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首富张玉祥(靠贴牌上胡润榜)
南极首富张玉祥(靠贴牌上胡润榜)总体来说,对于张玉祥他是成功的,模仿恒源祥模式给自己带来了巨额的收入但是,对于南极人来说,却是失败的,它的未来被创始人给透支了,保暖内衣本来就不是什么高科技地产可以用技术进行垄断市场,消费者购买这类产品,看重的是口碑,南极人的口碑正在被,张玉祥一点点的卖了出去。但是这种出售商标的行为,也让南极人付出了一定的代价,这就是一些小的服装厂,对产品的把控力度不严,导致内衣质量不好,南极人的口碑有所下降,因为本质上来说,这些衣服只是贴上了南极人的商标,并不是真的从南极人自家工厂里生产出来的,而且这里也有一个问题,就是南极人的同种类服装,价格一样,品质却可能不一样,甚至是同码的内衣,大小居然也有不同的。这让南极人的口碑越来越低。南极人保暖内衣从原先的高端产品,直接下滑到中端或低端这一档次了,拿袜子来说,网上二十双南极人袜子,只要10元不到,但是买回来一双穿不到三天,想必买过的都深有体会。在2007年年
说起南极人这个品牌,大家都不陌生,不管是70后80后,还是00后,大家都听说过这个品牌,它创立于1998年,老板是张玉祥。一开始南极人只是做保暖内衣的,张玉祥瞅准了这块市场后,就建了一个生产车间便开始了自产自销的生意模式。或许是因为产品质量较好又迅速打开了品牌生意十分火爆,1999年南极人的销售额就突破了一个亿。
在赚到了第一桶金后的张玉祥有点飘,不满足于现在的收入现状,由于它扩张的速度实在是太慢了,而且企业的利润很是微薄,张玉祥算了一笔账,一件南极人的衣服他只能赚5%的利润。一般来说在服装行业一件衣服的利润大概是50%到150%左右,也就是说一些衣服的纯利润可能是成本的一半,或者是成本的1.5倍。张玉祥的5%的成本实在是太低了,主要是当时的内衣都在打价格战,而内衣的利润点相对于寻常衣服来说是有点少,所以张玉祥按耐不住了。
到了2007年张玉祥的一次偶然经历,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有一次张玉祥偶然间了解到了恒源祥这个内衣品牌,恒源祥走的就是路子和南极人不一样,他它是利用先前闯出的名气,注册了恒源祥商标,然后将商标使用权卖给那些小的制衣厂,这样全国各地都是恒源祥。随着恒源祥的名气越来越大,单单商标代理费用,就拿了不少,张玉祥觉得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他也准备效仿恒源祥的模式。
2007年是世界的至暗时刻,因为在这一年过后全世界都将迎来一场金融危机,工厂面临倒闭潮,就这样很多服装厂公司,死在了2008年的严冬,但是张玉祥的南极人,却做的风生水起,原因是他改变了经营模式。
在2007年年底,张玉祥砍掉了一半的工厂,然后让别的小型服装公司给南极人做代工,这种方法好是好,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这样的利润再一次被压缩,虽然扩张的很快,没办法张玉祥最后只能彻底地放飞自我,直接将商品的销售权力也给了代工厂家,每年南极只收取一些商标费用。
虽然单个服装的利润变少了,不过南极人的规模却迅速增大,大致一年多的时间,其市场已经触及了中国各地,这个品牌从此家喻户晓,因为规模变大了所以总量就大,而且商标授权也不需要任何的工厂,这样就减少了管理能力,之后越来越多的小服装厂都加入了南极人行列。因为南极人的名声大,所以很多服装厂都能赚到钱,也乐意给张玉祥商标费用,这样张老板就每天全国各地跑,从一家服装生产公司,变成了一个商标营销公司。
经过这一番操作之后,张玉祥的单件服装毛利润达到了94%,因为生产成本他是不要算的,他的成本几乎是没有,张玉祥的南极人也坐到了保暖内衣行业老大的位置,年收入接近20亿元,曾一度为例胡润富豪榜。
但是这种出售商标的行为,也让南极人付出了一定的代价,这就是一些小的服装厂,对产品的把控力度不严,导致内衣质量不好,南极人的口碑有所下降,因为本质上来说,这些衣服只是贴上了南极人的商标,并不是真的从南极人自家工厂里生产出来的,而且这里也有一个问题,就是南极人的同种类服装,价格一样,品质却可能不一样,甚至是同码的内衣,大小居然也有不同的。这让南极人的口碑越来越低。南极人保暖内衣从原先的高端产品,直接下滑到中端或低端这一档次了,拿袜子来说,网上二十双南极人袜子,只要10元不到,但是买回来一双穿不到三天,想必买过的都深有体会。
总体来说,对于张玉祥他是成功的,模仿恒源祥模式给自己带来了巨额的收入但是,对于南极人来说,却是失败的,它的未来被创始人给透支了,保暖内衣本来就不是什么高科技地产可以用技术进行垄断市场,消费者购买这类产品,看重的是口碑,南极人的口碑正在被,张玉祥一点点的卖了出去。
靠“贴牌”上胡润榜,张玉祥成功了自己,透支了南极人
从利润5%到94%,张玉祥是如何靠“贴牌”,年收入20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