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三昧水忏全文原文教学(大安国寺拜师学唯识论)

三昧水忏全文原文教学(大安国寺拜师学唯识论)拜师仪式结束,知玄与信法师坐于禅床之上,信法师道:“知玄,老衲奉旨为师,其实有些为难。授你《唯识论》,只传方法,依你当前造诣,已胜于老衲。”知玄回道:“师父谦虚了,皇帝指定您为师父,定有深意,万莫推却。”信法师又道:“然。既然如此,知玄要精学《唯识论》,需多研习外典、经籍,你可通梵文、密咒?”知玄应道:“在资圣寺时,师从满月禅师学习梵文、密咒。”信法师道:“除却之外,还应多通其他语言。”知玄道:“弟子谨遵师父教诲。”山村人家文宗道:“既然如此,朕就安排法师住进这安国寺,师从信法师如何?”知玄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谢皇上隆恩。” 殿前太监总管上前道:“法师这边请。”知玄随太监总管走出文宗书房,跟随太监总管吩咐的小太监出得拱门,又拐入长乐坊,来到安国寺前,轻扣寺门,向开门的小沙弥交待文宗旨意,进得安国寺,由寺中方丈主持引着见了信法师,师徒寒暄往日所闻,安排知玄住下不表。那边太监总管又命人骑马

在前面说到,唐文宗李昂听闻知玄的奇闻异事和佛学造诣,诏入宫中相谈,甚是喜悦,又常诏他入宫谈论佛理,却因知玄常住资圣寺,来去花费时日较多,不是很方便。一日,文宗又诏知玄进宫,两人相谈甚欢,忘却了时日,殿前太监又不便上前打扰,再者,见皇帝难得如此开心,也不忍心拂皇帝的兴致。等到太监掌灯上殿,文宗李昂才想起已是傍晚时分,只是他与知玄相谈意欲未尽,此时,御膳房进来准备传膳,知玄起身打稽告退,却被文宗叫住:“法师还住资圣寺?”知玄道:“回皇上,是的。”文宗又道:“法师来返有些路程,可否暂居安国寺?”

三昧水忏全文原文教学(大安国寺拜师学唯识论)(1)

醒莲

见文宗如此说, 知玄住了脚:“安国寺?可是长乐坊东的安国寺?”文宗又道:“景云元年(710年),睿宗以在藩旧宅建寺,因其当年被封安国相王而赐名安国寺。开元初年,玄宗以寝殿的建材建设弥勒殿,唐宪宗又加以修葺,形成了当前的安国寺。这安国寺北临大明宫、东临十六王宅、西临翊善坊、南邻大宁坊。”知玄道:“早有耳闻这安国寺,这几年也有去过,寺内密宗造像惟妙惟肖,经院藏有许多外典、经籍,寺院墙上有吴道玄、杨廷光、尉迟乙僧等佛家壁画,还有韩愈、李益、白居易等大家的题咏,贫僧早有心前往学习,只是时机未到。”

三昧水忏全文原文教学(大安国寺拜师学唯识论)(2)

莲池人家

文宗道:“既然如此,朕就安排法师住进这安国寺,师从信法师如何?”知玄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谢皇上隆恩。” 殿前太监总管上前道:“法师这边请。”知玄随太监总管走出文宗书房,跟随太监总管吩咐的小太监出得拱门,又拐入长乐坊,来到安国寺前,轻扣寺门,向开门的小沙弥交待文宗旨意,进得安国寺,由寺中方丈主持引着见了信法师,师徒寒暄往日所闻,安排知玄住下不表。那边太监总管又命人骑马往资圣寺而来,通知方丈主持并满月,知玄奉旨入驻安国寺,师从信法师,又接了小沙弥僧彻前往安国寺与知玄相见。

三昧水忏全文原文教学(大安国寺拜师学唯识论)(3)

三莲说景

第二日,知玄按照释家理解正式拜师,信法师根据自己的特长及知玄佛理知识情况,传授《唯识论》。唯识论是什么呢?唯识论旨在明示人无我、因缘法体、真如法等三空。论名的'唯识',乃表明但有内心而无外境,只应说破外境,不应说破心。说破心,其意仅指破妄识烦恼相应心,而不破佛性清净心。由颂与长行构成,共有二十四颂。

三昧水忏全文原文教学(大安国寺拜师学唯识论)(4)

山村人家

拜师仪式结束,知玄与信法师坐于禅床之上,信法师道:“知玄,老衲奉旨为师,其实有些为难。授你《唯识论》,只传方法,依你当前造诣,已胜于老衲。”知玄回道:“师父谦虚了,皇帝指定您为师父,定有深意,万莫推却。”信法师又道:“然。既然如此,知玄要精学《唯识论》,需多研习外典、经籍,你可通梵文、密咒?”知玄应道:“在资圣寺时,师从满月禅师学习梵文、密咒。”信法师道:“除却之外,还应多通其他语言。”知玄道:“弟子谨遵师父教诲。”

知玄在安国寺除了跟随信法师学习《唯识论》,还运用满月所教的梵文、密咒学习外典、经籍,借鉴各地僧徒诠释佛经和阐述,与寺内僧众讨论各宗派的特长,不时奉旨进宫与郁郁寡欢的文宗谈论佛理,接受寺内方丈主持的安排为寺内僧众,及前来进香的皇族、官宦、禁卫将军、皇子讲经。

三昧水忏全文原文教学(大安国寺拜师学唯识论)(5)

山洼藏居

一日,知玄从椤伽经院回禅房,远远望见白居易、刘禹锡等人在红楼院唱和,于是前去相会:“阿弥陀佛,贫僧这厢有礼了,各位兴致好浓。”几人闻声望时,认得是知玄,忙邀请入座。白居易道:“前日往资圣寺寻法师,已知法师入驻安国寺。少时,去你禅房寻你,得知你在经院,我等不敢贸然叨扰,只得在这红楼院唱和,等你。”知玄不好意思道:“让各位久等了。贫僧知这安国寺自广宣上人以来,便是文人雅集之所,今日与各位在此相聚,感慨良多。”各位,广宣上人是谁?广宣本是一位擅长诗的僧人,唐宪宗元和年间,入驻寺内的红楼院。

三昧水忏全文原文教学(大安国寺拜师学唯识论)(6)

层层叠嶂

刘禹锡道:“我等今日特来寻你,不必感慨。”知玄道:“各位有心了。香山居士(白居易字号)题咏的《广宣上人以应制诗见示因以赠…居安国寺红楼院以诗供奉》,贫僧已熟诵之,现在诵读,请居士指正:道林谈论惠休诗,一到人天便作师。香积筵承紫泥诏, 昭阳歌唱碧云词。红楼许住请银钥,翠辇陪行蹋玉墀。 惆怅甘泉曾侍从,与君前后不同时。”

白居易道:“还好,今日来寻你,相遇在这安国寺里,不然,如君虞(李益)当年到红楼院寻广宣上人,却不曾遇见,怅然留下四句诗(《诣红楼院寻广宣不遇留题》):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隔窗爱竹无人问,遣向邻房觅户钩。”

三昧水忏全文原文教学(大安国寺拜师学唯识论)(7)

枝头闹春

刘禹锡道:“想当年,广宣上人居于此,与君虞、退之(韩愈)唱和,犹如我等今之于法师,退之在《广宣上人频见过》中咏道:三百六旬长扰扰,不冲风雨即尘埃。久惭朝士无裨补,空愧高僧数往来。学道穷年何所得,吟诗竟日未能回。天寒古寺游人少,红叶窗前有几堆。我等与法师,相见恨晚,忘年之交也。”

知玄连忙站起身,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梦得(刘禹锡)折煞贫僧了,贫僧哪敢与广宣上人相提并论,贫僧幼时在俗家随曾祖、祖父和父亲耕读,偶得三两句,却也是粗俗不堪,难登大雅之堂。削发入释家,随师出川,稍见世面,却也未见长进。与各位大家相识,更知相形见绌。”

三昧水忏全文原文教学(大安国寺拜师学唯识论)(8)

争春

文宗病逝,武宗登基,信法师传授《唯识论》已毕。一日,信法师对知玄道:“知玄,当初,先帝以谈论为便,假以拜师为名,留你安国寺,诏为师传授《唯识论》。今传授已毕,为师无以传授。寺中外典、经籍,知玄已阅毕,今之安国寺无以为师。为师之见,你师徒二人可回资圣寺随满月译注经卷。”知玄带着僧彻又回到资圣寺,与满月禅师等人一起译注经文,只是历经安国寺后,知玄对佛经的认知又有了深层次的认知,译注中提出来的观念常为满月接受。登坛讲经时,拓展讲解更为详尽,在僧众和善男信女中更有影响力。

注:文中的安国寺位于唐长安城长乐坊(遗址位于今西安市新城区电厂路附近),建于唐睿宗景云元年(710年),为区别于河南三门峡市陕县、浙江杭州海宁县等地安国寺,通常加以“大”为区别,但文宗、武宗时期均以“安国寺”称之。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