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现在哪里可以捡菌子(有一种活动叫上山捡菌子)
云南现在哪里可以捡菌子(有一种活动叫上山捡菌子)不是一周准备好了吗?野生菌正在悄然生长吃货们,是不是很激动!!!美味在等着你~~
注意了,注意了
7-9月份
云南雨季较集中
潮湿的山林里
野生菌正在悄然生长
吃货们,是不是很激动!!!
美味在等着你~~
准备好了吗?
不是一周
而是好长一段时间的生长期,
上山找菌子
才是“正经事”~
上山找菌子受到越来越多的人追捧
蓝朋友为了大家野外安全
也是操碎了心
去年的红伞伞白杆杆你是否还记忆犹新
今年又来了“菇”勇者
不管什么时候
每年这个季节
都在说吃菌安全
现在我来说说“捡”菌安全
毒蛇、毒虫、悬崖
深山密林都是未知因素
还有一种危险叫——迷路!
进山捡菌或开展户外登山运动时
要提前了解户外的环境、天气等情况
规划好登山路线
切勿登高涉险
由于户外缺乏救助条件,因此一旦发生意外很容易延误病情,为避免进一步损伤,如何正确处理伤情显得尤为重要。
1、扭伤
在户外高低不平的路上行走时,若不小心使踝部韧带过度牵张,很容易导致韧带损伤或断裂,造成踝关节扭伤。
发生扭伤时应立即用冷冻喷雾剂或冰袋进行冷敷,以减少局部出血和肿胀;48小时后可进行局部理疗,以促进组织愈合。
2、蛇咬伤
无毒蛇咬伤时,皮肤会留有细小齿痕,局部稍痛,可出现水疱但无全身反应;
有毒蛇咬伤时,除被咬处的症状外,还会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头晕、恶心呕吐、全身虚弱、低血压、心律失常、甚至呼吸循环衰竭!
被毒蛇咬伤后,应停止活动并立即放低被咬的肢体 在伤口靠近心脏的一端用布带等物品绑扎起来。
注意不要绑扎过紧,且每隔30min需松解1~2min,以免肢体因缺血而坏死;之后用手挤压伤口周围将毒液排出,或者在伤口处划十字口 用拔罐法或吸乳器抽吸,使毒血排除。
注意:被血液毒类毒蛇咬伤后伤口常出血不止,因此若发现伤口出血不止切忌切开伤口。
3、出血
如伤口出血严重,应立即制止出血。根据血管的类型,出血分为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三种。
动脉出血时,由于血液压力较高血液会从伤口喷出,呈间歇性,颜色为鲜红色;
静脉出血时,由于血液压力较低,血液会由伤口处持续流出或者涌出,血液一般呈暗红色;
毛细血管,出血时血液呈鲜红色,从伤口处缓慢渗出。
控制出血最常用的方法是加压包扎法,一般小动脉和静脉的出血均可用此法止血。
4、蜂蜇
1、马蜂毒呈弱碱性,可用食醋或1%醋酸或无极膏擦洗伤处。
2、当被蜜蜂蛰伤后,局部皮肤会出现疼痛和搔痒,还会伴有红肿热等过敏刺激和局部炎症反应。如果蜜蜂的毒针刺到皮肤里,一定要取出来。
3、伤口残留的毒刺可用针或镊子挑出,但不要挤压,以免剩余的毒素进入体内,然后再拔火罐吸出毒汁,减少毒素的吸收。
4、用冰块敷在蛰咬处,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如果疼痛剧烈可以服用一些止痛药物。
5、如果有蔓延的趋势,可能有过敏反应,可以服用一些抗过敏药物。
6、若伤情特别严重,要立即送最近的医院去急救。
5、其他虫咬蛰伤
1、蜈蚣咬伤:蜈蚣咬伤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冲洗,再用雄黄、明矾研成粉末加适量水,将患处浸泡10~20分钟。若伤情特别严重,应立即到医院。
2、臭虫、金毛虫(洋拉子)和白蛉咬蜇伤:臭虫、洋拉子和白蛉的毒液都是酸性的,涂些碱水、肥皂水都可减轻痛痒症状。也可涂虫咬水、清凉油等外用药。若伤情特别严重,应立即到医院。
3、蚂蟥咬伤:下水稻田或水塘被蚂蟥咬后,可用手拍出蚂蟥。若伤情特别严重,应立即到院。
但是
您别忘了!
吃菌也要注意安全
山珍味道虽美
生命更加可贵!
请您一定注意自身安全!
▌来源:楚雄消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