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城市值得投资(从蛮荒之地到国际都市)
长三角城市值得投资(从蛮荒之地到国际都市)秦国统一六国后设立会稽郡管辖江浙大部分地区,随着国家版图的扩大,江浙地区转而成为沟通南北的关键地带,在楚汉争霸时期,徐淮士族成为左右天下局势的关键力量,如项羽来自宿迁,刘邦来自徐州。先秦时期,经过吴国、楚国和越国的经营,江浙地区逐渐成为繁华之地,尤其是复仇之神伍子胥负责兴建的姑苏城(今苏州)成为江南军政和经济重地。尽管已经获得周朝的承认,但是因为地处偏远、风俗习惯和中原也完全不同,吴国和越国都被当作蛮夷看待。而在吴、越受封之前,此地更是东夷、淮夷、徐夷聚居之地,在夏朝、商朝时期和中原王朝纷争不断,来自东夷的后羿甚至曾经篡夺了夏朝王权,此时的江浙地区其实是不服王化、生活原始的蛮荒之地。直到吴、越受封之后,两国的先祖们励精图治,终于在春秋时期促使两国先后成为春秋霸主,江浙地区开始作为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上文中我们曾提到周朝始祖、太王姬亶为了传位给小儿子季历,驱逐了长子太伯和次子仲雍。
受封诸侯公元前800年左右,太伯和仲雍两兄弟逃到东南荆蛮之地(江浙地区),断发文身,自比为蛮人。太伯起了名号叫勾吴,太伯为人爽快、勇猛、有能力,获得了荆蛮的认可,纷纷跟随,立太伯为主,创立了吴国。吴太伯无子,传位给弟弟仲雍。
周武王姬发开创周朝之后,分封诸侯,寻找太伯和虞仲后人,找到了吴国之主、虞仲的重孙周章,正式列为诸侯;而夏朝帝少康的后裔被封在会稽(今绍兴),称为越国。自此江浙地区大部分正式纳入了中原王朝的版图。
图1.蛮族
蛮荒之地尽管已经获得周朝的承认,但是因为地处偏远、风俗习惯和中原也完全不同,吴国和越国都被当作蛮夷看待。
而在吴、越受封之前,此地更是东夷、淮夷、徐夷聚居之地,在夏朝、商朝时期和中原王朝纷争不断,来自东夷的后羿甚至曾经篡夺了夏朝王权,此时的江浙地区其实是不服王化、生活原始的蛮荒之地。
直到吴、越受封之后,两国的先祖们励精图治,终于在春秋时期促使两国先后成为春秋霸主,江浙地区开始作为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江南重地先秦时期,经过吴国、楚国和越国的经营,江浙地区逐渐成为繁华之地,尤其是复仇之神伍子胥负责兴建的姑苏城(今苏州)成为江南军政和经济重地。
秦国统一六国后设立会稽郡管辖江浙大部分地区,随着国家版图的扩大,江浙地区转而成为沟通南北的关键地带,在楚汉争霸时期,徐淮士族成为左右天下局势的关键力量,如项羽来自宿迁,刘邦来自徐州。
图2.楚汉争霸
偏安政权经过数朝经营,江南一天比一天变得富饶。汉末三国,孙权凭借江南士族支持,已经足以和中原的曹魏和西南的刘汉向抗衡。江浙地区的实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得到提升。
公元317年,西晋亡于北方蛮族,司马睿在建邺(今南京)建立东晋,北方世家大族纷纷南迁,史称“衣冠南渡”,实现了汉民族第一次影响深远地人口、经济、文化中心大转移。此时,江浙地区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经济或政治重镇,而已经成为重要的国家中心。
隋炀帝时期,京杭大运河的修建进一步加强了全国交流,富饶的江南开始把自己的经济和政治势力辐射到全国,隋炀帝甚至一度准备迁都到扬州。靖康之耻后,南宋的偏安政权在临安府(今杭州)建都,江浙的地位再一次得以巩固和加强。
图3. 五胡乱华
国际都市江浙的实力增长,促使朱元璋夺取天下后,直接定都应天府(今南京),江浙的地位几乎达到了巅峰,但是明成祖朱棣出于“天子守国门”的战略考虑,把国都移到了北平,而把南京作为陪都。
清朝时,以苏皖为主体的江南省凭借强大的经济能力,成为满清经济最繁荣、文化最昌盛的大省,最终被顺治帝强制分拆为江苏省和安徽省。
时至今日,以江浙沪皖为主体的长三角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最发达、城镇集聚度最高、交通最便利的现代化城市群。其中,尤其原属江苏的上海更以超脱的经济成就被称为“魔都”,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桥头堡,和闻名世界的“国际大都市”。
图4.长三角城市群
我辈当奋进江浙地区的发展可以说是中国的缩影,数千年来蹒跚前行,但是却一路雄起,最终成为全球范围内不容忽视的经济、政治、人口、文化中心,真是鼓舞人心。如今历史的画笔交到了我们手上,我辈当奋进,少些哀怨和叹息,多点实干与从容,再为国家和地区发展填上一点浓墨重彩。
关注阳光旧事录,观看古往今来,解读大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