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你所看到的只是不想看到的(我只看见了我想看见的)

你所看到的只是不想看到的(我只看见了我想看见的)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我反思了一下,其实就出在教育者的起心动念里!“我是真的利他吗?我是真的真的利他吗?我是真的真的真的利他吗?”作为老师可能很容易就处理好问题,即使同样的行驶同一规则,但作为母亲则不容易,因为每个母亲都会被自己的孩子所牵动,因此起心动念会被偏知偏见所影响,即使这样的偏知偏见看起来像是正知正见!这位妈妈的话让我有所思考,就是,有时候规则也不可能解决好问题,因为每个人角度不一样,所认为的所谓的规则也就不一样,因此事情的处理结果就会大相径庭,即使两者的认知与规则都是对的!这个事情一直对我有所困惑,按照之前作为老师的做法,我可能会分开俩人,处理好俩人的情绪,问好来龙去脉,谁先做错谁先道歉。但一旦这件事发生在两个妈妈以及她们的孩子身上,我忽然有些抓不住主线了。一方面我不能像一般的父母一样,不顾事实委屈指责自己的孩子,另一方面我的角色决定了我会被赵煜还有对方的妈妈所牵绊。思前想后,后

有一天赵煜在小区里看到一个哥哥玩石头感兴趣想去一起玩,但被拒绝了,对方揪着他的领子说:走开,小不点!赵煜能接受被拒绝,就离开了。

我觉得对方有些不礼貌,也是出于善意的提醒就说:请不要这样说,你说别人是小不点,其实你自己也是啊。那个哥哥想了一下有些不解但没说话了。

后来哥哥离开了,赵煜以前在托班认知就是,别人离开了自己可以去玩,所以他就去玩哥哥摆好的石头。没想到这时这个哥哥回来很生气二话不说想去抢,赵煜觉得是自己拿到的,被抢了也很生气就顺手拿个玩具车去砸了哥哥,差点砸到眼睛,那个哥哥非常愤怒,俩人差点真正对打起来,被我拉住了。

我对那个哥哥说:你离开了他才去玩的,你是觉得他没有经过你的同意拿走了,你很生气是吗?这时那个哥哥的妈妈也过来了,她说:你不能只帮自己儿子啊,我儿子眼睛也被砸啦,他要向我儿子道歉。这时我忽然懵懵的,觉得好像不是这样的,但赵煜确实也伤害了别人。后来事情不了了之了。

这个事情一直对我有所困惑,按照之前作为老师的做法,我可能会分开俩人,处理好俩人的情绪,问好来龙去脉,谁先做错谁先道歉。但一旦这件事发生在两个妈妈以及她们的孩子身上,我忽然有些抓不住主线了。一方面我不能像一般的父母一样,不顾事实委屈指责自己的孩子,另一方面我的角色决定了我会被赵煜还有对方的妈妈所牵绊。

思前想后,后来请教了一些人,有人回复大概是这样的,一件事有时很难两全,要看自己把哪方面看得最重,如果把“不能伤害自己他人环境”这个规则看得最重,那就优先解决这个问题,另外用武力攻击他人的孩子更需要获得帮助,这个孩子指的是赵煜。

这时有一个妈妈也说,以前她女儿就像我说的那位大哥哥,自己离开后玩具被别人拿了,她还觉得她女儿说的“没有经过我的同意别人不可以拿走”这样的认知是对的,实际站在对方角度,“你离开了,所以我可以去玩”这也是正确的。

这位妈妈的话让我有所思考,就是,有时候规则也不可能解决好问题,因为每个人角度不一样,所认为的所谓的规则也就不一样,因此事情的处理结果就会大相径庭,即使两者的认知与规则都是对的!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我反思了一下,其实就出在教育者的起心动念里!“我是真的利他吗?我是真的真的利他吗?我是真的真的真的利他吗?”作为老师可能很容易就处理好问题,即使同样的行驶同一规则,但作为母亲则不容易,因为每个母亲都会被自己的孩子所牵动,因此起心动念会被偏知偏见所影响,即使这样的偏知偏见看起来像是正知正见!

比如那时为什么我更看重赵煜本来是“对的”而哥哥是“错的”,因为我看到的更多的是赵煜接受拒绝也等待对方离开才去玩,而看不到哥哥把自己的摆弄好的玩具当做自己的挚爱舍不得弄掉,也看不到他被赵煜伤害了那种恼羞成怒的感觉!

想一下,其实我们生活中也会犯这样的错,只去看见自己想看见的,而屏蔽自己不想看见的,所以我会看见爷爷奶奶如何溺爱赵煜,看见赵煜咳嗽是因为家里人的纵容或无作为,而看不见自己只看见孩子的症状或需求而看不见其他人的感受与无奈,更看不见自己的焦虑对全家人造成的影响,所以前天晚上我因为拒绝沟通随便打了先生一巴掌,因为自己出手没轻没重也觉得对方应该适应我这种粗鲁的行为了,没想到他生了一晚上的气,而我浑然不知,这就是看不见我不想看见的事物所造成的后果!

要努力提升格局和眼界,主动学习让自己上升一个纬度,才不至于被眼前的不满意所牵扯!

你所看到的只是不想看到的(我只看见了我想看见的)(1)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