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诫有关的小说(小说色戒浅谈情感与理智的选择)
男诫有关的小说(小说色戒浅谈情感与理智的选择)劫后余生的易先生,诧异恼火疲惫,还有一点安慰,继续新的生活。再次出现在易先生面前的王佳芝,依然引起他的兴趣,两人很快发生了关系,一切水到渠成,就等着将易先生引到珠宝店暗杀,可是在珠宝店中,易先生将一枚六克拉的粉钻戒指送给王佳芝,这个举动让她疑惑了,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爱上了易先生,两年的经历,此刻的茫然,百转千回之际,她选择救了易先生,而王佳芝和那些同学全部都被处决。"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这句话也让我触动,绕过电影,打开小说《色·戒》,两万字的短篇小说,很快就看完了,一个很简单的小故事。战乱时期,广州沦陷,岭南大学迁至香港,女大学生王佳芝青春貌美,是学校话剧团的当家花旦,国破家亡之际,一群热血大学生,秘密策划了一场爱国行动,刺杀汪精卫手下的特务头目易先生,为了接近易先生,他们推选王佳芝施展美人计,为了完成任务,让同学中有过性经历的梁闰生跟王佳芝发生关系,牺牲贞洁后的王佳芝扮
1950年,张爱玲完成了小说《色·戒》的书稿,但却经过了长达近30年的不断修改,于1978年4月11日,在《中国时报》的人间副刊发表。后收录到《惘然记》中,小说《色·戒》或许不是张爱玲小说中,最出众最惊艳的一部,但绝对是她最喜爱最耗尽心血的一部。
首先故事是根据真实事件编写,美女特工郑如萍刺杀汉奸丁默邨,失败后被秘密处决,死时年仅23岁。得到这个资料的张爱玲,感到震动惊喜,耗时近30年将故事完成,正式出版。
张爱玲在《惘然记》的序中写道:
"这个三个小故事曾经让我震动,因而甘心一遍遍修改多年,甚至于想起来最初获得材料的惊喜,在改写的过程中,丝毫也没有意识到三十年过去了,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
"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
这句话也让我触动,绕过电影,打开小说《色·戒》,两万字的短篇小说,很快就看完了,一个很简单的小故事。
战乱时期,广州沦陷,岭南大学迁至香港,女大学生王佳芝青春貌美,是学校话剧团的当家花旦,国破家亡之际,一群热血大学生,秘密策划了一场爱国行动,刺杀汪精卫手下的特务头目易先生,为了接近易先生,他们推选王佳芝施展美人计,为了完成任务,让同学中有过性经历的梁闰生跟王佳芝发生关系,牺牲贞洁后的王佳芝扮作麦太太,故意接近易先生,就在易先生被她吸引之时,突然接到新的任务,迅速离开香港,刺杀失败,王佳芝白白牺牲,还遭受到同学们的孤立嫌弃,两年后,香港沦陷,王佳芝回到上海,剧团的同学再次找到她,游说她将两年前的计划继续下去,王佳芝没有拒绝。
再次出现在易先生面前的王佳芝,依然引起他的兴趣,两人很快发生了关系,一切水到渠成,就等着将易先生引到珠宝店暗杀,可是在珠宝店中,易先生将一枚六克拉的粉钻戒指送给王佳芝,这个举动让她疑惑了,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爱上了易先生,两年的经历,此刻的茫然,百转千回之际,她选择救了易先生,而王佳芝和那些同学全部都被处决。
劫后余生的易先生,诧异恼火疲惫,还有一点安慰,继续新的生活。
有人觉得这不过是个蠢女人爱上狠心男的烂俗故事,但我觉得故事不仅仅如此。
1、 王佳芝的清醒与愚蠢第一次计划暗杀易先生,同学们安排她施展美人计,一是因为她美丽动人,是个尤物,二是因为她演技好,在话剧社就是当家花旦。为了确保计划万无一失,所有人商量让还是处女之身的王佳芝破处,对象居然是最猥琐的梁闰生,王佳芝心里不愿意却不能反抗,然而在王佳芝奉献贞洁后,易先生突然离开香港,计划泡汤,若有人竹篮打水一场空,落得个狼狈收场,最惨的还是王佳芝,白白的被牺牲了,不仅如此,吃了亏的王佳芝,还被同学们排挤孤立,因为大家都知道她会怨恨,所以提前怨恨孤立她,一群人伤害一个人,错误就属于一个人了。
她与梁闰生之间早就已经很僵。大家都知道她是懊悔了,也都躲着她,在一起商量的时候都不正眼看她。她不但对梁闰生要避嫌疑,跟他们这一伙人都疏远了,总觉得他们用好奇的异样的眼光看她。也甚至于这次大家起哄捧她出马的时候,就已经有人别具用心了。珍珠港事变后,海路一通,都转学到上海去了。同是沦陷区,上海还有书可念。她没跟他们一块走,在上海也没有来往。
第一次,是年少无知,被一腔热血冲昏了头脑。
第二次,就是因为心有不甘了,毕竟已经做出了牺牲,不想白白浪费,易先生就是她的目标,她的猎物,为了引诱猎物,她付出了太多,到最后连自己都搭进去了。
从她被同学们嫌弃时,她就清醒了,所以自觉地避开他们,跟他们断绝来往,但当他们又找到她时,又义不容辞了,因为已经没有办法了,一切都回不去了,当初是她的傻,后来是她的不甘心,只能将这出戏再继续唱下去。
2、 王佳芝的牺牲与报复在这场刺杀行动,是一起大学生的热血壮举,其实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而付出最多的王佳芝,在计划失败后,反而成了一个污点,这群同学从一开始就是在利用她,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她都已经是个不干净的女人了。
面对同学们的孤立,她只能自认是自个傻,小说中没有提到她的父母,电影中,李安给她补全了家庭情况,父亲带着弟弟出国避难,把她留在了香港读书,同学们的嘴脸她已经见识到了,根本没有人在乎她。
易先生是个汉奸,但却对她动了情,虽然只有一点点,他给她买昂贵的钻石戒指,那枚他舍不得送给太太和其他情人的戒指,却能迅速地送给她,这枚戒指不是道具,是货真价实的钻戒,价值十一根金条,他送得没有一点犹豫,这让她突然反应过来,易先生对她多少有一点爱。
而她也是如此,在跟易先生发生关系时,她得到一种宣泄,梁闰生也跟她发生过关系,可她依然厌恶反感他。这不是身体的占有,而是心灵的俘虏,她爱上了易先生,同时,也更加确定,她恨那些利用她的同学,她一切的悲剧就是因为他们。
最后的结尾,那些同学伤害利用了她,她最终也选择用背叛来报复他们。
不仅仅是为了爱情牺牲,也是她的一次反抗,不再为了同学,为了道德,为了正义,牺牲委屈自己,被被人操控。
她最终做了一次自己的主。
3、不愿意落幕的女主角王佳芝为什么会两次答应暗杀易先生,除了同学们的推选游说,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她迷恋舞台。
她曾经在学校公演爱国历史剧,反响不错,下台后依然兴奋不已,一群人吃过了宵夜,她依然舍不得回去,与两个女同学乘双层电车,在夜色中沉醉。
第一次暗杀易先生,她先是接近易太太,跟易先生见过几次面后,故意留下电话等他上钩,进展一帆风顺,又是一场成功的演出,她更加舍不得下台,跟同学们吃夜宵疯到天亮,舞台上的演出,让她兴奋激动,她喜欢这样的感觉,享受在演戏的乐趣和刺激,所以,为了入戏,为了继续当女主角,她只能接受一切的牺牲,可是她的牺牲没有得到回报,反而遭到了嫌弃和孤立,不仅不能继续登台,还成了个笑话,百感交集下,她只能远离那些同学,独自消化。
两年后,同学们再次找到她,她明知道不过是利益,依然义不容辞,除了不甘心,还有就是女演员的渴望,只有在演戏时她才能得到乐趣。
可是这场戏,从头到尾,她都不过是个美丽的傀儡,一个利用工具,如果暗杀计划成功,她将再无用处,如果计划失败,没有人能保证她的安危,最重要的是,她不想易先生死,她一直在犹豫,直到易先生买下那枚粉钻戒指后,王佳芝更加确定了自己的情感。
理性告诉她,要按照计划行动,可是情感让她无法控制,她发现自己已经爱上易先生,然而太晚了,珠宝店外的同党伺机行动,剧本已经写好,她只能演下去,可是她不想就这样落幕,所以她改戏了,一声"快走",救了易先生的命。
仓皇逃离的易先生,很快就要了他们的命,包括救了他性命的情人王佳芝,同时,王佳芝的死亡成了永恒,从此,她成了易先生唯一的红颜知己,虽然他杀了他,但是在以后的日子中,她会像影子永远傍着他,这位美丽的女主角,将永远不会落幕。
只是这点爱情,对于易先生而言,不过是人生中一点波澜,她最大的成就,不过是成了他无数情人中,最难忘的一位。
张爱玲的一生坎坷波澜,活得清醒明白,却也痴情得一塌糊涂,色与戒,情感与理性,无法克制的情欲注定走下沉沦,然而压制一起情感的明白最后苍凉,无论是情感还是理智,到最后都是一样,身死心亡,殊途同归!
4、值不值得,自己说了算前几天,《奇葩说》上的一条辩论题刷屏:"美术馆着火,一幅名画和一只猫,你是救画还是救猫?"
这个问题一出来,就引发了全网的热议,很多人为这个问题争论不休。
其实救画还是救猫,都不重要,我们自己最重要。
画和猫的价值,都由人决定。
爱艺术的人,会觉得艺术大于一切,爱猫的人,会觉得不能让猫主子受到一点伤害,同时爱艺术和猫的人,只能看情况决定,同样,对画和猫都没有兴趣甚至反感的人,会觉得这个问题很无聊。
价值取决于人,有人追求名利,有人渴望家庭,有人期待爱情,有人想活得轰轰烈烈,没什么值不值得,对不对,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都只是人的选择。
就像张爱玲,多么清醒凛然的女子,写过那么多尖锐现实的文字,却依然为了爱情可以奋不顾身,飞蛾扑火,因为胡兰成,她将自己低到了尘埃,容忍他一次次的出轨,在他最艰难的时候寄去了30万的稿费,在旁人眼中自然为张爱玲不值得,为了个渣男牺牲这么多,可是,这都是她的事情。
你可怜她一生坎坷痴情可悲,没有圆满的家庭,没有儿女安慰照顾,她或许根本就不在乎这些,反而看不上你的世俗平庸。
"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
这是她,用了近30年得出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