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唇亡齿寒有什么教训(联系是客观的还是主观臆想出来的)

唇亡齿寒有什么教训(联系是客观的还是主观臆想出来的)再次,是联系的条件性。其次是联系的中介性。中介是指沟通两个事物之间的中间环节。任何事物之间不管相差多大,都可以通过中间环节沟通起来。《韩非子》中有一则故事:战国末期宋国有个卖酒的人,所酿之酒色醇味甘,价格公道,待客也很殷勤,可是却很少有人问津。酒卖不出去,日久变质发酸,一坛一坛倒掉。这个人很着急,向一位老人请教,老人略加思索后问他:“你家养的狗很凶吗?”他感到大惑不解,回答道:“狗是凶的,但和卖酒有什么关系?”老人说:“人家提壶上门买酒,你家的狗追着人咬,谁敢来呢?特别是小孩子买酒,看到你家的狗躲还来不及,怎敢踏进你的门槛。”狗恶酒酸,本来并无联系,但是经过一系列的中间环节,却联系起来了。《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无父无母,从石头缝里蹦出来,不食人间烟火,但他也有一座花果山,一个水帘洞,一群小猴子。民间所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就是说人和人之间这种联系、关系的重要性。

春秋时期,晋献公派荀息以屈邑的骏马再加上垂棘的宝玉作为礼物送给虞国,要求允许晋国军队穿过虞国去攻打虢国,虞国国君答应了晋国的要求。过了三年,晋国又来要求过境去打虢国。这时,宫之奇劝阻说:“不能答应他们。虞国和虢国的关系,就象牙齿和面颊一样,牙齿靠面颊保护,面颊靠牙齿支撑。虢国之所以没有灭亡,原因就是有虞国的援助;虞国之所以没有灭亡,原因也是有虢国的支持。如果虢国早晨灭亡,虞国就会在晚上跟着灭亡。怎么能够把路借给晋国呢?”虞公不听他的劝阻,把路借给了晋国,荀息攻打虢国,一举灭亡了它。返回的时候,乘机攻打虞国,又把它灭亡了。荀息拿着宝玉,牵着骏马从虞国赶回来报捷。晋献公高兴地说:“宝玉嘛,还是原来的老样子,只是马的年龄比原来稍大了一点儿。”

唇亡齿寒有什么教训(联系是客观的还是主观臆想出来的)(1)

这段历史在《左传》、《吕氏春秋》等书中都有记载,成语“唇亡齿寒”即由此而来。唇亡齿寒说的是中国古代史上国与国之间相互依存的利害关系。泛而言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现象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都存在着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和互相作用,哲学上专门有一个范畴联系来说明事物间的这种关系。

普遍联系的道理,对于我们为人处世也有指导意义。人生活在世界上,时刻处在与他人的联系之中。小孩子唱一首儿歌,叫连环套:“疤癞带洋枪,洋枪打老虎,老虎吃小孩,小孩抱公鸡,公鸡捉蜜蜂,蜜蜂蜇疤癞。”人生、社会就是这样一个互相连环的圈,互相制约。你需要我,我需要你;你牵制我,我牵制你。如果没有洋枪,老虎还不横行霸道,如果没有蜜蜂,疤瘌还不无法无天?没有人能跳出这个连环套,每个人的命运都掌握在相关的或不相关的他人手里。

历史上有不少文人雅士曾经幻想过一种与世隔绝、断绝一切联系的“隐居”生活。如陶渊明写《桃花园记》,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里面的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但是就是在世外桃源里依旧有鸡有犬,有长有幼。鲁宾孙在荒岛上,表面上离群索居,但海水隔不断他跟文明社会的联系。他从破船上搬来的刀子、火器、粮食、种子乃至狩猎的方法,都是人类文明进化多少万年的文化成果,离开了这些很难想象他在孤岛上能长期活下去。

《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无父无母,从石头缝里蹦出来,不食人间烟火,但他也有一座花果山,一个水帘洞,一群小猴子。民间所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就是说人和人之间这种联系、关系的重要性。普遍联系具有一系列特点:

首先是联系的客观性。

事物和现象的普遍联系是事物本身所故有的客观本性,不是人们主观臆造出来的。民间所说的“喜鹊叫喜,乌鸦叫丧”就是一种主观臆造的胡乱联系。把生辰八字、面相、手相同人的命运联系起来,也是一种胡乱联系。就连人们意识概念之间的联系也只不过是客观事物和现象的联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而不是什么纯主观的东西。

其次是联系的中介性。中介是指沟通两个事物之间的中间环节。任何事物之间不管相差多大,都可以通过中间环节沟通起来。《韩非子》中有一则故事:战国末期宋国有个卖酒的人,所酿之酒色醇味甘,价格公道,待客也很殷勤,可是却很少有人问津。酒卖不出去,日久变质发酸,一坛一坛倒掉。这个人很着急,向一位老人请教,老人略加思索后问他:“你家养的狗很凶吗?”他感到大惑不解,回答道:“狗是凶的,但和卖酒有什么关系?”老人说:“人家提壶上门买酒,你家的狗追着人咬,谁敢来呢?特别是小孩子买酒,看到你家的狗躲还来不及,怎敢踏进你的门槛。”狗恶酒酸,本来并无联系,但是经过一系列的中间环节,却联系起来了。

唇亡齿寒有什么教训(联系是客观的还是主观臆想出来的)(2)

再次,是联系的条件性。

漠视事物间的联系必然要受到惩罚。近年来,我国连年出现特大洪灾,国家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在抗洪救灾上。科学研究表明,洪灾与滥伐森林有关。正是由于长江上游滥伐森林,才使森林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严重,以致山洪一来,无法控制。人类每天都要吸进新鲜氧气,吐出二氧化炭,但是为什么不会氧气越来越少,二氧化炭越来越多?最后人类耗尽氧气而灭亡?这是因为有植物的存在。在阳光照射下,植物能够吸进二氧化炭、呼出氧气,和人的呼吸正好相反,这种奇妙的默契,使人和自然界真正是相互依存,难分难舍了。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