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礼物手提包(看见黑色手提包)
奶奶礼物手提包(看见黑色手提包) 那个男人无法用矫情的文字去表达他深沉的爱意和歉意,他只是默默地用拙劣的行动去弥补他作为一个父亲的失职。我在他面前像一个不讲道理的小孩,用自己匪夷所思的所作所为引起他的关注,体会缺失许久的父爱,感受他对我的担忧和关爱,我以这种方式向他索取我缺失的东西。现在的我像小时候一样坐在房顶,眺望着远方,等待着路的尽头出现那个我熟悉的小黑点,然后奔向他,接过他的黑色手提包,递给他一颗酥糖,告诉他:“我等你很久了,我很想你,爸爸。” 突然间有人用粗糙的手反复摩挲我的头发,在黑暗中我看到了脚下的手提包,我没有抬头看他,只是止不住地落泪,他静静地坐在我的旁边,拉开了手提包,拿出了一颗酥糖,掰开我紧握的手将它塞到了我的手心,说了一句:“对不起,儿子,是爸不好。”他总是这样不善言辞,默默地记着我的喜好,默默地为这个家付出,默默地承受分别的痛苦,扛起整个家庭的重担,像妈妈说的那样。那个夜晚只有我们父子俩,我记
聊聊爸妈-读者来信
本期【聊聊爸妈】作者回顾了记忆里爸爸“难得一见”的黑色手提包,讲述了从童年到青年自己对爸爸的复杂情感,而在一次小“波折”之后,作者终于明白了爸爸的艰辛与不易。
记忆中的黑色手提包,总是从家门前的羊肠小道离去,渐渐变成一个黑点,消失在我的视线中。小时候的我喜欢一个人盘腿坐在屋顶看着路的尽头,盼望着那个人带着他的黑色手提包从一个小黑点变得越来越近,带回来我最喜欢的酥糖。
从我小学四年级起爸爸就拎着黑色的手提包外出打工,每隔一月甚至几月回家住三四天。我对爸爸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小时候他接我上下学时,老旧的摩托发出轰隆隆的声音,我坐在他的前座,滔滔不绝地给他讲我的学校见闻,还缠着他给我买各种奥特曼、汽车、手枪等等这种琐碎的事情上。除此之外,在我之后8年的生命中,想起来的只有黑色的手提包,像是一个住旅店的人似的来了又走。我讲不清楚我对爸爸的情感,妈妈总说这个男人是家里的顶梁柱,是我们的后盾,我并不清楚那是什么意思。小时候喜欢一进门就看到黑色的手提包,然后兴奋地翻腾有没有新奇的玩意,他总会给我带一袋酥糖,我会抱着它欢喜很久,因为这是那个男人带回来的礼物。小时候的幸福总是很简单,只要回家看到了许久未见的人,就能满院子疯跑。
以前那个每天数着日子过的小孩总嫌弃时间太慢,但是数着数着,不知不觉就长大了,回家瞥见黑色的手提包也不会兴奋地打开找礼物。时间在我身上施了魔法,让我从一个调皮捣蛋的小孩子变成了一个沉默寡言的大男孩,并收走了曾经我眉眼间流露的小情绪。其实他在的几天里我才觉得我们的家有了家的感觉,但我不知道自己为何没法喜笑颜开,在他面前依然像个孩子一样。直到他再次提着黑色的手提包一步三回头地离开家,我才急匆匆地爬上屋顶,静静地看着他的身影慢慢变成一个小黑点。
我不得不承认对于那个男人我的情感一直是复杂的,我一边急切地想让他一直呆在我身边,一边又怨恨他错过了我这么多年的成长轨迹,他完美地错过了我的每一个生日,错过了我的每一个家长会,错过了我生病时陪伴我的机会,错过了我的伤心或是喜悦,他错过了我这么多年的时光。而我总是自相矛盾,我的埋怨是为了让他重视,疏远是为了让他靠近,从一个10岁男孩成长为一个18岁的青年,有太多时候我对他的情感从想念开始却以失望终止,而这些情绪像是一颗种子,在我的心里生根、发芽。很遗憾成长给我带来的改变,并不是让我学会理解那个男人一年四季独自离家在外打拼的辛劳,而是让我自私地埋怨他这么多年以来给我留下的情感缺口。在父母面前孩子总是自私的,自私地把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忽略其它所有的无奈、艰辛、不易与不舍,还要为了自己的需要从他们身上找突破口。我很羞愧我就是这样的孩子。
老师的电话让远在外地的男人火急火燎地连夜赶回家,这其实已经不是我第一次逃课,妈妈已经没法再管束已经高他俩个头的儿子了,老师没办法只能让家里的男人管教管教。将近凌晨两点,那个男人提着他的黑色手提包站到了我的面前,把我从电脑桌前一把揪起,拉着我让我回家,我从他的眼里看到了愤怒和不解,或许在他的印象中我还是那个没长大的孩子,不知是在一群朋友面前爱面子还是多年来积压在心里的情绪一下爆发,在网吧众目睽睽之下,我一把甩开他的手,吼着他:“不用你管,你谁呀,我想怎样就怎样,你管得着吗,这么多年你管过我吗,我没你这样的爸?”随后只感到脸上一阵火辣辣的疼,我推开他跑出门,四下无人才发现凌晨的街头静得让人害怕,而我就像一个无家可归的人,在街边游荡。不知是因为害怕还是因为他第一次打我,一时间,我五味杂陈地坐在街边抱头哭了。
突然间有人用粗糙的手反复摩挲我的头发,在黑暗中我看到了脚下的手提包,我没有抬头看他,只是止不住地落泪,他静静地坐在我的旁边,拉开了手提包,拿出了一颗酥糖,掰开我紧握的手将它塞到了我的手心,说了一句:“对不起,儿子,是爸不好。”他总是这样不善言辞,默默地记着我的喜好,默默地为这个家付出,默默地承受分别的痛苦,扛起整个家庭的重担,像妈妈说的那样。那个夜晚只有我们父子俩,我记得他搂着我肩膀的手臂,记得他温暖的胸口,记得他说话时自责的口气,也记得他深深的叹息声,也就是在那个夜晚18岁的男孩明白了眼前这个45岁的男人多年来的艰辛与不易。
那个男人无法用矫情的文字去表达他深沉的爱意和歉意,他只是默默地用拙劣的行动去弥补他作为一个父亲的失职。我在他面前像一个不讲道理的小孩,用自己匪夷所思的所作所为引起他的关注,体会缺失许久的父爱,感受他对我的担忧和关爱,我以这种方式向他索取我缺失的东西。现在的我像小时候一样坐在房顶,眺望着远方,等待着路的尽头出现那个我熟悉的小黑点,然后奔向他,接过他的黑色手提包,递给他一颗酥糖,告诉他:“我等你很久了,我很想你,爸爸。”
作者:ting.
设计:Sie 方糖
-欢迎转发朋友圈-
与路拾忆携手共建 / 让公益迸发大合力
【转载/报料】加微信号 wxid_chocky
【投稿】邮箱 chocky@qybk.cn
【共建】加微信号 13575472163
【声明】原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美术图片、视频及音频、技术文件等)版权归作者所有
【地址】中国杭州大运河畔小河驿•序空间《路拾忆编辑部》
亲情之爱,从上而下,爱孩子仿佛是父母的一种本能。年轻时,父母努力为孩子计划未来,孩子遇到挫折,他们总会做第一个挺身而出的那个人;年老后,不给孩子添麻烦,是他们一直以来的“倔强”,即使遇到天大的困难,他们也只想独自将这困难扛起。不管走到哪,爸爸妈妈始终是我们心里最温暖的角落,在文章里聊聊关于爸妈的那些事,拾起你美好的记忆吧,让那些记忆照亮你脚下的路。投稿邮箱:chocky@qybk.cn,投稿请附联系方式。
关注路拾忆微信公众号并投稿一篇,即可成为路拾忆作者,领取拾忆记录之礼。
一路重拾爱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