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汕头有赛龙舟吗(千桨齐发击水中流)
广东汕头有赛龙舟吗(千桨齐发击水中流)历来各家说法不一关于龙舟活动的起源随着端午节临近沉寂已久的龙舟也再度入水在汕头各地江河湖涌“大显身手”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一首《竞渡歌》
生动描绘了端午赛龙舟的盛况
随着端午节临近
沉寂已久的龙舟也再度入水
在汕头各地江河湖涌“大显身手”
关于龙舟活动的起源
历来各家说法不一
广泛的说法是,起源于楚国人舍不得屈原的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之后演变为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划龙舟表达纪念。
《东周列国志》载,“里人闻原自溺,争棹小舟,出以彩线,恐为蛟龙所撄食也。又龙舟竞渡之戏,亦因拯救屈原而起,至今自楚至吴,相沿成俗。”由此可见,“龙舟竞渡”在战国时代就已出现。
千百年来,赛龙舟已成为民间一项规模宏大的民俗活动,除纪念屈原之外,各地还赋予了不同的寓意。
在潮汕地区,赛龙舟不仅为了纪念屈原, 也寄托了老百姓对风调雨顺的美好生活的祈求。
潮汕地区由于
韩江、榕江、练江三江贯穿
溪河密布,村寨多临水
每年端午节
许多乡村都有
举行龙舟竞渡的习惯
十分热闹
据载,端午节“好事者竞斗龙舟,具银牌,插彩旗,江心悬之,听龙舟竞取,曰夺锦标”(清乾隆《澄海县志》)“官府士夫各设酒馔往观”(清乾隆《揭阳县志》),可见至少在清代开始,潮汕地区的赛龙舟已演变为一种带有娱乐性的活动。
潮汕赛龙舟的时间颇长。光绪《潮阳县志》记载,自五月“朔日,村村金鼓喧阗,谓之转龙船鼓……自此,江浒竞渡几一月”。
潮汕地区“赛龙舟”活动
从每年入夏就开始了
一直延续到入秋才结束
至端午节这一天达到高潮
按传统
每年农历四月廿八前后
各地的龙舟会陆续下水
进行调试训练
潮汕民俗专家林凯龙在《潮汕古俗》一书中记录了濠江区凤岗村赛龙舟集训期间的“讲究”——
“集训过程中,选手要集中到龙舟馆‘吃龙舟饭’。用膳时各人按比赛位置席地而坐,如龙舟般地摆开,开膳前齐声高呼‘培啊’(划进之意);膳毕,合力将餐布拉前,齐声高呼‘进啊’,寓意龙舟顺利前进。
此外,还要洗‘龙须水’,在第一次上龙舟试划时,选手要用龙舟溅起来的‘龙须水’沐洗。因为端午是龙生日,龙在这一天喷出的‘龙须水’清甘甜滑,经久不败,能祛病消灾,治疑难杂症,据说妇女以之洗头,能治头风,小孩以之洗身,夏季不生痱子,而青壮年洗过‘龙须水’会更加健壮!”
潮汕龙舟有多种样式
正规的龙舟有
龙头、龙颈、龙尾
分红龙、黄龙、青龙、白龙数种
色泽艳丽鲜明
图案漂亮眩目
△来源:汕头沟南许地
赛龙舟时
划桨壮汉分坐两边
中间是一位击鼓的总指挥
稍前还有一位打锣的
大家齐心协力,奋勇向前
赛龙舟
拼的是速度
体现的是精神气
团结拼搏 力争上游
正是潮人
奋力向上、自强不息精神的体现
千桨齐发
击水中流
万众欢呼
心潮澎湃
近日,汕头橄榄台小编也来到
金平区鮀江街道桥头社区
亲身体验了一把划龙舟
自清朝起
桥头社区就享有
“龙舟村”的美名
当地举行龙舟大赛
至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
在上船之前
我们找到一位大师兄
来给我们上
“扒龙船”第一课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
就可以登船啦
所有队员互相配合
跟着锣鼓声节奏来划
最后冲刺疯狂划桨
推背感十足!!
如此红火的龙舟竞渡
让你瞬间激情四溢
这是体育运动的魅力
更是传统文化的力量
6月18日
“赛龙夺锦 多彩侨乡”
龙舟展演活动
即将举行
18支龙舟队齐聚海明公园
大小形制龙舟碧波竞渡
汕头橄榄台将对本次活动
进行全程直播
一起来感受
属于汕头的“速度与激情”吧!
来源:汕头融媒集团
汕小布:请帮小布转发这篇文章吧!
公众号/新浪微博/南方 /今日头条
@汕头政务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