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眼中的东北人(致东北最没存在感的吉林人)
年轻人眼中的东北人(致东北最没存在感的吉林人)哈尔滨人一张嘴,沈阳人就听出来是北面的老铁,大连人的海蛎子口音更是一枝独秀。相比之下,夹在中间的吉林和省会长春,光芒就黯淡许多。每年去东北玩的关内人,要么直奔冰城哈尔滨,享受俄式风情,要么去沈阳看球,大连看海,就算去趟长白山,也几乎忘了它就在吉林。在当下的流行文化里,东北风格绝对算一大流派。从春晚舞台到直播秀场,东三省人士从不会缺席。虽然东三省很多时候都是以一个整体出现的,但要是出了山海关,黑吉辽三个省可是分得明明白白。纳兰性德更为熟知的名字叫纳兰容若,文武双全、忠贞不二、英年早逝,诸多的元素加在他身上使其拥有了近乎玛丽苏小说男主的魅力,凄凉萧索的诗词时至今日仍惹得众多文青为他夜半垂泪,尽管很少人知道,这个拥有江南气质的忧郁男人,其实是个地道的吉林老铁。试着用东北话读纳兰词。/ 电视剧《寂寞空庭春欲晚》中的纳兰容若对,《长相思》里那个令纳兰容若频频回望的家,就是气候宜人、四季分明的北京,清
吉林,东三省里的小透明?图/全景
歌手李健曾在综艺节目中教大家如何从口音分辨东北三省人:一听就是东北人的是辽宁的;你听不出来他还坚持说自己是东北的,那就是黑龙江的;剩下的就是吉林的。被辽宁和黑龙江夹在中间的吉林,在东北的地位一直是那个尴尬的“剩下的”。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读过中学的人应该都记得这首词。1682年的春天,纳兰性德随康熙爷出关东巡,队伍里还有著名文艺爱好者曹雪芹的祖父——家里有矿的曹寅。在即将回到老家的时候,纳兰性德写下了这首令人心碎的《长相思》。
纳兰性德更为熟知的名字叫纳兰容若,文武双全、忠贞不二、英年早逝,诸多的元素加在他身上使其拥有了近乎玛丽苏小说男主的魅力,凄凉萧索的诗词时至今日仍惹得众多文青为他夜半垂泪,尽管很少人知道,这个拥有江南气质的忧郁男人,其实是个地道的吉林老铁。
试着用东北话读纳兰词。/ 电视剧《寂寞空庭春欲晚》中的纳兰容若
对,《长相思》里那个令纳兰容若频频回望的家,就是气候宜人、四季分明的北京,清人入关后他就成了“北漂”,以此为家,生于斯,死于斯;而“风一更,雪一更”的苦寒之地,就是如今盛产小品演员、二人转舞者、喊麦歌手、烧烤摊主的大东北,更准确地说是吉林。
在当下的流行文化里,东北风格绝对算一大流派。从春晚舞台到直播秀场,东三省人士从不会缺席。虽然东三省很多时候都是以一个整体出现的,但要是出了山海关,黑吉辽三个省可是分得明明白白。
哈尔滨人一张嘴,沈阳人就听出来是北面的老铁,大连人的海蛎子口音更是一枝独秀。相比之下,夹在中间的吉林和省会长春,光芒就黯淡许多。每年去东北玩的关内人,要么直奔冰城哈尔滨,享受俄式风情,要么去沈阳看球,大连看海,就算去趟长白山,也几乎忘了它就在吉林。
这么多年的延边冷面和延边烧烤,全国人民都白吃了。
“吃了那么多冷面,还是没记住延边在吉林。”
习惯了默默无闻的长春
对很多地区来说,一个耀眼的省会城市是全省最好的名片,如同杭州之于浙江,成都之于四川,武汉之于湖北。
而吉林的省会长春,却往往是高中生学地理时最容易卡壳的省会城市之一。尤其是同北边的哈尔滨和南边的沈阳相比,长春能给外人留下多么深刻的印象呢?
吉林作为一个城市的名字,要早于作为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公元1653年也就是顺治十年,为抵御沙俄入侵,清朝设置宁古塔昂邦章京一职,并在吉林乌拉建立船厂,设立水师营,据《吉林通志》记载:“吉林谓沿,乌拉谓江”,吉林乌拉意即沿江,这是吉林建置的开始。
吉林市著名的雾凇景观。/维基
1662年康熙登基,昂邦章京改称宁古塔将军。康熙十二年,建吉林城。一直到1757年,即乾隆二十二年,宁古塔将军改称吉林将军。自此以后,“吉林”由原来城池名称扩大为行政称谓。1907年,正式建制称吉林行省,省会仍设在吉林城。
先有吉林市,后有吉林省,这才有了这个全国唯一的一对同名省市。
说回长春,事实上相比于那些拥有悠久历史沉淀的省城,长春作为省会的历史并不长,在1954年以前,吉林省的省会一直是吉林市,满打满算,长春做了吉林省六十五年的省会城市。
洋气的哈尔滨火车站。/维基
每年冬天,去往冰城哈尔滨旅游的人不在少数,雪冻冰封的松花江江面,亮晶晶的冰雕冰灯,俄味满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以及格瓦斯、红肠,不管旅游的口碑是不是在下降,我们都不得不承认,哈尔滨能给游客带来一种独特的体验:异域感和冰雪奇观,这在其他中国城市身上都很难找到。
至于南边的沈阳和大连,一个是东北幽默艺人的大本营,一个是海风习习的海港城市,一个是长久以来整个东北的中心城市,一个是渤海边的经济明星,自然也少不了人们的关注。
大连的文艺海景,东北独一份。/ 电影《蓝色爱情》
长春呢?除了一汽,好像外地人什么也想不起来。
历史上的伪满洲国存在了十多年,“首都”设在新京,也就是长春,这也留下了长春市内一处著名的景点——伪满皇宫。十几年前,情景喜剧《东北一家人》播出,剧中一家人的生活背景就设定在长春。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女主人牛大妈答应用私房钱带全家去旅游,一家人十分期待,但当最后牛大妈报出“伪满皇宫”的目的地时,全家都泄了一口气。
相比于大连、哈尔滨等东北其他大城市的城市景观,这个笑点里的无奈,大概只有长春人能领会了。
伪满皇宫一角。/全景
吉林折叠
吉林作为一个省份的历史并不长,吉林省的东中西部所呈现的样貌也各不相同。
东部的长白山是全国著名的林区,通化是有名的葡萄酒产地,东北部的延边则到处是浓郁的朝鲜族风情,闻名北方的延边烤肉就来自于此。我们常说“山珍海味”,而吉林东部地区正是山货的产地。那首风靡一时的《东北人都是活雷锋》里唱到“俺们那嘎山上有榛蘑”,这种东北第四宝的产地,主要就在吉林东部。
冬日的长白山天池。/ 维基
中部的长春吉林地区,就是浓浓的工业风了。今年的春晚的分会场之一,就设在被称为共和国汽车工业长子的一汽。庞大的工厂,以及工厂内医院、学校、食品厂一条龙齐全的小社会,是大多数人熟悉的生活。如果你还是想象不出来,看两集《东北一家人》就明白了。
雨中的松花湖,位于吉林省吉林市。图/Shizhao
吉林西部的白城、松原一代,靠近内蒙古,地势平缓,水草丰美,渐渐有了草原的景观风情。
东中西部的差异,让我们很难找出某种被冠以“吉林”两个字的特色,吉林也很少以一整个省份的文化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类似的现象,在河北身上也格外突出。这种温吞而模糊的文化形象,甚至投射在吉林最高学府——吉林大学的身上。
高等院校从来都是媒体的宠儿,拥有一所甚至几所“网红”院校,就能保证所在省市一年365天换着姿势刷存在感。相比起来,作为吉林省的头牌高校吉林大学,简直低调得有些过分。
吉大的白求恩塑像。/ 全景
作为建国后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吉林大学在985中都属于元老级的人物。2000年,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合并组建新吉林大学。2004年,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转隶并入。规模大、招生多、学科全、校区乱,致使长久以来吉林大学都被作为高校合并的“反面典型”。
温和的吉林大学和温和的吉林省一样,最大的特色大概就是没有什么特色。
从吉林大学前卫校区行政楼眺望教学区。 图/维基
被剩下的吉林
歌手李健曾在综艺节目中教大家如何从口音分辨东北三省人:一听就是东北人的是辽宁的;你听不出来他还坚持说自己是东北的,那就是黑龙江的;剩下的就是吉林的。
被辽宁和黑龙江夹在中间的吉林,在东北的地位一直是那个尴尬的“剩下的”。而这种低迷,都与吉林的经济发展不无关系。
2017年8月,经济学家林毅夫携团队发布《吉林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报告(征求意见稿)》,引起了广泛讨论。在报告中,林毅夫团队认为,吉林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短板,是以纺织服装、家电与消费电子为龙头的轻工业集群和相应商业网络严重缺失。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要恶补轻纺工业的短板,长期来讲才能让产业结构步入良性发展。而反对者认为,地区经济发展需要明确分工,发展优势产业,而非弱势产业。
今年春晚的分会场设在长春,汽车是特色。/ 微博@春晚
无论对发展轻工业的态度如何,吉林在发展上偏重重工业,是各方都不否认的共识。吉林长春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开山鼻祖,从计划经济时代长春就被誉为中国的汽车城,即使放到今天长春的汽车产量依然全国瞩目。2017年,整个东三省地区唯一GDP增速破八的城市就是长春,其中汽车工业所作出的贡献不言而喻。
但优势正在消磨,短板却已显现。
随着重庆、武汉、广州等南方汽车新城的崛起,长春不再是中国唯一的汽车城。相比于东三省中的其他二者,吉林也几乎没有明星城市。2017年,吉林的GDP总量排在东北三省的最末位,同时,在城市化率上,吉林也排在辽宁和黑龙江后面,和另外两个相比,吉林更像一个农业省。
在大的经济背景下,吉林成为东三省的存在感洼地,也有了最现实的理由。
长春夜景,灯火通明。图/全景
在《东北一家人》的片尾曲里,有这样的歌词:“山挺尖是长白山,水挺甜是辽河源,米挺粗是高粱米,人挺糙像棒子面。”唱的不就是吉林吗?白山黑水,物产丰饶,在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的大背景下,横贯东西的吉林省理应有更好的发展、更高的存在感。而在这一点上,东三省又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等待有一天,就如那首歌的最后一句:“黑吉辽现在好极了,得看一看。”
生活在吉林的东北一家人,现在过得怎么样?/《东北一家人》
✎作者 | 曹徙南 苏炜
欢迎分享文章到朋友圈
新周刊原创出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