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垃圾处理有什么办法(垃圾分类经验值得内地借鉴)
在香港垃圾处理有什么办法(垃圾分类经验值得内地借鉴)垃圾收费立法助力环保行动除了要减少厨余垃圾以外,香港特区政府亦投资不少基础设施,意欲将绿色生活融入社区,示范及实践如何避免废物产生、减少及重用。社区环保站的建立就是其中的主要措施之一。环保站的建筑都是运用货柜、竹子等再造物料建造。经过专业设计师的设计,每个社区环保站既美观又环保,像公园一般,成为家庭假日的好去处。社区环保站还会开展环保课程,“如何避免废物产生”“如何变废为宝”, 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方让市民在休闲的同时,吸收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便学员在日常生活中学以致用。厨余是香港都市固体废物中的最大类别,据特区政府环境署统计显示,在每天堆填的9278吨都市固体废物中,厨余占到36%,约为3337吨。厨余既来自于家庭或酒店食肆产生的剩菜剩饭及过期食品,又有大部分是来自于食品生产、加工、批发、零售等过程。香港施行厨余垃圾减少计划。在点餐时,根据人数点餐,在减少食物浪费的同时,还可以保护环境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从此走上同祖国共同发展、永不分离的宽广道路。回归祖国25年来,香港依托祖国、面向世界、益以新创,在各方面各领域取得巨大发展成就。虽然香港在制度安排、财政收入、人口构成及人文精神等方面与内地存在差异,但是在垃圾分类回收方面却远远领先。
香港在垃圾分类处理的很多方面都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香港有750万人,每天会产生大量垃圾。根据香港环境保护署统计,2018年香港的城市固体废物人均弃置量为每日1.5公斤。远远高于东京、首尔等亚洲发达城市。为合理处置垃圾,不让香港变成垃圾港。特区政府环境局曾在2013年发表《香港资源循环蓝图2013-2022》,定下在2022年或以前把香港的都市固体废物人均弃置量减少四成的目标。为达到该目标,香港各界齐心协力,合力实践环保新文化,共同保护地球资源。
厨余垃圾源头减少计划
厨余是香港都市固体废物中的最大类别,据特区政府环境署统计显示,在每天堆填的9278吨都市固体废物中,厨余占到36%,约为3337吨。厨余既来自于家庭或酒店食肆产生的剩菜剩饭及过期食品,又有大部分是来自于食品生产、加工、批发、零售等过程。香港施行厨余垃圾减少计划。在点餐时,根据人数点餐,在减少食物浪费的同时,还可以保护环境。面对吃剩的食物,不少食客都会主动打包带走,餐厅服务员亦会温馨提醒。许多香港餐厅都拒绝提供一次性碗筷,面对有洁癖的顾客,餐厅服务员大多会端上一壶热水加一个盛水容器,供食客冲洗碗筷。
除此之外,为减少厨余的产生,香港特区政府于2012年成立惜食香港运动督导委员会,在香港社会掀起“惜食香港运动”风潮,提倡从源头减少厨余的产生。截止2017年2月,“惜食香港运动”已举办17场巡回展览,吸引逾2.1万人次参加。有不少市民在“惜食香港运动”官网留下“会饮会食口享福,惜饮惜食人积福”“不做浪费鬼”“点菜之前要三思”等留言。
社区环保站 回收教育两手抓
除了要减少厨余垃圾以外,香港特区政府亦投资不少基础设施,意欲将绿色生活融入社区,示范及实践如何避免废物产生、减少及重用。社区环保站的建立就是其中的主要措施之一。环保站的建筑都是运用货柜、竹子等再造物料建造。经过专业设计师的设计,每个社区环保站既美观又环保,像公园一般,成为家庭假日的好去处。社区环保站还会开展环保课程,“如何避免废物产生”“如何变废为宝”, 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方让市民在休闲的同时,吸收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便学员在日常生活中学以致用。
垃圾收费立法助力环保行动
除了提高市民环保意识,建设环保基础设施外,香港特区政府环境局于2022年4月19日向立法会提交文件,目标在2023年下半年实施垃圾征费,会因应计划配套的进度和社会情况,就具体实施日期征询立法会意见,初步建议在实施后一段时间内,向全港合共约290万个住户,免费派发指定的垃圾袋。
香港塑料袋征费实施多年,2021年塑料袋弃置量升至约41.8亿个。环境局向立法会提交文件,建议把塑料袋征费上调至1元,并取消现时对冰冻或冷冻食品及已被非气密包装完全包裹食品的豁免安排。在香港酝酿多年的垃圾征费,长远的目的当然是希望做到”源头减废”以及提高回收率,实现低碳转型,同时配合政府去年公布的《香港资源循环蓝图 2035》中,实现“全民减废‧资源循环‧零废堆填”三大愿景。
作为国际性的大都市,香港社会正在形成一个立体的环保模式,许多香港市民正身体力行地实践着环保行动。为香港在国际舞台上树立一个绿色香港的良好形象。
内地迈入垃圾分类的新时代,应当多多学习香港这种更注重实效性的科学规划,注重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和难点突破;同时行动方案应具备多层次、多管齐下和多部门协同,确保垃圾分类的目标得以实现。
国新智创用社会力量解决垃圾分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