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卡萝尔拳套的配色,克制沉稳的女同之爱
关于卡萝尔拳套的配色,克制沉稳的女同之爱然而,片中“男人”的角色,无论是卡萝尔的丈夫,还是泰瑞斯的各男友,却是情绪化、无助、脆弱的角色,他们面对无法拥有、无法控制的另一半表现出了彻底的焦虑失控和气急败坏,就像得不到玩具的男孩。其他的男性角色如窃听的私人侦探以及互相争吵的律师,则偏偏是逼得卡萝尔情绪失控的存在。在这个视角上,导演在情感上似乎对两性角色存在着个人偏倚,这种偏倚却也恰恰给了女同之爱一种弱化了生理冲动、更偏重情感需求的合理解释——同样是女同主题的电影,前年大热的《阿黛尔的生活》则通过大量激情戏释放了更多荷尔蒙因子;也多得这种偏倚,电影中的卡萝尔与泰瑞斯才如此亮眼和丰满。两位女主角的演技为电影的成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女神凯特·布兰切特自如地展现了女人的强与弱,完美诠释了情人、母亲、妻子、女强人的多重样貌,但相较于《我不在那儿》里反串鲍勃·迪伦的出神入化,“卡萝尔”一角对女神来说似乎并无挑战难度,她简直只需做自己就好。相反,
距离托德·海恩斯上一次带着作品《天鹅绒金矿》参加戛纳,已是七年光景。新作《卡萝尔》自宣布入围时就得到各方关注,首先自是导演本身的水准让人期待,再者同性题材加上女神级演员凯特·布兰切特和鲁尼·玛拉的搭档出演,更是让人期许在电影中看到不一样的火花——幸而大师和女神都没有让人失望,电影在掌声中拉开帷幕,在喝彩声中结束放映,算是今年戛纳目前为止现场反响最为积极的作品。
影片根据美国女同小说《盐的代价》改编,讲述了一位有着摄影爱好,却在纽约做百货公司售货员的女孩(鲁尼·马拉饰)和一名中年贵妇卡萝尔(凯特·布兰切特饰)之间的爱情故事。
影片背景发生在五十年代的美国,却不如海恩斯的前作《远离天堂》那般在各方各面都完美重现五十年代电影样貌;与才气横溢的《天鹅绒金矿》或《我不在那儿》相比,在风格上则更是理智沉稳。倒叙的首尾相连在形式上让人眼前一亮,但花招也仅此点到为止,恰是这种中规中矩的叙述形式给人物情感进程的表现提供了稳定展现的空间与舞台。
在海恩斯平稳的掌控之中,两个女人之间的情感随着剧情发展平缓推进,经历了吸引、试探、迸发、克制,到耐人寻味的未完待续,感情表达多数冷静克制,却难掩暗流涌动。身为女王范贵妇的卡萝尔有着精致的妆容和打扮,在家在外都一副独立坚强的形象,却唯有在多年的女伴Abby面前会流露出脆弱小女孩的模样;渴望成为摄影家的女孩泰瑞斯在男友们面前骄横高冷,满脸流露着对自由独立的渴望,却在卡萝尔面前变成眼神写满崇拜、惟愿依赖的小女孩;另一个有意思的女性角色则是卡萝尔的女儿。小女孩出场不多,却不可缺少:卡萝尔对待女儿、对待Abby和对待泰瑞斯的三种不同样貌,引出三种情感形态,让人看见,完整的女人总是在“母亲”与“女孩”两种角色中互相转换,行使着保护与依赖的双重天性——而完美的男人,则是能够引出并包容这种双重天性的角色。
然而,片中“男人”的角色,无论是卡萝尔的丈夫,还是泰瑞斯的各男友,却是情绪化、无助、脆弱的角色,他们面对无法拥有、无法控制的另一半表现出了彻底的焦虑失控和气急败坏,就像得不到玩具的男孩。其他的男性角色如窃听的私人侦探以及互相争吵的律师,则偏偏是逼得卡萝尔情绪失控的存在。在这个视角上,导演在情感上似乎对两性角色存在着个人偏倚,这种偏倚却也恰恰给了女同之爱一种弱化了生理冲动、更偏重情感需求的合理解释——同样是女同主题的电影,前年大热的《阿黛尔的生活》则通过大量激情戏释放了更多荷尔蒙因子;也多得这种偏倚,电影中的卡萝尔与泰瑞斯才如此亮眼和丰满。
两位女主角的演技为电影的成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女神凯特·布兰切特自如地展现了女人的强与弱,完美诠释了情人、母亲、妻子、女强人的多重样貌,但相较于《我不在那儿》里反串鲍勃·迪伦的出神入化,“卡萝尔”一角对女神来说似乎并无挑战难度,她简直只需做自己就好。相反,曾主演了《龙纹身的女孩》的鲁尼·玛拉在片中表现却是让人眼前一亮。她内敛的表演完整表现出了“女孩”内心的躁动不安、崇拜渴望。二者的搭档则让人看见了“女孩”与“女人”两种层级不同却又有所共性的人物形象。加上情绪到位的配乐,精致的影像,克制沉稳的风格却传达出饱满真实的情感,影片最终若是摘得金棕榈也可谓情理之中,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