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瓶小实验:孩子们最喜欢的实验系列
空气瓶小实验:孩子们最喜欢的实验系列等火柴熄灭后迅速放到集气瓶内(集气瓶内事先要放些水或者细沙,以防止集气瓶炸裂);把收集好的氧气放置在实验台上,用燃烧匙的一端缠绕一段细铁丝,铁丝另一端缠绕火柴杆,点燃火柴杆实验材料:过氧化钠、水、矿泉水瓶、直角弯导管2根、乳胶管、水槽、集气瓶、一次性注射器、铁丝、火柴、在水槽内装入水,集气瓶内装满水倒扣在水槽内,取过氧化钠(淡黄色粉末)3~5克放到矿泉水瓶内,注射器内吸把注射器内的水加入矿泉水瓶,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把瓶内的空气排出),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
第一个享用氧气的老鼠
我们知道,没有氧气人类就不能生存。然而,是谁发现了氧气呢?在众多讨论发现氧气的著作中,约瑟夫•普利斯特里所著的名为《几种气体的实验和观察》,最饶有兴味。
约瑟夫•普利斯特里在1733年3月13日生于英国黎芝城附近的飞尔特黑德镇。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实际上是当牧师,化学只是他的业余爱好。他所著的《几种气体的实验和观察》于1766年出版。在这部书里,他向科学界首次详细叙述了氧气的各种性质。他当时把氧气称作“脱燃烧素”。普利斯特里的试验记录十分有趣。其中一段写道:“我把老鼠放在‘脱燃烧素’的空气里,发现它们过得非常舒服,我自己受了好奇心的驱使,又亲自加以试验。我想读者是不会感到惊异的。我自己试验时,是用玻璃吸管从放满这种气体的大瓶里吸取的。当时我的肺部所得到的感觉,和平时吸入普通空气一样;但自从吸过这种气体以后,经过好多时候,身心一直觉得十分轻快舒畅。有谁能说这种气体将来不会变成时髦的奢侈品呢?不过现在只有我和两只老鼠,才有享受呼吸这种气体的权利啊!”当时,他没有把这种气体命名为“氧气”,而只是称它“脱燃烧素”。在制取出氧气之前,他就制得了氨、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和同时代的其他化学家相比,他采用了许多新的实验技术,所以被称之为“气体化学之父”。1783年,拉瓦锡的“氧化说”已普遍被人们接受。虽然普利斯特里只相信“燃素学”,但是他所发现的氧气,却是使后来化学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各国人民至今都还很怀念他。
在太空中,在潜艇中,还有重症病人监护室,如何给里面的人员提供氧气是最最重要的内容之一,除了氧气瓶,(如我们常见到潜水员背上背着的就是氧气瓶),随时能生成氧气而不产生其它有害物质才是最好的补给方法。过氧化钠就是这种物质。下面我们就利用过氧化钠来见证一下氧气的制备和部分性质。
实验材料:过氧化钠、水、矿泉水瓶、直角弯导管2根、乳胶管、水槽、集气瓶、一次性注射器、铁丝、火柴、
在水槽内装入水,集气瓶内装满水倒扣在水槽内,取过氧化钠(淡黄色粉末)3~5克放到矿泉水瓶内,注射器内吸
把注射器内的水加入矿泉水瓶,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把瓶内的空气排出),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
把收集好的氧气放置在实验台上,用燃烧匙的一端缠绕一段细铁丝,铁丝另一端缠绕火柴杆,点燃火柴杆
等火柴熄灭后迅速放到集气瓶内(集气瓶内事先要放些水或者细沙,以防止集气瓶炸裂);
可以观察到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发表原文1
发表原文2
发表原文3
发表原文4
实验原理:过氧化钠能够与水反应产生氧气和氢氧化钠,还能够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氧气和碳酸钠,反应放热。利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不仅能供氧,还能消耗二氧化碳,是面具、航天和潜海供氧首选。
注意事项:过氧化钠能够与水反应、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氧气,同时放热,要注意安全。
小链接:潜水艇有两种供氧的装置,第一种是储备压缩氧气,第二种是过氧化钠(Na2O2)做供氧剂。过氧化钠直接吸收人体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就能直接释放出氧气,不但不需要加热,还能吸收二氧化碳,稳定空气成分。(若要同等质量的情况下,产生更多的氧气,超氧化钾更好,若太空和潜艇里长期工作,里面最好都使用超氧化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