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客路莲塘湾村庄氏寻祖记(客路莲塘湾村庄氏寻祖记)

客路莲塘湾村庄氏寻祖记(客路莲塘湾村庄氏寻祖记)图2 庄佐京《中华庄氏族谱》对我村迁徙的记载(“博范”应为“博茂”)1.迁徙路线、时间相对接。吴川锦绣庄氏族谱(坡尾本)详细记载了有一支派在清朝时期迁往石城石龟塘,高州本亦有简单记载,坡尾本目前不知去向,但佐京公编《中华庄氏族谱》有此记载(图2),但而我村族谱亦记载先祖在乾隆年间由石城迁入(图3)。另,据我村秀华姆讲,祖上原先要上廉江做清明,但后来因种种原因未能坚持至今。与此同时,吴川庄氏也在寻找失联的支派(其中一支就是我村,当时我们不知道)。据族谱记载,他们有一支派在清朝迁至高州府石城县(民国时改为廉江县,图1)石龟塘村,但后来失去联系。在上世纪90年代,他们曾到石龟塘(亦名石龟坡)寻找,发现该村并无庄姓人氏。后幸得遇见一前清举人(时年近百岁)并告知,石龟塘本有庄姓,是清朝时候从吴川迁入,但居住一段时间后便迁往遂溪方向,后面情况就不知道了。图1 1892年粤西地图2017年秋,吴川庄氏宗

莲塘湾村位于雷州市客路镇,全村均为庄姓,自始祖于乾隆年间迁入旧莲塘湾村场开基建村至今有十余世,共三百多人。我村虽开基晚近,枝叶初蘖,但子嗣勤奋上进,颇有蓬勃气象。子嗣们在努力经营生活事业之余,常有一憾,不知我村先祖来自何地,源自何支何脉。木发千枝皆归于本,水流万派皆出于源。今逢盛世,国泰民安,我村子嗣查找祖宗源流之思更为迫切,认祖归宗之念更为强烈。

在2002年,我村由光权兄带队,昌锋、昌贤、昌海、昌良等叔伯兄弟,驱车到廉江探访先祖源流踪迹,但一无所获,怅懑而归。此后,我村曾一度归宗到雷州市麻廉支派,但支派脉络未能合榫,不久只好脱出。

笔者身为莲塘湾子嗣,但自少年起便随父母到韶关生活,后一直求学工作,对家乡之事并不着意。后人到中年,桑梓情感忽炽,想起叔伯兄弟的深情厚谊,心中常常感到愧疚和不安,心思尽量为村庄做一些力所能及之事,以弥补早年无知愚笨之憾。

在听说祖宗源流失考情况之后,我决定试试看。我起初利用互联网和古籍图书查询,虽然对庄严姓氏的来龙去脉都基本理解,但对我村源流却遍稽无果。后来便来到Q群、微信群试试运气。2017年夏,我加入“庄严宗亲寻根群”等几个宗亲群,里面有很多庄氏宗亲也在寻亲。我在群中发出了寻亲请求,得到了很多宗亲的积极回应。其中,有一位湛江东海的宗亲希庆兄(这是我村寻亲之途的贵人)单独和我联系,他说他们也在寻亲认祖。我把本村情况一一向他禀报之后,惊讶地发现他对粤西的庄氏宗亲情况都极为了解,我请求他看看能不能留意有关本村的线索,他非常热心地答应要尽力协助。

与此同时,吴川庄氏也在寻找失联的支派(其中一支就是我村,当时我们不知道)。据族谱记载,他们有一支派在清朝迁至高州府石城县(民国时改为廉江县,图1)石龟塘村,但后来失去联系。在上世纪90年代,他们曾到石龟塘(亦名石龟坡)寻找,发现该村并无庄姓人氏。后幸得遇见一前清举人(时年近百岁)并告知,石龟塘本有庄姓,是清朝时候从吴川迁入,但居住一段时间后便迁往遂溪方向,后面情况就不知道了。

客路莲塘湾村庄氏寻祖记(客路莲塘湾村庄氏寻祖记)(1)

图1 1892年粤西地图

2017年秋,吴川庄氏宗亲秘书长明朗兄弟率队寻至东海,见希庆兄,经交谈后,希庆兄感觉到我村应该是他们的支派,便详述给明朗兄。明朗兄一听大喜,立刻与我取得联系,我们立即进行了详细的比对。随后,希庆兄专程陪同明朗兄来我村进行更为细致的比对和查访。经过这一系列的工作之后,基本确认我村就是吴川那贞庄氏迁往石城石龟塘的支派,其中的主要证据如下:

1.迁徙路线、时间相对接。吴川锦绣庄氏族谱(坡尾本)详细记载了有一支派在清朝时期迁往石城石龟塘,高州本亦有简单记载,坡尾本目前不知去向,但佐京公编《中华庄氏族谱》有此记载(图2),但而我村族谱亦记载先祖在乾隆年间由石城迁入(图3)。另,据我村秀华姆讲,祖上原先要上廉江做清明,但后来因种种原因未能坚持至今。

客路莲塘湾村庄氏寻祖记(客路莲塘湾村庄氏寻祖记)(2)

图2 庄佐京《中华庄氏族谱》对我村迁徙的记载(“博范”应为“博茂”)

2.族人均是缸瓦手艺人。我村族谱序记载,先祖“以补缸瓦谋生”。吴川庄氏的开基祖是三益公,在元朝任广东博茂盐场司承事郎,后世见盐场附近那贞地多粘土,尤适合烧制砖瓦缸罐庵煲,此后便以此为业并发家兴盛(窑厂位于现那贞中学内,解放后曾发掘出大量的缸瓦残片)。古代传统是“长不离祖”,长子须在家继承祖业,而次子可向外发展。三益公子嗣现在除在东山、那贞之外,在粤西有多个支派,如信宜、高州、肇庆等,其祖上均以缸瓦手艺为生,而其他姓氏族人并无此传统,可以说,砖瓦是吴川庄氏的名片。

客路莲塘湾村庄氏寻祖记(客路莲塘湾村庄氏寻祖记)(3)

图3我村族谱对迁徙的记载

3.文化有传承。在节庆上,我村虽在雷州,而我村的冬节习俗和当地有很大不同。在雷州本地,冬节特别隆重,当天全族男丁须集中到祠堂举行参拜祖宗仪式。但我村没有这个习俗,东山、那贞支派也没有这个习俗。在坟墓形制上,2019年,我村对祖坟进行了修缮,发现祖坟的形制是“交椅坟”,即坟堆 坟圈组成,像古代的交椅。这是南宋时期迁徙流离到浙江、福建、广东的沿海地区的中原人所采用的坟制。在吴川地区,基本上都是交椅坟(图4),吴川开基祖三益公的坟茔就是典型的交椅坟(东山村)。

客路莲塘湾村庄氏寻祖记(客路莲塘湾村庄氏寻祖记)(4)

图4 交椅坟形制(网络借用图片)

根据以上证据,吴川庄氏和我村都坚信,莲塘湾村是三益公支派。我村派出代表到那贞履办认祖归宗程序,吴川庄氏宗亲会会长必海兄亦率队到我村视察慰问。从2018年开始,我村在每年清明节派出代表到东山三益公大墓参加祭祖仪式。

回顾我村寻亲经过,最应该感谢的人是希庆宗亲,没有他的热心热情,没有他对总体情况的把握和分析判断,我们不可能认祖归宗。其次应该感谢的是明朗宗亲,他是宗亲会秘书长,但他对宗亲的深情厚谊和无私奉献,每个宗亲都感同身受。他对帮助我村认祖归宗的热情和努力,我们永不会忘,也不能忘。在寻亲这件事上,我虽是寻有所得,但我觉得自己贡献很小,最多就是运气好一点。或许这一切都是先祖在冥冥之中的安排,只不过是看我在查找资料上有些经验,就点中了我而已。不过,能够为村里做些事情,我还是非常开心。

最后,吴川庄氏(三益公支派)原来不仅有详细的族谱,还有五进的庄有恭祠,可惜在破四旧时候被破坏焚烧殆尽。但先佐京公对三益公世系的了解这么清楚,我感觉他当时的手头上应该有这个族谱或相关资料。将来如有机会,或许可以前往深圳探访一下。

本文在撰写过程中,得到了昌贤叔、明朗兄的指教,谨表谢意!

庄东明 2022年7月24日定稿于韶关学院旅港楼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