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孙悟空人物性格特点分析(西游记三)
西游记孙悟空人物性格特点分析(西游记三)注:因为《西游记》读得遍数较少,此系列文章只谈个人的阅读感受,算是读书笔记。日后有时间会继续深读深挖书中的道理。幸而悟空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反省,敬畏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取经路上,八十一难的经历让孙悟空吃尽苦头,越发明白敬畏的重要性。同时,他的头顶若是没有紧箍咒,照样到不了西天。作者的用意很明显了:人心如同猴子,若不加以束缚,便片刻不宁;人心易有傲气,若无敬畏便致灾祸;紧箍咒就是规则是纪律。所以,敬畏规则,敬畏法律乃至敬畏自然,是我们每个人应当认真学习的功课。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成功绝非一蹴而就,其中的艰辛自不必言。悟空在取经之路上历经八十一难,他所依靠的法宝无非是金箍棒、七十二变化、筋斗云和三根救命毫毛等等。如果没有这些法宝,悟空将寸步难行。这些法宝中,最具神秘色彩的就是如意金箍棒。它原本是大禹的定海神针,千百年来一直矗立在东海龙宫中,无人能撼动。直到悟空的到来,它才开始绽放光彩,似乎注定
既然人心有这么神奇的力量,那么该如何发挥其功效呢?我们需要做到以下最基本的三点。
培养内心宁静的习惯。人心需要宁静。现代科学已经证明,人类本质上是由地球中存在的元素构成,正是由于这些元素的不同积累和组合,人类才有了神奇的生命。生命是人心的外在体现,因而人心也是地球和宇宙的一部分。浩瀚无边的宇宙啊,亿万年来没有任何纷扰与嘈杂,在这无尽的沉默宁静中,地球上的生命开始慢慢地萌发、生长直至成熟到繁盛缤纷。无声无息中,万物得以滋长繁衍,这离不开宁静的力量。
《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类应该遵从宇宙的规律,像地球像宇宙一样,让自己的内心平静下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不为纷扰的世事从牵绊,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与工作当中。《西游记》中,火眼金睛是孙悟空揭露妖精的法宝之一,然而却有几次失效的时候。因为骄傲、狂喜和恐惧的情绪占据了他的内心,限制了火眼金睛的作用。所以,内心不够宁静,就不能创造万般可能。
时刻保持敬畏之心。悟空在菩提师祖门下学得通天本领之后,自我意识急剧膨胀。离开师父的那一刻,他的敬畏之心便荡然无存。搅扰东海,翻动地府,直至大闹天宫。悟空对于他人没有丝毫谦虚态度,对于秩序没有半点敬畏之心。最终酿下惨祸,被如来佛祖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五百年间饿吃铁丸渴饮洞汁,半个身子不得动弹,这是何等的痛苦!
幸而悟空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反省,敬畏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取经路上,八十一难的经历让孙悟空吃尽苦头,越发明白敬畏的重要性。同时,他的头顶若是没有紧箍咒,照样到不了西天。作者的用意很明显了:人心如同猴子,若不加以束缚,便片刻不宁;人心易有傲气,若无敬畏便致灾祸;紧箍咒就是规则是纪律。所以,敬畏规则,敬畏法律乃至敬畏自然,是我们每个人应当认真学习的功课。
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成功绝非一蹴而就,其中的艰辛自不必言。悟空在取经之路上历经八十一难,他所依靠的法宝无非是金箍棒、七十二变化、筋斗云和三根救命毫毛等等。如果没有这些法宝,悟空将寸步难行。这些法宝中,最具神秘色彩的就是如意金箍棒。
它原本是大禹的定海神针,千百年来一直矗立在东海龙宫中,无人能撼动。直到悟空的到来,它才开始绽放光彩,似乎注定为悟空所用。如意金箍棒,到底在“如”谁的“意”呢?就是孙悟空了!悟空让大便大,让小便小,在取经路上斩妖除魔,再也离不开金箍棒了。可见学习与工作中会有很多困难,每个人都应当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并将其熟练于心,随用随取,成功之路便会顺畅。
注:因为《西游记》读得遍数较少,此系列文章只谈个人的阅读感受,算是读书笔记。日后有时间会继续深读深挖书中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