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空降兵15勇士都有谁(13年了你还好吗你还记得空降兵15勇士的惊天一跳吗)
2008年空降兵15勇士都有谁(13年了你还好吗你还记得空降兵15勇士的惊天一跳吗)天空中飘荡的伞花、从天而降的十五勇士,让当时已经困了两天两夜,被灾难震惊的几乎麻木绝望的灾区群众看到了希望!小图为10年后14名勇士的近照(姓名按大图顺序,因工作原因,暂缺王君伟照片)。图为10年前空降兵15勇士从震区归来后在机场的合影:从左往右、从后到前依次为——刘文辉、李玉山、王磊、赵海东、刘志保、雷志胜、殷远、赵四方、王君伟、任涛、李振波、于亚宾、郭龙帅、李亚军、向海波。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13年过去了,我们依然怀念逝去的每位同胞,我们不会忘记地震救援时令人泪目的瞬间,我们坚信“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13年前的5月14日,15人组成的空降兵小分队临危受命,冒着生命危险,从海拔4999米空降汶川地震震中地带,侦察灾情,打开了空中救援通道。这是一场无气象资料、无指挥引导、无地面标识的“三无”空降。对空降兵来说,无异于生死“盲跳”。
5月14日上午,时任空降兵研究所所长的李振波带领先遣小分队,携带通信、引导、侦察等装备,分成两个批次从4999米的高空跳下,在无气象资料、无地面标识、无指挥引导的“三无”条件下“盲跳”至茂县地域,此时距离地震发生已经过去46小时,这15人是最早进入震区的侦查和救援人员。
其中,第一个跳出机舱的48岁老兵李振波,在请战书中写道:“誓死保护群众生命安全”。
图为10年前空降兵15勇士从震区归来后在机场的合影:
从左往右、从后到前依次为——
刘文辉、李玉山、王磊、赵海东、刘志保、雷志胜、殷远、赵四方、王君伟、任涛、李振波、于亚宾、郭龙帅、李亚军、向海波。
小图为10年后14名勇士的近照(姓名按大图顺序,因工作原因,暂缺王君伟照片)。
天空中飘荡的伞花、从天而降的十五勇士,让当时已经困了两天两夜,被灾难震惊的几乎麻木绝望的灾区群众看到了希望!
如今,“15勇士”中的很多人都已经从部队退役。
然而,中华男儿的毅力,惊人的胆魄,却感动着,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长大我当空降兵
地震发生后,在汶川西南的一个小镇上,一位名为程强的男孩就亲眼目睹了一切。
是身着迷彩服,背着行军包的伞兵战士们日夜奔波,打通了道路,排除了险情,和外界重新取得了联系。
随后,一批批部队进入灾区,他们肩扛手抬,不计辛苦,废寝忘食地工作着,这极大地鼓舞了程强。
也就是从那时起,迷彩绿的身后多了一个小尾巴。
解放军战士刨废墟,程强在一旁扒石头;
解放军战士钻地缝,程强帮忙递工具;
解放军进村入户搜救幸存着,
程强也跟着寻找被废墟掩埋的伤员……
在程强的心中,跟在这支高扬着“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旗帜和印有“空降”字样头盔的部队后面,就有使不完的劲儿。
数月以后,灾区的救援工作告一段落,伞兵战士们陆续离开了汶川。
在人群中,程强张开双手,摊开横幅,上面赫然写着:“长大我当空降兵”。
“当时是空降兵救了我,也给我埋下了一颗想当空降兵的种子。”
2013年报名参军,程强如愿来到了空降兵部队。
2019年,10月1日下午3时,来自四川什邡的程强在自己的朋友圈分享了这样一段话。
“这一刻无比自豪,这一刻热泪盈眶,这一刻永生难忘……”
空降兵某旅“黄继光班”第38任班长程强和战友们阔步走过天安门,以昂扬的姿态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程强在自述中写道:“长大后,我真的成了你……”
综合:人民日报、央广军事、中国军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