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怎样才能打开孩子的数学思维(怎么判断孩子有了数学思维)

怎样才能打开孩子的数学思维(怎么判断孩子有了数学思维)尝试a=1,3×a 5=8(1)用探索解陌生题,真正解决起来只涉及两种能力,一个是探索能力、一个是推理能力。我们来看两个例子,分别试着运用探索能力与推理能力来解一下。3×a 5=23这道题目,对于学完乘法的二年级孩子来说,就可以当做陌生题来做了。

上一篇,我们讲到判断思维是否得到了锻炼的第一种方法——学易会难。能做到“学易会难”,这是学数学锻炼思维的起点,也是锻炼思维的最低标准。

这一篇,我们讲在数学学习中,判断思维是否得到了锻炼的第二种方法:解陌生题。

怎样才能打开孩子的数学思维(怎么判断孩子有了数学思维)(1)

学易会难,是同一个内容,学了简单的,会解更难的。而解陌生题,是内容已经陌生了。

我们可能会想,陌生的题,孩子从没学过,怎么可能会呢?但我们身边可能都出现过,真的有人上课不怎么听、题目不怎么做、作业不怎么写,反而数学学得特别好。这样的孩子,我们往往称之为“数学天才”。这样的孩子,并不是天才,只是他后天具备了一项能力——能“解陌生题”的能力。

陌生题,真正解决起来只涉及两种能力,一个是探索能力、一个是推理能力。我们来看两个例子,分别试着运用探索能力与推理能力来解一下。

1、解方程

3×a 5=23

这道题目,对于学完乘法的二年级孩子来说,就可以当做陌生题来做了。

怎样才能打开孩子的数学思维(怎么判断孩子有了数学思维)(2)

(1)用探索解

尝试a=1,3×a 5=8

尝试a=2,3×a 5=11

尝试a=3,3×a 5=14

尝试a=4,3×a 5=17

尝试a=5,3×a 5=20

尝试a=6,3×a 5=23

解出答案,a=6。

探索能力更强的同学,能够很早发现规律:a每增加1,3×a 5结果增加3。根据这个规律,能够更早、更顺利的得到答案。

推理能力更强的同学,还能够推理知道,为什么“a每增加1,3×a 5结果增加3”。因为“3×a”表示a个3相加,a多1,就是多加1个3。

(2)用推理解

3×a这个数,加上5之后是23,如果不加上5,结果是23-5=18。所以:3×a=18。

而a个3相加是18,也就是18里面有a个3,18里面有多少个3呢?有18÷3=6个,所以a=6。

当然,3×a=18还可以用另一个推理:3个a相加是18,也就是把18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a。那么把18平均分成3份,是18÷3=6,所以a=6。

可能有人认为这两种解法都好麻烦,未来直接学“移项变号”就会解了。“移项变号”只是结论,知道结论并套用,那就又是对思维的束缚了。如果只是学什么会什么,那么永远也锻炼不了思维。


2、解应用题

有三根绳子一共长196米,第二根比第一根长20米,第三根比第二根长30米。求三根绳子各长多少米?

只要没学过类似的题目,那么这道题就可以算做陌生题目了,是很适合锻炼思维和判断思维的一道题。当然,孩子很可能会说,没学过、太难了等放弃。但是思维优异的孩子,会用自己的探索或推理来尝试解决。

怎样才能打开孩子的数学思维(怎么判断孩子有了数学思维)(3)

(1)用探索解

尝试第一根长1米,那么第二、三根分别长21米、51米,共73米;

尝试第一根长2米,那么第二、三根分别长22米、52米,共76米;

尝试第一根长3米,那么第二、三根分别长23米、53米,共79米;

(发现差距很大,所以跳跃着尝试下)

尝试第一根长10米,那么第二、三根分别长30米、60米,共100米;

尝试第一根长20米,那么第二、三根分别长40米、70米,共130米;

尝试第一根长30米,那么第二、三根分别长50米、80米,共160米;

尝试第一根长40米,那么第二、三根分别长60米、90米,共190米;

(很接近了,再慢一点试)

尝试第一根长41米,那么第二、三根分别长61米、91米,共193米;

尝试第一根长42米,那么第二、三根分别长62米、92米,共196米。

这道题就探索完了,大家可能看的很着急。但是每个孩子,基于探索能力与推理能力的不同,探索过程会有很大不同,只要能有效的解决题目就非常好了。

比如探索能力强一些的孩子,一上来就用10、20、30来试,会试得很快。推理能力强一些的孩子,在试完前三步之后,发现第一根绳子每长1米,总长多3米。然后就可以直接用(196-79)÷3=39,第一根绳子还要增加39米,于是3+39=42,答案也出来了。

当然,还可以进一步推理:为什么第一根绳子每长1米,总长多3米呢?因为第一根绳子每长1米,后面两根绳子也就长1米,总长就多3米。

(2)用推理解

在小学,能用到的只有加减乘除,而加减乘除只能做六件事:

①用加减法,解决合并或拆分的问题(与一共有多少相关)

②用加减法,解决变多或变少的问题(与原来多少后来多少相关)

③用加减法,解决多少比较的问题(谁比谁多多少,谁比谁少多少)

④用乘法,解决同一个数反复相加的问题

⑤用除法,解决谁是谁的多少倍的问题

⑥用除法,解决把谁平均分成多少份求一份的问题

所以,所有小学见到的应用题,一定不会超出这六件事的范畴。这道题,最接近⑥。如果三根绳子一样长,那么就平均分一下,总长除以3就行。而这道题绳子长度不一样,怎么办呢?通过②,让绳子长度一样。

“第二根比第一根长20米,第三根比第二根长30米”。

让第一根增加20米,第三根减少30米,总长就是196+20-30=186。

三根绳子都是第二根那样长,第二根的长度就是186÷3=62米。

我相信,一些边读边思考的读者会发现:虽然是两道完全不相干的题目,但是解决它们用到的探索能力是一样的,解决它们用到的推理能力也是一样的。

大家也就明白了,为什么有的孩子,能解大量的陌生题目,就是因为他要么探索能力强,要么推理能力强,要么这两个能力都强。


怎样才能打开孩子的数学思维(怎么判断孩子有了数学思维)(4)

锻炼数学思维,核心就是在锻炼“探索”、“推理”这两个能力。数学里,思维层面就没有其它能力了。

探索能力、推理能力可以互相配合,但是都与模仿能力没有任何交集。无论从数学中学多少年、学多少种方法、学多少个技巧,如果是在模仿并套用,那么永远也锻炼不出探索能力与推理能力。

“解陌生题”的难度与高度,是大大超过“学易会难”的,这也是数学学习中真正锻炼思维的地方。

如果一个二年级的孩子真正领会了加减乘除,并具备了非常优异的思维能力,那么可以说五六年级遇到的应用题(数字为整数),他也都能解。包括奥数里面的和差倍问题、鸡兔同笼问题、盈亏问题等等,不学公式也都能解。

整个现象并不是说明这样的孩子是天才,只是在数学这一学科中,他们具备了优异的探索能力或推理能力。而这个能力,是每个孩子都能具备的。

当然,还要强调一点:我们无法通过学习成绩、解题速度等来判断思维锻炼程度。有的孩子解题特别慢、上课很难听懂、成绩很糟糕,但只要他能用探索或者推理来“解陌生题”,那么他的思维高度就是非常高的,远超绝大部分同学。

思维锻炼程度与数学考试成绩,是两套完全不同的评价体系。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