼,从而真诚地爱上了这部剧,爱上了剧中的每一个角色。

主角甘祖昌的饰演者吴京安在《初心》研讨会上说:如果跟“甘将军”错过将是一生的遗憾。该剧导演宋业明和他曾在电视剧《八路军》《张学良》合作过,选角时导演第一个想到人的就是吴京安。而他由于对这个角色倾注了太多感情,在拍摄期间,他甚至觉得自己就是甘祖昌,和这个人物产生了价值观、情感、心灵的真诚拥抱,会在剧本基础上不由自主地添加一些小动作、小表情和短对白,来丰富人物形象,体现角色真性情。剧中,龚全珍去看望躺在病床上的甘祖昌,原本面色苍白的他立刻坐起来,整了整衣领和头发,强装精神、悠然自若地和龚全珍聊起了天,顺便还不忘了把自己的儿子支出去。当村子里第一次通电亮起了灯,甘祖昌故意闭着双眼边走边说:“这家伙明晃晃、亮光光的,眼睛受不了,刺眼睛!”可爱的举动让村民们更加兴奋欢腾。还有甘祖昌要下煤矿,全家人劝他先治好脑子里的瘀血,他一边不满儿子对龚全珍说出实情,一边又立刻转变笑脸对妻子说没事,他现在责任很大必须去做。这些都应和了剧中龚全珍对甘祖昌的评价:“他这个人纯真、幽默、有原则、敢担当。”这句话亦道出了角色的魅力所在,散发着理想化的人格特质,带有积极的感情能动性。

然而他也有着令人恨得牙痒痒的不完美。剧中,他不和龚全珍商量就决定辞官回乡务农,全然不顾妻子的理想与抱负;还有他不跟女儿解释,看出了小伙子的不靠谱,就粗暴地破坏女儿的感情。这种大男子主义和对家人的严厉态度令人不适,然而这也使得人物褪去了高大上的形象,变得更有生活气息和烟火味,也更衬托出甘祖昌背后那群对他支持和包容的家人的伟大。

甘祖昌的形象在整部剧中来看,属于“无敌型主角”,即所有问题在主角面前都会迎刃而解,一切与主角做对的都只能“被虐”。于是他身后的甘家人就变成了“成长型配角”,在主角光芒的照耀下散发着蓬勃生机,他们的成长过程令人焦心、使人牵挂,也因此各个鲜活生动,让观众印象深刻。妻子龚全珍原本是知识女性,城里重点学校教师,有教书育人的理想和追求,却不得已跟着丈夫到了农村,由起初的不适应,成长为农村教育的领路人,最终在甘祖昌去世后继承了他扎根农村、建功立业的奉献精神,成为人人敬仰的“老阿姨”;儿子甘锦荣由最初的好吃懒做、贪图享乐,在父亲的教育下开始脚踏实地,陪着父亲一起为实现理想奔波努力着;小儿子健健由叛逆不听话的小孩成为了土木工程师;女儿甘平荣对行事不近人情的父亲意见很大,在明白了父亲的苦心后两人和解,最终平荣成为了一名医疗兵。弟弟甘森昌和弟媳赵翠兰起初和哥哥、嫂子处处作对,还想要分家,后渐渐被哥哥的大义所感,在文革中力护嫂子,一家人冰释前嫌、互敬互爱。

主角与配角之间相互映衬,性格光芒交相辉映,这不仅仅是一部时代人物传,更是一部家风传承史。如最后一集中的最后一场戏——甘祖昌八十大寿那天,一家人吟诵起家规祖训:“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国风之本在家风,好家风会如化雨春风,护着家、护着国,这也深情诠释了甘祖昌对家人如此严格要求的根本原因所在。

《初心》是一部时代大戏,前后跨度近30年,中间历经新疆军区成立、大炼钢铁、文革、上山下乡、粉碎“四人帮”、改革开放等多次重大历史事件。然而这部剧想给观众展现的是除去时代变迁外衣,内里柔软、有温度、有真心的人情关系。经由主创人员的精心设计,这部长篇电视剧,巧妙而艺术化地贯穿着始终如一的几句经典台词和台词中传达出的审美意象,让观众为之欢笑、为之流泪、为之受到感召。

甘祖昌与龚全珍夫妻间的爱情“黄鹂鸟”是两人的情感信物。开场龚全珍在课堂上教学生们朗读“两个黄鹂鸣翠柳”的诗句,令甘祖昌心动不已。初次相亲,甘祖昌拿出自己画的黄鹂鸟送给龚全珍,告诉她自己的故乡全是这种鸟叫声。辞官回乡时,甘祖昌也用黄鹂鸟打比喻,希望妻子和自己一起倦鸟回巢。

战友间的一句“你回来了”,则凝结着义气和豪情。甘祖昌与李保山、甘海生三人当年一起参加革命,海生牺牲在战场,保山走上歪路进了监狱。正是战友们的牺牲令活着的他不愿享受将军的福利,想回到家乡实现海生遗愿——亲手改变家乡面貌;也正是保山的变质,更令他坚定了自己不能忘却当初参加革命时立下的誓言——“走出大山参加革命,为了父母兄弟,为了父老乡亲,为了顿顿能吃饱饭,家家住新房,日子像天堂。”这就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初心。这一幕幕反复出现却层层递进、越来越深刻的戏剧桥段,裹挟着浓厚而美好的人情味。

剧中,甘祖昌将军脸上常常带着笑容,目光坚毅、神色沉稳,用阳光和乐观、自信和不惧,一步一个脚印带动身边人一起去实现自己的理想。这理想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口号,而是如此平凡、如此朴实,却带给了老百姓和整个社会伟大而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他是如此“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而《初心》也因此成为了一部“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优秀电视剧。

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

现代旋律演绎古典之美

■刘红玉

救命这绝对是今年看过最上头的剧(安利几部剧观众弹幕)(2)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是清代诗人袁枚的一首诗——《苔》。最近,这首诗不仅刷屏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据此诗创作的同名歌曲《苔》,也犹如天籁之声牵动人心,在各个音乐平台全线霸榜。传统经典在现代旋律的演绎下,重新焕发活力。

一首沉寂了近300年的诗,为何能在一夜之间圈粉无数,为人们所熟知?捧红这首诗的正是CCTV大型诗词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没有充满竞争的激烈PK,没有刻意剪辑制造“爆点”,只有一首诗、一支曲、一个人,古今相交、文化传承、经典重现……2018年原创第一爆款,专业范儿和流行性兼具,高端与地气儿同在。

作为央视原创的清流之作,《经典咏流传》在大年初一首播当天就收到各路点赞,带来无限震撼。节目用“和诗以歌”的形式让传统经典诗词与新时代流行音乐相结合,融传统与时尚为一体,唱响经典,再造经典,给经典注入“时代”元素,给文化打上“先锋”烙印。作为央视新年文化节目的新开局,《经典咏流传》用全新的气象和崭新的作为打造优质电视节目的同时,成功地打造了一张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声名片,评论称它开启了文化节目的2.0时代。

经典往往蕴于质朴之中,而质朴也常常藏于简单之中。《经典咏流传》形式很简单,就是单纯而干净的读诗、唱诗和品诗。古人云:“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吟诗作词本就是风雅之事,透着古人的闲趣与修为。朗朗上口的《三字经》自带光环,魅力无限,浓缩大儒一生学识;广为传唱的《枉凝眉》《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名家一出场便勾起许多记忆,身听经典,梦回初原;《天净沙·秋思》中元代马致远笔下的乡愁,何尝不是当代人的原乡情愫呢?《经典咏流传》光芒很“亮”,表演者中不乏当红演员、实力派歌手……但万丈光芒也盖不过诗词歌赋本身。时代在变,潮流在变,不变的是对经典的敬畏之心和对文化的依恋之情。

“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经典永流传,我们的文化从未断流。”每期开场,主持人的一句保留台词就已足够吸引人,和诗以歌更能抓住心灵。一群山里的孩子和一个支教老师演绎的《苔》,鼓励平凡的人活出自我的价值,由孩子来演唱恰如其分,直戳人心;王俊凯一首轻松欢快的《明日歌》,给现代人开了一剂滋养心灵的良药,让人珍惜新时代美好时光;中国第一代钢琴家、88岁的巫漪丽大师倾情加盟,那布满皱纹的双手与灵巧跳动的音符,让人肃然起敬久久难忘,第一个音符响起,一曲《梁祝》绕梁而出:“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经典再造,一切在于传统与时代间是否形成了一种互文。如何做到“让今人看见过去,让世界看见中国”?《经典咏流传》正在利用其广阔平台和强大号召力努力尝试。家喻户晓的《送别》,原曲其实是一首美国歌,经中国艺术家李叔同填词,才发扬光大,舞台上双语演绎更是平增不少魅力;宋代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让台湾歌手陈彼得老爷子凭借酷帅的台风和真情的演唱同样韵味十足;耳熟能详的《登鹳雀楼》,由来自不同国家的音乐家共同演绎,将积极探索、无限进取的人生态度表现得天衣无缝、淋漓尽致。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就是因为它可以经由岁月洗礼依旧魅力不减,无论古今中外,还是明星百姓,只要你愿意亲近,它就会散发出一种别样韵味。

或许诗歌就应该被唱出来,才能完成它最终的使命,不然让诗孤独地躺在文学典籍里沦为知识储备,终归是没有生命力的。但不论是诗词还是歌曲,打动人心的从来不是华丽辞藻的堆砌、精致细腻的技巧,而是其背后蕴藏的真情实感。诵罢诗词,一曲终了,了不却诗中情、曲中神,它们所延绵的内涵与风骨,持续滋养着灵魂,指引着方向。在《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这些平平仄仄的唐诗宋词,在宫商角徵羽的音律韵脚中,犹如穿越古今、跨越中外的一条纽带,打通空间,联通时间。今天,又用新时代精神浇灌,赋予它新的活力,点亮了硕果累累的华夏文化长廊。

电视剧《女兵突击》

讲述女子特战故事

■虞诚帆

救命这绝对是今年看过最上头的剧(安利几部剧观众弹幕)(3)

电视剧《女兵突击》剧照。

日前,一部反映我军女子特战连官兵训练生活的电视剧《女兵突击》已完成拍摄制作。这部由全国妇联指导,八一电影制片厂等单位联合出品的大型电视剧,充分表现了女子特战连官兵的顽强作风和优秀素质,热情赞颂了新时代女兵们的崭新精神风貌和过硬军事技能。

电视剧《女兵突击》以国际反恐为背景,以中部战区陆军某部女子特战连官兵的真实故事为原型,生动刻画了当代95后女兵经过严酷而又神秘的艰苦训练,在执行国家、军队重大特殊任务中的出色表现,全方位、多角度描写和挖掘了中国女兵的成长历程。该剧主题鲜明突出,故事生动励志,场面惊险震撼,形象塑造独特新颖,人物表现生动传神,拍摄手法奇特细腻,是一部全面展示新时代女兵风采的现实军事题材作品。

八一电影制片厂始终坚持为官兵服务、为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的创作导向,对电视剧《女兵突击》的创作拍摄工作高度重视,将其作为反映现实军营生活的一部重点作品来抓。该厂生产部科学组织、精心筹划,全力做好军地相关部门的指挥协调。该厂故事片部组成强有力的创作团队,确保拍摄工作顺利进行。

《女兵突击》的主创人员把深入生活、紧贴官兵作为创作拍摄出有高度、接地气优秀作品的基础。从2015年5月开始,八一电影制片厂青年导演刁勇和青年编剧田地、李金芳等,就来到中部战区陆军某部女子特战连进行采风,每天坚持同官兵们一起训练、一同生活,切身体味女兵们的训练甘苦,深入了解女兵们的内心世界,点滴感受女兵们的喜怒哀乐,积极探索女兵们的人生轨迹,细心捕捉女兵们的精彩瞬间,用心发现女兵们的灵魂光辉,从而激发出创作人员的灵感和激情。

为了更加真实、充分地展示女兵们能打仗、打胜仗的过硬本领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女兵突击》剧组按照导演的创作要求,组织演员、编剧和摄影等主创人员,多次来到女子特战连野外训练基地体验生活,与官兵们同吃同住同训练。八一电影制片厂青年女演员姜淼深有感触地说:“作为军队文艺工作者,要想塑造好中国女兵的形象,就必须在深入军营、真实体验女兵的训练生活和内心世界上下功夫。”

电视剧《突击再突击》——

直面实战的“新”军旅剧

■蔡 勇

救命这绝对是今年看过最上头的剧(安利几部剧观众弹幕)(4)

电视剧《突击再突击》剧照。

日前,现代军事题材电视剧《突击再突击》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档热血开播,该剧全方位展示了90后军人的热血风采,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我军在新军事变革中部队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

《突击再突击》以雪域高原山地旅官兵为故事根基,讲述了梁永军、司文斌、周瑞麒三个成长经历、教育环境、家庭背景完全不同的90后年轻人,抱着不同心态参军后的成长蜕变过程。该剧展现出新时代军人的热血和风采, 是新时代实战化军事训练得到全面提升的缩影。

不依靠单一的励志成长故事,不同于简单的特种兵“打怪升级”模式,不复刻军旅题材固有的思路,《突击再突击》甫一开播就用实战演习、真枪实弹赢得了观众的喜爱,用影视剧特有的形式宣传强军思想。令人耳目一新的是,该剧不再是简单地提倡英雄主义,更多的是将现代部队训练、作战的状态原原本本地展现给观众,让观众了解到,枯燥的训练和紧张的作战背后,是一颗颗热情洋溢的年轻的心。

《突击再突击》制作团队为了展现当代军人风貌,将拍摄地设置在西藏、云南等地,条件非常恶劣。为了在荧屏中塑造真实、可信、顽强的军人形象,演员们全部提前“入伍”,像真正的军人一样接受训练,从站军姿、端枪的姿态、装备的武器,每个细节都要严格到位。正是因为演员在最真实的环境中营造出了完全实战感,才最终以“良心之作”打动了观众。

从创作者的角度来说,军旅题材想要取得好的效果,“真实”必不可缺:故事“真”、画面“真”。《突击再突击》总制作人、出品人傅晓阳表示,军旅剧不能盲目拍成穿着军装的“悬浮剧”,只有台词打动人、人物立体,才能让观众产生共鸣。“影视公司从故事上要切入观众内心,接地气,不要写假大空的台词。另一个就是拍摄上,要让镜头看起来更真切,把每个细节都做细做好。”傅晓阳如是说。

可见,《突击再突击》胜在一个“真”字。岁月静好之下的燃情青春再一次成为观众的“催泪点”。近年来,主旋律军旅题材影视剧作品不断刷新纪录,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军旅题材影视剧作品。以热血、燃情、英雄主义为主题的新军旅故事,持续创造着新的奇迹。

可以说,弘扬文化自信,展现新时代军人真实风貌的军旅剧,前景一片大好。军旅剧具备极强的类型特色,观众群体相对固定,但这也容易让它落入俗套。因此,一些业内人士预测,即将成为大火题材的,并非传统军旅剧,而是“新”军旅剧。这个“新”就体现在:贴合当下、与时俱进、加入流行元素、传递新时代的价值观等方面。

纪录片《新兵》展示迷彩梦想心路

■朱笑冰 李 飞

反映新兵成长转变的8集纪录片《新兵》,日前在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播出。这部由东部战区空军某基地制作的纪录片,历经三年打磨而成。纪录片讲述了该基地集中承训的新兵,经过新训营火热历练成长、成熟、成才的过程。该片通过跟踪十多个具体角色,围绕初训、不适、行进、磨砺、血性和蜕变等关键词,在新训营生活点滴中,全景展示了新兵训练的苦乐酸甜、逐梦历程和成长心路。纪录片从细节、细微处入手,记录了地方青年向合格军人的华丽转变,展现了沐浴在党的阳光下,新时代青年勇于报国、敢于担当的豪情。整部纪录片对话平实、画面稳健,让观众在仔细品味中产生共鸣,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救命这绝对是今年看过最上头的剧(安利几部剧观众弹幕)(5)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