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成语围魏救赵:国学成语故事34列强环伺
历史故事成语围魏救赵:国学成语故事34列强环伺当佚之狐说出此人姓名——烛之武后,郑文公面露狐疑之色说:“咱们国家还有这样的能人?我怎么从来没听说过?”佚之狐说:“他曾是一个养马的小官,为国君服务了大半辈子,如今年纪很大‘退休’了。但是此人口才很好,如果他能出面见秦穆公,一定会说动穆公撤兵,这样一来,晋军就失去了援手,他们远道而来,势单力孤,我们就不用害怕了。”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的郑文公彻底是土地庙长草——慌了神。这天,正在唉声叹气之时,大臣佚之狐求见说:“我想到了一个人,如果让他出面去见秦穆公,郑国必定逃过此劫。”郑文公一听,责怪说:“你怎么不早说?快快去请。”佚之狐心说:“说了你可得听啊。早这么谦虚,哪有这些麻烦?”一时间,郑举国皆惊、城门紧闭、樵采断绝、商旅不通,陷入了亡国灭种的巨大恐惧之中。国君郑文公更是后悔自己当年有眼无珠,没有听从大夫叔詹的话轻视和冷落了落魄公子重耳(当时,叔詹建议郑文公或善待或杀死重耳),而且又背叛晋国与
国学成语,浓缩历史精华;曲径通幽,遇见不一样的“中国”。
前文说过,春秋时期的小诸侯国在列强环伺之下,为了生存,不得不朝秦暮楚,一次次被盟主国强行拖上战车,就像抗战片中的“皇协军”一样被刀枪顶着冲锋陷阵,真叫一个可怜。饶是如此,很多国家还是被大国们三番五次侵略或者吞并,宗庙倾颓,香火不继,永远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而与此同时,一些曾经的强国在经历了几百年的颠簸起伏后或四分五裂(如三家分晋),或易手他人(田氏代齐),或国破家亡(勾践灭吴),所谓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只留下发黄故纸堆里的几许叹息。
话说公元前630年9月13日,秦国和晋国的联军包围了郑国国都。
一时间,郑举国皆惊、城门紧闭、樵采断绝、商旅不通,陷入了亡国灭种的巨大恐惧之中。国君郑文公更是后悔自己当年有眼无珠,没有听从大夫叔詹的话轻视和冷落了落魄公子重耳(当时,叔詹建议郑文公或善待或杀死重耳),而且又背叛晋国与楚国交好,以至引来了塌天大祸。
此次发兵,晋文公重耳是主谋,秦国则根据两国的相关“条约”作为盟军助战。联军兵分两路,协同作战,晋军驻扎函陵,秦军占据汜南。
秋韵(山东泰安 张荣群)
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的郑文公彻底是土地庙长草——慌了神。这天,正在唉声叹气之时,大臣佚之狐求见说:“我想到了一个人,如果让他出面去见秦穆公,郑国必定逃过此劫。”郑文公一听,责怪说:“你怎么不早说?快快去请。”佚之狐心说:“说了你可得听啊。早这么谦虚,哪有这些麻烦?”
当佚之狐说出此人姓名——烛之武后,郑文公面露狐疑之色说:“咱们国家还有这样的能人?我怎么从来没听说过?”佚之狐说:“他曾是一个养马的小官,为国君服务了大半辈子,如今年纪很大‘退休’了。但是此人口才很好,如果他能出面见秦穆公,一定会说动穆公撤兵,这样一来,晋军就失去了援手,他们远道而来,势单力孤,我们就不用害怕了。”
郑文公大喜,立刻派人去请烛之武。而此时的烛之武早已是风烛残年,连走路都打晃,大伙一看,不禁大失所望,有的甚至忍不住掩口胡卢而笑。
郑文公也是满腹狐疑,但眼下无人可用、无计可施。满朝文武平日议政时口若悬河,动辄平秦晋、灭齐楚,指手画脚、不可一世。现如今一看敌人真的兵临城下,一个个顿时成了缩头乌龟,大气也不敢出。气得郑文公大骂都是“键盘侠”,都是“最安全的时候最勇敢”。而“爱国勇士们”面对郑文公的追问叱骂,一个个躬身低头,光翻白眼就是不吭声,更别说拿出什么定国安邦的大计,气得郑文公一叠连声地骂都是废物。
无计奈何,郑文公只好封官许愿低三下四地请求烛之武去见秦穆公,说服他退兵。烛之武一听连连推辞说:“主公肯定找错人了。我年轻时尚不如别人,现在老了,老而不以筋骨为能,更不用说是劝秦穆公退兵这样天大事的了。咱们郑国人才济济,主公还是另请高明吧。”
郑文公一听,急得眼泪差点流下来,连连认错说:“这都是我过错,没有及时发现你的才能,现在国家危急了又来找你帮忙。但是现在国家存亡在你一念之间。再说了,有国才有家。如果郑国灭亡了,你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啊。”
烛之武答应了。而此时,秦晋两国正严密围城,为了不被晋军发觉,烛之武特地等到夜深人静之时,让几位身强力壮的将士把自己用绳子捆好,悄悄从城墙上顺了下去。
已经休息的秦穆公听说郑国大夫烛之武求见,很是纳罕,因为在他印象中,郑国没有这样一个“高干”,因此犹豫了半晌,才命令军士放行。
五岳独尊(山东泰安 张荣群)
烛之武进入秦穆公大帐,道明身份后说:“现在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明白马上就亡国了。但是如果郑国灭亡对秦国有利的话,我就不敢来打扰您了。还有,咱们两国距离很远,即便您占领了我们郑国,也难以管理,而晋国则不然。也就是说,秦晋联手灭亡了郑国,最终受益的却只是晋国一家。晋国实力由此增强,就等于秦国被削弱了。而如果留下郑国,让我们当贵国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东道主),贵国使者往来什么的,由我们负责接待服务,我想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还有,您也曾经有恩于晋君,他也曾经承诺给两座城池报答您,但他早上渡过黄河,晚上就构筑工事防备您。再说晋国的贪心会有满足的时候吗?等到有一天他足够强大时,难道不会侵略秦国吗?”
一席话说得秦穆公如梦方醒。于是,秦穆公欣然与郑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结为盟友,并派遣杞子、逢孙和杨孙帮着戍守郑国,自己悄悄带兵回国。
消息传到晋军大营,群情激奋。子犯请求立即掉转枪口,追击秦军,但被重耳拒绝了。重耳说:“当初一日多亏了穆公帮助,我们才有今天。别人帮了我们却要伤害他,这是不仁;两国交恶,由此失掉同盟国家,这是不明智。用动乱代替齐整,这不是勇敢。我们也撤兵吧。”
国学经典欣赏: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
——《左传•僖公三十九年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