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两弹一星元勋是谁 名单(两弹一星元勋姚桐斌)

两弹一星元勋是谁 名单(两弹一星元勋姚桐斌)彭洁清有一个保持多年的习惯。英雄可以战死,却不该被遗忘。在他豪情壮志地为国奉献时,却遭歹徒毒打致死,年仅45岁。科研人员都说,如果他能活下去,中国的航天事业进步的速度会更快。绝大多数中国人可能不了解姚桐斌,甚至没有听过他。在流量小鲜肉横行的年代,国人可以精确地知道他们恋爱出轨等各种苗头,但那些撑起新中国的脊梁们,声音越来越淡。

由于他的存在,中国的航天材料跃进了世界第一阵营;

他打下的基础,让神舟飞船和嫦娥四号顺利上天。

两弹一星元勋是谁 名单(两弹一星元勋姚桐斌)(1)

姚桐斌

姚桐斌,两弹一星元勋之一,中国火箭材料及工艺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中国著名冶金、火箭材料及工艺技术专家。

在他豪情壮志地为国奉献时,却遭歹徒毒打致死,年仅45岁。科研人员都说,如果他能活下去,中国的航天事业进步的速度会更快。

绝大多数中国人可能不了解姚桐斌,甚至没有听过他。

在流量小鲜肉横行的年代,国人可以精确地知道他们恋爱出轨等各种苗头,但那些撑起新中国的脊梁们,声音越来越淡。

英雄可以战死,却不该被遗忘。

01

彭洁清有一个保持多年的习惯。

每年,她都会带上45朵花前往无锡黄土塘镇的“姚桐斌纪念馆”缅怀丈夫。

两弹一星元勋是谁 名单(两弹一星元勋姚桐斌)(2)

彭洁清

在她的眼中,姚桐斌依旧是那个人群中“又高又帅”的男子汉,永远停留在他最好的年华——45岁。

1922年,姚桐斌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县黄土塘镇一个小户家庭。他排行老二,前面有个哥哥。一家人守着粮食小铺,支撑姚桐斌小学毕业。

生活拮据,父亲让姚桐斌辍学,到铺里帮工。小学校长听说后,数次来到家里劝说姚桐斌继续上学,“像这样的好学生 不上中学实在太可惜了。”

父亲才勉强同意,姚桐斌很快便考上了无锡县中学。

家里已经没有余钱给他交学费了,姚桐斌自力更生,摆地摊卖针头线脑、打零工和做家教,一点点的凑钱,中间一度辍学,断断续续地熬过了初中三年。

父亲以为这下终于多一个帮手了,姚桐斌还想继续读,父子间产生了极大的矛盾。无锡县没有高中,在哥哥帮助下,他只身前往上海,考取了私立高中。父亲勃然大怒,断了他的经济来源,让长子写信告诉他“要是回家 就打断你的腿。”

独闯上海滩的姚桐斌挨了闷棍,但他并未消沉。住宿费交不上,就睡书桌;课本买不起,就借同学的来誊抄,只要能学习,就心满意足了。

02

真是应了那句话,没有过不去的坎,只有过不完的坎。

时钟来到了1937年7月,日寇全面侵华,偌大的上海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求学心切的姚桐斌只好再寻出路。

当一个人内心坚定,老天都会让路。

青春热血的姚桐斌和四个同学一起,竟然幸运地绕过日军封锁线,跨越重重困难,于1939年抵达江西吉安,考上了国立十三中高中部。

这一次的学费有着落了,学校发放了助学贷款。

两弹一星元勋是谁 名单(两弹一星元勋姚桐斌)(3)

一向成绩优异的姚桐斌没有让自己失望,高中毕业会考荣膺江西省状元,他一口气报考了五所大学,均被录取,因为喜欢矿冶专业,最终他被保送到当时已迁到贵州平越的唐山交通大学。

唐山交通大学是全国工矿重点大学,课堂上使用英语教学。出色的天赋和勤奋的努力,让姚桐斌很快脱颖而出,有时老师还会征求他的意见。好在大学勤工俭学的机会多,他再次摆脱了学费的纠缠。

优秀成为了姚桐斌的习惯,1945年,他再次以全班总分第一的成绩从唐山交通大学毕业,取得工学士学位。

第二年,他参加了公费留学考试,即使竞争激烈,他仍以优异成绩获得英国伯明翰大学工业冶金系的录取通知书。

这个学业有成的大学生,想起自己离家已八载,当初断了自己经济来源,声称要打断腿的父亲和家人过得如何?父亲是否还生自己的气?

他小心翼翼地回到阔别的家乡,见到了满脸笑意的父亲。

两弹一星元勋是谁 名单(两弹一星元勋姚桐斌)(4)

姚桐斌故居

在新建的二层小楼上,没有上过学的父亲请人写下“耕读家风”的匾额,诉说着黄土塘第一个留洋学生的荣光。

03

1947年,姚桐斌来到伯明翰大学,师从冶金领域著名教授弗·康德西,开启了他异国求学之路。因为国民政府在1949年倒台,所以只得到2年的学费,但他必须花够4年。

每天就着茶水咽下粗糙的面包后,就投入到刻苦学习中。四年后,他以一篇《对液态金属及合金的粘性与流动性的研究》的论文通过了答辩 获工业冶金学博士学位。

两弹一星元勋是谁 名单(两弹一星元勋姚桐斌)(5)

导师弗·康德西教授兴奋异常,大呼姚桐斌是自己教过最好的学生之一。

何出此言呢?

因为姚桐斌关注的领域,非常重要,但在当时的世界上没几人研究,更不消说有什么重大成果了。

29岁的姚桐斌再接再厉,到伦敦帝国科技学院深造并谋得一份实习指导员的工作。这所学校声名赫赫,在英国仅次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姚桐斌的科研水平得到极大的提升,一年后获得文凭。

在英国期间,姚桐斌得知了新中国成立的消息,激动万分,积极传播新中国的各类消息,引起了英国保守势力的敌视,被勒令离境。

在旁人引荐下,姚桐斌受聘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冶金系,担任铸造研究室任研究员兼教授助理。在亚琛工业大学,姚桐斌专注金属粘性及流动性的研究,成为学校的知名专家。除了理论研究,姚桐斌还充分利用所处德国工业环境,深入冶金工厂实习,实地考察德国的先进制造工艺。

值得一提的是,向往祖国的姚桐斌于1956年在瑞士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归国做好了一切准备。

04

鉴于当时的国际形势,为了让新中国的骨头硬起来,必须拥有原子弹和导弹。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即导弹研究院很快成立,任命刚刚回国的姚桐斌担任第五研究院一分院第七室主任。

姚桐斌是被聂荣臻点了将。

我们常说新中国刚成立是一穷二白,很多年轻人没有概念。拿刚刚成立的第七室来讲,一穷二白就是分配给姚桐斌主任的,只有12个大学生和1台显微镜,再无其他。

这与国外良好的研究条件形成鲜明反差,有人问他为什么回来,姚桐斌回答:“我回国不是为了地位和金钱 而是要把学到的知识奉献给祖国的建设。我愿意同大家一起 为我国火箭上天贡献力量。”

两弹一星元勋是谁 名单(两弹一星元勋姚桐斌)(6)

听到姚桐斌这样说,12个大学生其实并没有多少信心。

火箭是综合性非常强现代技术工程,一是需要相关顶级人才,二是制造火箭的材料和工艺。这些在当时的中国,几乎都是0。

苏联曾经说,可以卖给中国用于研制火箭的关键材料钎焊合金,但1960年撤走专家撕毁合约后,再无指望。

没有指望,就靠自己。国家给姚桐斌下的任务是,1960年底必须研制出这种钎焊合金 否则会影响发动机的研制任务。

姚桐斌并无火箭研究基础,只能从头学起。经过无数次学习研究实验,终于确定了钎焊合金的成分,但又遇到了新的困难。

在将这种新型材料装备到火箭上,发现火箭的燃料燃烧后会产生高温,烧坏很多零部件。所以必须精确地计算出在不损坏零部件的前提下,适合火箭燃烧的温度,材料和工艺起决定性作用。

姚桐斌提出这种新型材料设想,要吸收大量热能,从而让火箭“发汗降温”,因此被称为“发汗材料”。课题建立后,却遭到某些人的嘲笑质疑,他们断言这是“胡子课题”,意思是等到姚桐斌胡子白了也研究不出来。

天道酬勤,迎难而上,姚桐斌团队很快就让这些人打脸了,将新研制的材料和工艺用在火箭上,不仅成功降温,而且还增加了火箭的射程,荣获国家发明二等奖。

在姚桐斌的带领下,又研究成功钛合金,“还有新型不锈钢、高强铝合金、难熔金属、焊接新工艺、化学铣切工艺、金属软管、蜂窝结构等。”

这些研究成果填补了我国多项空白,即使放到世界上,也处前沿水平。新型材料和工艺全部应用在我国运载火箭和卫星上,第一枚火箭的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全部实现了国产。

不断遭到质疑,姚桐斌带着团队一个一个攻克,直至那些声音烟消云散。

姚桐斌在科研工作中形成的两个重要理念,直至今天,仍被武装在中国航天人身上。

第一, 他提出“材料先行”的理念,无论是做火箭还是导弹,材料最关键;

第二,他强调要按照科学程序办事 树立和培养科学的态度、作风、秩序和程序。专门撰写《研究工作方法》的文章发表,带领科研人员学习,培养出一大批航天骨干人才。

有很多研究所的同事回忆,姚桐斌工作作风极为严谨,奖惩分明,针对错误的科研态度作风,陈列出来展览,不留面子,产生极大震动。

作为领导和管理者,指责永远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以身作则才是。

姚桐斌他在展板上详细地写明“科学研究工作程序”,从具体的实例出发,一步步地介绍怎样做才是科学的程序,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清清楚楚,密密麻麻的文字中藏着严谨的科学态度。

一个人对了,一群人也就对了。

后来者站在姚桐斌等老航天人的肩膀上,才有了以后“神州飞天”“嫦娥探月”等辉煌成就。

05

像那个时代大多数特殊领域的科研人员一样,姚桐斌的工作要严格保密,甚至办公室的电话都不能告诉彭洁清。联系不上姚桐斌,临盆的彭洁清只好敲开邻居的门。

邻居赶忙给彭洁清叫上一辆车,她自己一个人去了协和医院。要说当时没有埋怨,肯定是假的,但彭洁清总是觉得丈夫是牵挂她的,但他把党的事业放在第一位,所以不能来。抱怨很轻,理解很重。

两弹一星元勋是谁 名单(两弹一星元勋姚桐斌)(7)

姚桐斌与彭洁清

第二天一早,姚桐斌赶到医院,带着一捧鲜花和急匆匆的脚步,彭洁清登时就原谅了他。

06

十年浩劫开始后,姚桐斌的工作受到很大冲击,但他坚持上班,因为“不上班拿工资,于心不忍”。

1968年6月8日,对于彭洁清来讲,是个永远不愿回忆的日子。姚桐斌中午下班回家的路上,遭遇一伙不明身份的歹徒毒打,拳头、钢管砸在身上,鲜血汩汩,最后被扔在距离家门200米的地方。

呕心沥血研制的火箭和导弹,在残暴面前失去了威力。

下午3点,正值壮年的姚桐斌被活活打死。

顷刻间,三个女儿失去了父亲,妻子失去了丈夫,中国失去了英雄。

“他被害的那一刻,我感到所有的时钟都停止了跳动,所以他永远是45岁。”彭洁清回忆道。

当姚桐斌被害的消息传到中央,举座哗然,正在开会的周总理手中的茶杯一下掉在地上,要求立即查明这个案子,并拟定一张对我国有重要贡献的科学家名单,要求军队对他们加以保护。

“可惜!太可惜了!如果他活着,还会做出更大的贡献。”这是身边同事对他的普遍评价。

1976年10月,彭洁清向中央反映姚桐斌蒙冤被害的情况,得到回应,犯罪分子被处以应有刑罚,姚桐斌也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姚桐斌走了,但他一直在帮助着中国航天事业,直至今天。

上世纪70年代,因为发动机材料不行,造成火箭发射经常失败,科研人员找到一篇法语论文才解决了问题,后来查明论文作者正是那名失去的英雄——姚桐斌。

07

1999年9月18日,国家在人民大会堂颁发“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共有23位震颤华夏的科技专家获此殊荣。姚桐斌是其中之一,但他不能像其他功勋那样亲自出席。

两弹一星元勋是谁 名单(两弹一星元勋姚桐斌)(8)

彭洁清静静地坐在主席台下面,听到丈夫的名字,格外激动。

此刻,距离姚桐斌去世已经31年。

拿到奖章之后,彭洁清做了一件令人匪夷所思又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她把奖章捐献给国家博物馆,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到姚桐斌的精忠报国精神。

两弹一星元勋是谁 名单(两弹一星元勋姚桐斌)(9)

在远离姚桐斌的日子里,彭洁清难免会抱怨命运的捉弄,但丈夫生前的话会围绕在耳边:“不要怨这怪那 应该多想想自己为祖国做了些什么”。

08

1938年,武汉失守,日寇肆虐,诗人艾青眼见大好河山支离破碎,写下诗篇《我爱这土地》,其中有两句永远刻在了中国人的心里:“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姚桐斌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叫爱国,怎样是报国,他曾说:“只要能把科研搞上去 我就是死了也甘心。”

这个世界上,有人仰望星空,但有的人就是星空。

姚桐斌这样的中国脊梁,才是我们应该追的星。

致敬!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