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自卫反击战两山轮战的详情(对越反击战两山轮战)
对越自卫反击战两山轮战的详情(对越反击战两山轮战)随后,越军第149团约1个连兵力分多路、多批次向我阵地摸来。当敌人进至10号哨位前沿时,该哨位班长马信武和两名战士抓住时机先敌开火,当即毙敌1名、伤敌2名。此时,其他哨位也相继与敌交火,以手榴弹、定向雷等抗击来袭之敌。7连连长朱世平一面指挥60炮班向进入我阵地前沿之敌进行还击,一面呼唤团属迫击炮兵对敌实施拦阻射击,终将来敌击退。此后,敌人连续对408高地进行了5次反扑,但都被我打退。13日零时30分,小青山方向越军突然向我408高地实施炮击,95分钟内倾泻炮弹近200发。1987年4月22日凌晨,越军第356师149团约两个班兵力,沿39号阵地东南侧偷袭我408高地的第235团7连阵地。1时45分,当敌进至距39号阵地前沿约20米处时,该阵地4、5、6、8号哨位同时向敌投掷手榴弹,当场毙伤越军各2名,余敌仓皇回窜。3时30分,越军约一个班再度摸至39号阵地前沿欲行偷袭。第235团炮兵群当即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奉中央军委1986年9月1日命令,北京军区第27集团军接替第47集团军在老山战区的防务。
1986年12月,北京军区陆军第27集团军第79师、80师、81师241团,集团军高炮旅、集团军炮兵旅、工兵团、通信团,共计33700人集结文山、砚山驻训。
1987年4月30日,第27集团军所属部队接替兰州军区第47集团军、21集团军在老山战区的防务。
1、408高地反偷袭战斗1987年4月22日凌晨,越军第356师149团约两个班兵力,沿39号阵地东南侧偷袭我408高地的第235团7连阵地。
1时45分,当敌进至距39号阵地前沿约20米处时,该阵地4、5、6、8号哨位同时向敌投掷手榴弹,当场毙伤越军各2名,余敌仓皇回窜。
3时30分,越军约一个班再度摸至39号阵地前沿欲行偷袭。第235团炮兵群当即发射两发照明弹,该团7连4、5、6、8号哨位和与之相邻的8连41号阵地7、8号哨位用手榴弹、定向雷协同打击敌人,毙敌2名,伤敌3名,余敌拖尸溃逃。
13日零时30分,小青山方向越军突然向我408高地实施炮击,95分钟内倾泻炮弹近200发。
随后,越军第149团约1个连兵力分多路、多批次向我阵地摸来。当敌人进至10号哨位前沿时,该哨位班长马信武和两名战士抓住时机先敌开火,当即毙敌1名、伤敌2名。此时,其他哨位也相继与敌交火,以手榴弹、定向雷等抗击来袭之敌。7连连长朱世平一面指挥60炮班向进入我阵地前沿之敌进行还击,一面呼唤团属迫击炮兵对敌实施拦阻射击,终将来敌击退。此后,敌人连续对408高地进行了5次反扑,但都被我打退。
在前后4个多小时的战斗中,7连共毙敌8人、伤敌13人。
那拉方向:
4月22日,当面之敌乘我第235团接防立足未稳之机,于18时30分起向我406高地火力队、里头寨炮阵地以及前沿诸阵地实施猛烈炮击。我第235团迅速以4个迫击炮连对敌进行反击,给敌以有力回击。
次日1时20分,越军70余人在炮火掩护下,分三路向我前沿阵地连续发动进攻。第235团迅速调整炮兵火力,以团炮群部分炮兵重点压制偷袭之敌,另以4个营属迫击炮连对敌援兵实施拦阻射击,以部分60迫击炮实施火力“护点”。
战斗至4时35分,该团炮兵配合步兵连续打退敌人5次进攻,毙伤敌各30余名,摧毁敌各种工事9个、高射机枪1挺、60迫击炮1门。我炮兵无一伤亡。
2、“上甘岭”反偷袭战斗4月22日22时30分,越军一个加强排分多路偷袭偏马方向“上甘岭”(1175.4)高地,向我无名1号高地和无名2号高地各哨位投弹扫射。
我第239团6连指战员当即奋起抗击,经30分钟激战,将敌击退。23时50分,敌人再次发动袭击。我6连各哨位人员依托工事,在炮火支援下与来敌激战至23日凌晨2时,再次打退了敌人进攻。
4时20分,敌人在炮火掩护下第3次袭击我阵地,6连官兵用手榴弹和冲锋枪与敌激战两个多小时,牢牢守住了阵地,并毙伤敌12名。
22日22时至23日7时10分,越军约两个加强排兵力,先后对我偏马、东山方向前沿阵地进行袭扰和偷袭。当敌人踩响地雷暴露企图后,越军炮兵即对我前沿实施炮击。我第238团、第239团炮兵在重点压制敌迫击炮兵的同时,集中火力对偷袭之敌猛烈射击,支援一线步兵打退了敌人3次进攻。此次战斗,第80师共投入5个炮兵连、37门火炮,耗弹244发,毙伤敌17名。
3、662.6高地反偷袭战斗陆军第27集团军81师第241团4连,于1987年4月24日夜至25日凌晨,在662.6高地区抗击了越军356师149团一个加强营规模的多方向、多路、多点偷袭。
越军第356师149团于1987年2月接防后,正值我军换防。陆军第27集团军步兵第241团接防后,越军经常进行偷袭、渗透侦察活动,并进行试探性进攻。
步兵241团第2营(欠炮兵连,不含82无后坐力炮排)为团右翼营,在B63号、787、788号高地地域组织防御,坚守12个阵地、97个哨位。
其任务是扼守662.6高地,抗击越军从牛昆塘向662.6高地和松毛岭方向进攻,2营指挥所设于662.6高地。
4月24日22时50分,越军首先对老山方向实施炮击,守军使用122榴弹炮营和122迫击炮连对越军538.5高地及纵深炮阵地实施压制射击。
23时20分,越军炮火向纵深787.8高地、B44号阵地转移,步兵依托牛昆塘、南戛前出阵地,团组织炮兵火力进行压制,将其击退。
25日1时25分,越军分多路向B60、B55号阵地,662.6高地,48号阵地摸进。当其进行至哨位前约20米时,4、5连各阵地以手榴弹、步枪火力突然开火。团、营属炮兵在前沿前行拦阻射击,并对牛昆塘、494高地和浅近纵深阵地实施重点压制,越军在我步炮兵火力的打击下撤退。
2时57分,越军在炮火的掩护下,分三路再次向B57、B65号阵地和662.6高地接近,团令100迫击炮连和1、2炮连分别向4连阵地前诸高地炮击火控点进行标定射击,越军被击退。
4时5分,越军20人第4次向B37、B38号阵地和662.6高地摸进,4、5连抓住战机,依托哨位,起爆前沿障碍物,并以60迫击炮行压制射击。4时45分,越军被迫回撤。
此次战斗,历时7小时30分,击毙越军15名,击伤12名。
4、18号阵地反偷袭战斗18号阵地位于芭蕉坪方向,由步兵第240团8连1排(含加强给该排的团特务连侦察排4班)坚守。
此处三面临敌,防御工事极为薄弱,阵地形势敌高我低,极易受敌火力瞰制。
4月27日3时15分,越军乘天降大雨之机以个加强排兵力,从三个方向迂回偷袭18号阵地。当敌进至13号哨位前沿20米时,8连1班长张茂忠发现敌情,立即向敌开火并迅速向上级报告情况。当敌人偷袭重点转向12号哨位时,同样遭到8连1班战士的猛烈反击。经过前后10个小时激战,终于迫敌溃退下去。
28、29日两日,不甘失败的越军多次以班排规模兵力偷袭我18号阵地,均未得手。4月30日晚,敌以两个排在两挺高射机枪和3挺重机枪掩护下,对18号阵地实施钳形合击。防守该阵地的排长卢德宏带领全排与敌展开激战。
5月1日0时许,数名越军从侧翼摸上我阵地,把一束手榴弹扔进13号哨位。年仅17岁的战士王爱军为掩护班长张茂忠和其他战友壮烈牺牲。张茂忠在手榴弹爆炸瞬间跳起来欲救王爱军,也被炸成重伤。他从血泊中爬起,一手捂住流出的肠子,一手操起冲锋枪向敌猛扫,把攻上表面阵地的3名越军全部击毙。
1时30分,一股越军又逼近我阵地前沿。此时阵地上弹药已经不多,卢德宏命令大家把所有的文字材料和图表烧掉,把剩下的弹药大部集中到12、13号哨位,号召大家发扬以“人在阵地在,誓与阵地共存亡”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坚决打退敌人的进攻。我阵地官兵与敌激战5昼夜,共打退敌41次进攻和偷袭,毙伤敌50余名,毁敌高射机枪1挺,被上级誉为“钢铁的战士,钢铁的阵地”。1班长张茂忠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
5、54号阵地反偷袭战斗5月3日22时30分,越军1个班向我偏马方向54号阵地摸来,即被防守该高地的第239团4连观察员发现。在距我前沿尚有五六十米时,阵地战士呼唤的团炮群以密集的炮火将其打散。
敌偷袭不成,又以一个加强排兵力,在炮火掩护下向我第54号阵地反扑。该阵地三面是悬崖,地势孤立突出,表面阵地不足30平方米。当敌摸至阵地前十余米时,4连14名战士突然向敌开火,打得敌人仓皇溃退。
少顷,敌人又在54号阵地对面小山包上用重机枪和游动炮向我阵地射击,我第239团炮群及时实施炮火压制,将敌游动炮摧毁。
5月4日零时20分,整个群山一片寂静。隔着一道伪装网,3名特工已爬到3号哨位上来了。班长王高银迅速地抓起两颗手榴弹准确地投了出去,1名越军当场被炸死,另外两名受伤的敌军惨叫着滚了下去。
敌人偷袭不成,对3号哨位猛投炸药包,扔手雷。由于工事被覆简单,王高银被震得昏了过去。
几分钟后,王高银睁开了眼睛,反斜面的通道口被炸出一条口子,四五名越军端着枪冲了上来。
王高银立即给哨位上的4名战士作了分工:小周装弹药、小陈观察敌情、副班长小卢与上级联络,他与小杨抵挡敌人。
刚布置完任务,听到工事上有声音,王高银呼地冲了出去。原来是1名特工斜背着冲锋枪爬到了工事顶部,王高银一梭子子弹打过去,敌人来不及哼一声就掉下了山涧。
修遭失败的敌人急红了眼,便架起火焰喷射器射向他们。阵地前沿的草烧着了,火势往存有几百发炮弹的弹药库蔓延,已经烧着了弹药库前的伪装网,如果弹药爆炸后果将不堪设想。这时2号哨位哨长宋年贵带了一名战士冲出来救火。
王高银手拿冲锋枪,搬了一箱手榴弹冲出了哨位,在工事顶上居高临下向敌军扔手榴弹,火光中,王高银完全暴露在敌人火力下。
越军万万没想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竟敢这样打,在他们还没有反应过来时,王高银投出的手榴弹就在他们头顶上空爆炸,当场炸死两名,其余敌人吓得携着一门游动火炮想逃跑。王高银又是一枚手榴弹,准确地炸毁了敌人的小炮,炸伤了炮手。在英勇的战士面前,敌人抱头鼠窜,火光中闪出他们狼狈的背影。战斗至5时许结束。
在第54号阵地战斗中,王高银带领3名战友先后打退敌人5次进攻,毙敌13名,伤敌6名,摧毁游动炮1门。我仅轻伤1人。
6、第1次炮击作战根据云南前指关于对敌指挥所、弹药库、炮阵地等重要目标,在确实查明情况时,用适量炮弹予以摧毁的指示,北京军区第27集团军于1987年5月29日至6月1日组织了首次炮击作战(代号“5.12”行动")。
第79师以4个152加榴炮连和师直瞄火力队,对敌1063高地南侧迫击炮连和654高地指挥(观察)所、398高地火力点实行歼灭(破坏)射击;第80师以130加农炮、122榴弹炮各一个连对敌184高地西南500米处的榴炮连、E4阵地直瞄炮行歼灭射击;集团军炮兵群以两个130加农炮连对敌坂兴西南1400米处的弹药所进行破坏射击。另组织了8个炮兵连对敌7个观察所、4个炮兵连、两个火力点,2门直瞄炮实施临时压制射击,较好地掩护了炮兵主力的作战行动。
作战中各师或炮兵群根据目标暴露征候自行掌握开火时机,增强了射击效果。同时,还对临时增加的33个目标实施了压制射击。此战,共耗弹1769发,歼敌75人,歼敌榴炮连和迫击炮连各1个。
7、第2次炮击作战为打击敌人频繁袭击我军的嚣张气焰,稳固我一线防御,经云南前指批准,27集团军于6月20日至23日组织了第2次炮击作战(代号“6.4”行动)。
第79师以5个152加榴炮连、6个122榴炮连、1个160迫击炮连和一个120迫击炮连,分别对敌832高地、黄罗、1063高地、326高地、398高地、C18高地、B10阵地上的迫击炮阵地、支撑点、火力群等7个目标行歼灭(破坏)射击;第80师以152加榴炮、122榴弹炮、100迫击炮、160迫击炮各2个连,分别对敌D32、D40、354高地东侧、E10阵地北侧、D21阵地东北200米等处的屯兵洞、指挥(观察)所、火力群等5个目标行歼灭射击。另以18个炮兵连行监视、掩护射击。
此次炮击采取集团军统一指挥,各炮群同时开火的方法,对当面之敌的防御和“跳板”阵地实施了重点炮击。
各参战部队巧妙组织火力,灵活运用战法,共耗弹4768发,歼敌122人,重创敌大口径炮兵连1个。
8、第3次炮击作战围绕为雨季出击作战进行光明火力佯动和火力准备的战术目的,锻炼和提高炮兵部(分)队夜间炮击作战的能力,27集团军于8月2日至8日组织了第3次炮击作战(代号“7.14”行动)。
第79师以1个130加农炮营、4个152加榴炮连、6个122榴弹炮连、6个迫击炮连又1个排,分别对朗臧、黄罗、968高地、326高地以及C15、A38、B23、C4诸阵地上散炮兵阵地、支撑点、屯兵洞、火力群等8个目标行歼灭(破坏)、压制射击;
第80师以6个152加榴炮连、1个122榴炮连、8个迫击炮连,分别对183高地、907高地、432高地、831高地南400米处以及D61、E11、E8、D47诸阵地的敌炮兵阵地、支撑点、火力群等8个目标行歼灭(破坏)射击;
集团军炮兵群两个152加榴炮连对茨竹坪东南400米处的敌炮兵连行歼灭(破坏)射击。同时还以19个炮兵连对临时出现的30个目标实施了压制射击。
此次炮击采取集中指挥与分散指挥相结合的力法,昼夜实施。
共耗弹9348发,歼敌261人,歼灭敌大口径炮兵连3个,毁敌火炮10门、机枪15挺、观察所12个、指挥所2个、屯乒洞14个、各种工事138个、军车9辆;引爆弹药所5个,毁坏敌指挥器材、通信器材材、轻武器一批。
9、第4次炮击作战为进一步进行雨季出击作战的火力佯动和火力准备,在侦察得知越军第312师换防后具体部署的基础上,27集团军选定距我步兵预定出击点较近且对我威胁较大的敌前沿支撑点、火力群和纵深内大口径炮兵连等16个目标,于9月7日至10日组织了第4次炮击作战(代号“8.13”行动)。
第79师以2个130加农炮连、5个152加榴炮连、3个122榴炮连、7个迫击炮连和2门85加农炮,分别对朗臧东北300米、朗冲南500米、254高地、737高地以及C7、C31、C5、C18诸高地的敌迫击炮连、火力群、支撑点等目标行破坏射击;
第80师以1个130加农炮营、1个152加榴炮连、5个122榴弹炮连、6个迫击炮连,分别对186、876、915高地及D17、E9、D59、D64诸阵地之敌迫击炮连、火力群、支撑点等目标行歼灭(破坏)射击;
同时还以13个炮兵连对临时出现的35个目标实施了压制射击。
此次炮击作战,共使用199门火炮,耗弹8940发(其中122口径以上3395发),歼敌243人,歼灭敌大口径炮兵连3个,摧毁敌火炮5门、各类枪19支(挺)、观察(指挥)所4个、屯兵洞4个、各种工事94个、军车1辆,引爆敌弹药库(所)6个。
10、第5次炮击作战越军第312师接防后,活动猖狂,经常利用试射向我炮击,对我构成一定威胁。为破坏敌试射计划并挫其锐气,27集团军在积极开展冷炮歼敌活动的同时,于10月11日至23日组织19个炮兵连,对敌炮兵阵地、支撑点等11个目标进行了歼灭(破坏)射击。
14、15日两日,越军动用前沿迫击炮兵和纵深内部分大口径炮兵,从十余个发射阵地有计划有目的地对我防御前沿及纵深目标实施大规模炮击。我炮兵部队沉着应战,先后以1个炮群共22个炮兵连,对敌32个目标进行了反炮击作战。
此次炮击与反炮击作战,各步兵团和炮兵群依照“什么时候战机有利什么时候打”的原则自行组织实施,12天内耗弹7194发(其中122口径以上4964发),歼敌118人,歼灭敌炮兵连4个。
11、第6次炮击作战11月11日至26日,27集团军组织了第6次炮击作战。
目的是为了摸清越军第312师的活动规律,同时不让越军掌握我旱季炮击作战规律。
此次作战,第79师以2个152加榴炮连、1个130加农炮连,分别对738高地东南侧、班曼西南1000米处、196高地南侧等地的敌炮兵连行歼灭射击;
第80师以5个152加榴炮连,对184高地南侧、楠友西南侧敌炮兵连行歼灭射击;
集团军炮兵群以2个130加农炮连对朗沙桥南200米处敌炮兵连行歼灭射击。
炮击中,集团军统一掌握,集中火力,逐个歼灭,一至两天射击一个目标,既不使战场“升温”,又便于观察验证射击效果,更有利于我有足够的机动火力防敌火力报复。
历时16天的炮击作战,耗弹2770发,毙伤敌95人,歼灭敌大口径炮兵连2个,重创敌大口径炮兵连6个,取得了旱季炮击作战的胜利。
12、第7次炮击作战根据云南前指关于“保持战场平静,适当进行些炮击作战”的指示,27集团军于1987年12月组织了第7次炮击作战。
11日至15日,第80师以2个152加榴炮连和1个130加农炮连,分别对154高地后侧、朗冲东350米处敌炮兵连进行歼灭射击;24日至25日,第79师以2个152加榴炮连、2个130加农炮连,分别对南爹西北侧、159高地、右石门等处敌炮兵连行歼灭射击。
此次炮击不仅打击了敌人,而且保证了我老山和八里河东山方向调整防御部署顺利进行。此战耗弹2500发,歼敌35人,歼灭敌152加榴炮连1个,重创敌炮兵连2个。
13、第8次炮击作战1988年2月,根据云南前指关于“打出技侦反映,查明敌人部署”的要求,27集团军于10日至12日组织了第8次炮击作战。
第79师以2个122榴弹炮连,分别对1063高地、朗屏、C5和C7等阵地的敌指挥所、支撑点、炮兵连等目标行歼火(破坏)射击;第80师以一个130加农炮营、一个100迫击炮连又一个排,对朗臧东北300米、1081高地、738高地敌炮兵阵地行歼灭射击;另组织6个炮兵连对计划外的11个目标实施了临时压制射击。共耗弹4054发,毙伤敌101人,达到了火力侦知敌人部署、进一步扩大战果的目的。
北京军区第27集团军轮战期间共粉碎越军614次偷袭,抗击敌6万多发炮弹的轰击,组织了8次炮击作战和34次侦察作战,共歼敌3381人。其中:毙敌1580人、伤敌1800余人、俘敌1人,毁敌车35台、炮103门、工事808个。
第27军所属及加强部分队在战斗中负伤172人、牺牲63人。
1988年3月27日至6月3日,北京军区第27集团军所属及加强部分队撤离战区,凯旋归建。
中央军委1988年5月6日授予北京军区有功单位及个人:
235团4连(现235旅1营2连):“老山作战坚守英雄连”,炮兵第14师炮10团5连:“老山作战神炮连”,炮兵第14师37团2连:“老山作战神炮连”。孔德年、张茂忠、向小平为“全国战斗英雄”,尤建华为“排雷英雄”,朱厚良为“模范政治指导员”。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