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理赔是投保时的承诺(从做好回访开始)

理赔是投保时的承诺(从做好回访开始)是否确定保险合同上的签名是自己的?其实保司回访本身就是监管要求的流程,一般情况下,保险公司电话回访的内容有以下几点:保险公司之所以会设立电话回访,是为了确保投保人了解保险合同的内容而进行的电话回访沟通。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电话回访经常会被我们忽视,还可能会被认为是诈骗电话。在保险公司人员的介绍下,如果你做出知道、了解等敷衍了事的回答,会导致你以后在保险的理赔中处于被动的地位。年中的一次尬聊有个别客户对于回访有比较强烈的抵触。主要原因总结下来,一部分人是觉得麻烦,一部分人是觉得销售人员或保险公司有什么企图。

买长期保险,一定要做好回访。

福建晋江的彭先生最近遇到了一件麻烦的事,2017年6月彭先生购买了一份意外保险,保障时间为3年。2019年1月彭先生向保监局投诉,称保险公司业务人员有销售误导的情况。保监局受到投诉后,调出当时保险公司做的电话回访情况,经过相关调查,发现彭先生在保险公司做电话回访时,回答敷衍了事,所以认定彭先生的投诉无效。

很多人买重疾险、年金险等产品就跟买意外险一样,以为直接付款了就行,等到出险理赔就容易遇到不赔、少赔的情况,然后就说保险诈骗。

归根结底,绝大多数是因为自己投保时对于条款没有读懂,对于保险责任没有咬文嚼字,导致同样的一句话,保险公司和投保人有了不一样的理解。

保险公司之所以会设立电话回访,是为了确保投保人了解保险合同的内容而进行的电话回访沟通。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电话回访经常会被我们忽视,还可能会被认为是诈骗电话。在保险公司人员的介绍下,如果你做出知道、了解等敷衍了事的回答,会导致你以后在保险的理赔中处于被动的地位。

理赔是投保时的承诺(从做好回访开始)(1)

年中的一次尬聊


有个别客户对于回访有比较强烈的抵触。主要原因总结下来,一部分人是觉得麻烦,一部分人是觉得销售人员或保险公司有什么企图。

其实保司回访本身就是监管要求的流程,一般情况下,保险公司电话回访的内容有以下几点:

是否确定保险合同上的签名是自己的?

是否了解所购买保险的相关责任?

如果你购买的是理财产品,还会问你是否知道该产品所应承担的风险责任?

是否知道保险产品的相关保费?

是否知道该保险的现金价值?

如果说客户对这些问题还有疑惑,就需要跟保险公司或销售人员花时间再次聊清楚?如果没问题,用2分钟填个问卷或接个保司回访电话即可。

为什么很多人说保险是骗子,缺乏有效回访是主要原因!买完保险才是保险服务真正的开始,而很多人认为是结束。

客户拒绝回访,监管就以为存在误导销售。若将来出险拒赔,才是曾经任性拒访的结局。


只有买的明白,才能赔的清楚。

当前国内大众对于保险信誉的贬低并非空穴来风,不可否认,有相当一群“优秀的”保险代理人做出过不可忽视的贡献。恶意夸大产品功能、贬低同行同业、虚构产品条款等,加之各保司监管不力,最后出现这也不赔那也不赔,很多保险销售人员最后亲戚朋友全得罪,大家买了很多不适用自己的人情产品。

作为消费者,我们首先需要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而保险又能为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是闲钱理财?还是要医疗保障?然后选择合适的保险产品。

听完保险销售人员的讲述,我们若有疑问就需要多沟通,并且在看到确切的保险条款或计划书说明后再进行投保,毕竟保险理赔最终的根据是保险合同。

投保完成后一定做好回访环节。现在保险公司会在投保后自动发送短信附带线上回访链接,我们可以通过短信链接、保司微信公众号、保司app等方式主动做回访;如果48小时内不处理,保险公司一般会通过电话回访。


我们要知道,回访并不是推销。

保险公司的电话回访可以帮助我们防止销售误导

一般来说,保险期限超过一年都会有电话回访。如果你在本人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了保险,那你可以根据保险公司的电话回访在犹豫期之前进行退保,这时候退保保费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可以全额退还,是一个对投保人很友好的功能。

要注意的是,在接听回访电话的时候,不了解的地方要及时询问,不要不懂装懂或是一直告诉对方自己清楚了,这毕竟关系的自己的利益。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