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喜欢的儿童音乐教育家(这家小店帮助近万名孩子圆了音乐梦)
最喜欢的儿童音乐教育家(这家小店帮助近万名孩子圆了音乐梦) “很多孩子在学了乐器后有很大的改变,不管专注力、耐力、自信心等,都会有所提升。”看到孩子们的成长和变化,高松林很是欣慰,“这些年从琴行出去的孩子们都很有出息,有的孩子考上名牌大学,也有的孩子从此走上专业的音乐之路。” 只要不外出送货,高松林和妻子李业炜都会像寻常一样守在琴行,进进出出的学生不时地向他们问候招呼。看到孩子们,两人总是满脸和悦。 有人说,把热爱的事情当作事业就是与梦想接轨,更是拥抱无限的快乐。 高松林就是如此,因为对音乐的热爱,他办起了琴行,一办便是23年,依旧朝气蓬勃。 “帮孩子实现梦想,是我觉得开琴行最有意义的事”
店名:金曲琴行
店主:高松林
店龄:23年
在湖城天宁巷,有一家金曲琴行,店主叫高松林,今年62岁。
有人说,把热爱的事情当作事业就是与梦想接轨,更是拥抱无限的快乐。
高松林就是如此,因为对音乐的热爱,他办起了琴行,一办便是23年,依旧朝气蓬勃。
“帮孩子实现梦想,是我觉得开琴行最有意义的事”
只要不外出送货,高松林和妻子李业炜都会像寻常一样守在琴行,进进出出的学生不时地向他们问候招呼。看到孩子们,两人总是满脸和悦。
“很多孩子在学了乐器后有很大的改变,不管专注力、耐力、自信心等,都会有所提升。”看到孩子们的成长和变化,高松林很是欣慰,“这些年从琴行出去的孩子们都很有出息,有的孩子考上名牌大学,也有的孩子从此走上专业的音乐之路。”
23年来,到金曲琴行学琴的孩子总数达到近万名。高松林也帮助了无数热爱音乐的孩子实现梦想,“帮孩子实现梦想,是我觉得开琴行最有意义的事。”
和前来学琴的孩子一样,高松林从小就爱音乐,喜欢唱歌。那个年代,因为父母投身北大荒开荒,高松林出生在黑龙江,直到上学时才回到湖州。
年轻时的高松林曾到东北养过蜜蜂,也做过13年的公司销售。北方人的爽朗和南方人的细腻,让高松林在商业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人脉。
“那时常年在外跑,有时出一趟差要好几个月,回来时连女儿都不认识我了。”随着年岁增长,高松林思考着,是时候找一份可以沉淀和持久的事业,来孵化滋养自己的儿时梦想。
20多年前,开琴行算是新鲜事。那个时候,湖城最繁华的所前街、金婆弄一带,慢慢有了最早的几家琴行。每天晚上,学琴的孩子们在门口都排起了长队。1999年,年近不惑的高松林做了一个重要的人生决定,放弃公司的优厚待遇,自己创业办琴行,这一决定也得到了妻子的支持。
当时乐器价格高昂,办琴行需要购置大量乐器及合适场地,意味着需要一笔不小的资金。高松林向周围的亲友借,好不容易凑足了20万元,将琴行办了起来。说起创业之初的艰辛,高松林记忆深刻。
此后,金曲琴行就在湖城慢慢扎稳脚跟,除了乐器销售,还有专业的音乐培训课程,为湖城想要学音乐的孩子打开了一扇“便捷之窗”。最多的时候,高松林的琴行一年有1800多个学生,收益算是不错。
2001年,高松林硬着头皮买下了天宁巷的一间店铺。“当时并没有多少积蓄,开发商说可以考虑以租抵售。我们也是一心想把琴行做下去,才下了决心。”差不多用了十年时间,高松林还清了全部房款。“琴行的利润并不高,现在物价上涨,再加上高昂的房租,一般琴行很难坚持下去的。”高松林说。特别是2020年上半年,不仅琴行,其他服务行业的生意多少也受到了疫情影响。疫情趋缓后,琴行业务才慢慢有所恢复。如今湖城琴行多达30多家,乐器培训市场并不好做,倒闭、转让的并不鲜见。高松林感叹,幸好当年买下的店面没有房租负担,琴行才挺了过来。
“文化的传承需要年轻人加入”
20多年来,从一间温暖的小店做到规模超大的琴行,高松林一路“享受音乐的美好,也经营自己的梦想”。
真正与音乐的际遇,是高松林17岁那年在妙西一家林场的奇遇。
当时高松林在林场做工,时常听到一位老人在山头唱歌。清音悠扬直击他的心灵。
“这是用湖州方言唱的小调,非常有意思。”兴趣使然,高松林便向老人拜师学习,后来他才知道这就是流传于湖州民间的滩簧,有200年的历史了。
2009年,高松林也成为湖州滩簧浙江省首批非遗传承人。
令高松林更欣慰的是,琴行有了年轻的接班人。女儿高丰蕾如今经营着金曲琴行的一家分店,也像他当年一样地投入和热爱。“文化的传承需要年轻人加入。”
从小在琴行长大的高丰蕾,学的是钢琴。大学毕业后,高丰蕾原本找了份安稳的工作。但深受父亲的影响,高丰蕾最终还是选择回到琴行,延续父亲的梦想。“希望能够像父亲一样,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继续把这家琴行经营好。”为此,高丰蕾没少“补课”,到工厂了解乐器制作工艺,去各大乐器展上参观学习,和厂商沟通……父亲那种因热爱而执着的精神,也伴随着高丰蕾在金曲琴行不断延续。
高丰蕾坦言,思维是打开未来的钥匙,进入到不同发展阶段,就需要不同的思维转变,从课程打磨到员工改革,再到琴行改造,高丰蕾一点一滴地把新的理念注入琴行。
“现在的家长让孩子学习乐器,培养孩子的兴趣才是一切的关键!”在高丰蕾心中,培养艺术受众是琴行的第一定位,“在做专业培训的同时,琴行需要普及大众的音乐素养。”
高丰蕾希望向孩子们传递一种正确的音乐态度,让孩子在这里感受到音乐的快乐。“家长们不再急功近利,琴行可能会更纯粹,回归到艺术教育的初衷。”这也正是高丰蕾最想做的事。
记者手记
当生活和热爱在某一处相遇,此般人生是何其幸运。正像高松林说的那样,自己不仅是在享受音乐的美好,还在经营着自己的梦想。
在琴行的经营上,高松林无疑是成功的。虽然时代在变迁,但有些东西是无法被取代的。比如高松林对于音乐的热爱和专注,音乐让他沉淀下来的同时,也帮助了无数孩子实现自己的梦想。
无论是流传了200年的民间滩簧小调,还是办了23年的金曲琴行,在高松林身上,我们都看到了传承的可贵,这才是最为暖心的。
来源:湖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