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纤维行业现状如何(玻璃纤维产能产量)
玻璃纤维行业现状如何(玻璃纤维产能产量)从行业产量看,相对产能而言,增长比较平稳。自16年以来,行业玻纤纱产量增速一直维持在12%-15%之间,截至到2019年中国玻璃纤维产量为527万吨,同比增长12.6%。二、中国玻璃纤维行业市场现状分析玻璃纤维是将高温熔融状玻璃加工拉扯形成的极细纤维状或丝状玻璃材料,具备绝缘性好、耐热性强、抗腐蚀性好,机械强度高的优点。由于适用领域的不同,玻纤规格型号较多,主要根据碱含量分为无碱玻璃纤维、中碱玻璃纤维、高碱玻璃纤维、耐碱玻璃纤维、高强玻璃纤维等,玻璃纤维根据产品形态又分为有粗纱、细纱、短切纤维、玻纤毡、玻纤布等。玻璃纤维的分类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一、玻璃纤维行业概况
玻纤产业涉及上游玻纤纱,中游玻纤制品,下游复合材料。行业厂商有向产业链下游制品/复合材料拓展趋势,一方面,产业链的延长可获得更多产业环节的利润;另一方面,由于在玻纤纱环节头部厂商中国巨石/泰山玻纤拥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即便在行业周期底部同业面临亏损时,中国巨石/泰山玻纤仍有较好盈利,中小厂商为避免和头部厂商在玻纤纱环节的直接竞争,选择拓展下游环节,实现产品差异化。
玻璃纤维行业产业链示意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玻璃纤维是将高温熔融状玻璃加工拉扯形成的极细纤维状或丝状玻璃材料,具备绝缘性好、耐热性强、抗腐蚀性好,机械强度高的优点。由于适用领域的不同,玻纤规格型号较多,主要根据碱含量分为无碱玻璃纤维、中碱玻璃纤维、高碱玻璃纤维、耐碱玻璃纤维、高强玻璃纤维等,玻璃纤维根据产品形态又分为有粗纱、细纱、短切纤维、玻纤毡、玻纤布等。
玻璃纤维的分类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中国玻璃纤维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从行业产量看,相对产能而言,增长比较平稳。自16年以来,行业玻纤纱产量增速一直维持在12%-15%之间,截至到2019年中国玻璃纤维产量为527万吨,同比增长12.6%。
2010-2019年中国玻璃纤维产量及增长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产能方面,18-19年国内产能的增长开始加速,18和19年在产产能增速为16%、21%。15年底国内仅有328万吨产能,而19年底国内玻纤纱产能已达483万吨。
2015-2019年中国玻璃纤维在产产能及增长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作为传统金属的替代材料,玻纤下游较广,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建筑、管罐、汽车、交运、电子、风电等领域,其需求增速总体与工业增加值呈现同步关系。预计疫情后多数国家将采取一定刺激政策促进经济恢复,从而使得玻纤需求逐渐回暖。
中国玻璃纤维下游需求分布(单位:%)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玻纤纱主要应用于风电叶片、机舱罩和导流罩等部位。在叶片中,将玻纤布铺到桨叶模型中,再用树脂固化,用于增强叶片的强度。风电作为清洁能源,在未来能源结构中占比将不断增加,将长期驱动玻纤增长。从国内风电装机量来看,据统计,2019年国内风电装机25.74GW,同比增长25%,预计2020年风电行业景气度延续。
2010-2019年国内风电装机量及增长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进口方面,据统计,截至到2020年5月,中国玻璃纤维及其制品累计进口量为9.13万吨,同比下降0.1%,累计进口额为5.56亿美元,同比增长2.9%。
2015-2020年7月中国玻璃纤维及其制品进口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玻璃纤维行业深度分析及投资规划研究建议报告》
三、中国玻璃纤维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2019年国内玻纤厂商CR3约65%,其中三大家中国巨石/泰山玻纤/重庆国际市场份额分别为34%/17%/14%。由于行业格局相对集中,因此玻纤价格的边际变化,通常表现为由大厂主导。其中中国巨石/泰山玻纤由于产能规模较大,市场份额相对较高,行业竞争力较强,其行业话语权相应更高,通常为行业价格的引导者。而中小厂商由于份额较小,对行业影响力相对较弱,通常为行业价格的跟随者。
2019年国内玻纤行业竞争格局(单位:%)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玻纤池瑶产线变化情况来看,这段时间大的背景是玻纤价格不断下滑,玻纤厂家的盈利空间不断被压缩,但产能出清并没有出现,小厂几乎没有关停产线的情况。停产的产线多为行业前二名的玩家(中国巨石和泰山玻纤),在统计的9条停产线中,有7条是中国巨石和泰山玻纤所属产线,而实际上泰山玻纤因为老厂房关停,更大的产能将在2020H2陆续在新厂区重新点火。中国巨石主要是将成都三条线关停,搬迁至新的厂房,升级为效率更高的智能化产线。
2019.4-2020.4玻纤池窑产线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中国玻璃纤维行业产线变动趋势分析
由于中国巨石在玻纤纱环节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在发展策略上更多考虑“量”而非“价”;而中小厂商在玻纤纱环节盈利较弱,逐渐发展制品业务,在发展策略上更多考虑“价”而非“量”。因此在玻纤纱环节中,中国巨石不断增加产能,中小厂商谨慎投产,在2020年行业新增产能中,中国巨石占比或将达到59%。预计头部厂商市场份额将不断提升,话语权将进一步增强。
2020年各厂商新增产能及占比(单位:%)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20年5月,山东玻纤格赛博2线8万吨点火,泰山玻纤F07线10万吨点火,6月中国巨石桐乡智能制造2期15万吨点火。2020年5-6月新增点火产能接近33万吨,而玻纤池窑点火后约2个月左右满产,因此新点火产能将在2020年7月份逐渐释放产量,带来一定供给冲击。展望2020年下半年,预计9月份中国巨石成都智能生产线1线12万吨点火,12月份中国巨石成都2线13万吨点火,2020年下半年仍有25万吨产能投放。2020年全年来看,净新增产能约44万吨,但由于上半年有相当产线停产,预计2020年全年产量约818.9万吨,相较2019年净增1.5万吨。
2020-2021年玻璃纤维行业产线变动表(万吨)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华经情报网隶属于华经产业研究院,专注大中华区产业经济情报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传统及新兴行业研究、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市场调研、专题报告、定制报告等。涵盖文化体育、物流旅游、健康养老、生物医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汽车电子等领域,还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费、新金融、人工智能、“互联网 ”等新兴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