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新型国际关系的路径: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建立新型国际关系的路径: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认为,深刻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对于我们更好地以全会精神和《决议》方向来深化学习、开展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因此,要坚持用新飞跃的思想理论成果聚才育人,努力培养和造就党和人民事业的接班人,把各方面的人才聚集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一是要充分发挥这一思想的思想引导和方向指引作用,切实把这一思想作为思想指南,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建功立业。二要充分发挥这一思想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切实增强这一思想的感召力和辐射力,把各方面先进分子特别是优秀青年吸收到党内来。三要扎实做好思想教育和理论教育工作,做好这一思想的宣传教育和大众普及工作,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四是要充分展现这一思想所蕴含的目标、责任和使命,做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启迪激励工作。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新型国际关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重粮惠粮政策、思想理论成果、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张丽: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北京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张丽表示,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由之路。新型国际关系意味着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坚持开放、不搞封闭。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是中国为处理好国家间关系、保持国际社会稳定发展寻求的新道路,也是符合人类和世界共同利益的发展之路。“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是新型国际关系的核心理念,中国坚持这一理念,秉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与世界各国共同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相互尊重是国际交往礼仪,国际交往以公平正义为要旨,而合作共赢则是国际交往愿景。良好的国际秩序是国际关系中各行为主体有序发展的基本保障,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离不开稳定的国际秩序。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始终做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多边体系的捍卫者。不仅维护多边机制的权威性,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坚定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坚定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法基本准则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还以共商共建共享精神参与并引领二十国集团、上合组织、金砖国家等有利于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平台建设。积极寻求全球伙伴的共同利益点。从根本上摒弃了国际关系中的老套路,为各国平等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和法治化注入了新动力。
摘编自《光明日报》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党委书记付强认为,作为行业人才自主培养的主力军,行业特色高校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强化主动融入、主动接轨、主动服务行业发展的意识,进一步理顺人才培养机制,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培养行业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努力在推动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引领行业科技进步、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等方面作出更大贡献。不仅要突出思想政治引领,还要聚焦行业战略需求。积极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加快形成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新机制。突出学科优势与特色,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打造有利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平台,大力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努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将行业战略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目标,探索以科学精神为指引、以创新意识培养为核心、以团队协作为依托、以行业关键问题解决为导向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战略发展同向同行。同时,还要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构建结构合理、富有活力、运行高效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推进“从实验室到大市场”的转化创新,加快推动科技成果就地就近转化。围绕国家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建立高校、行业创新资源共享机制,共建多学科交叉研究共享平台,努力将产业动向、技术发展对高水平复合型人才的要求转化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优势,促进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良性互动。
摘编自《人民日报》
钟钰表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释放重农抓粮的明确信号,地方抓细抓实发展措施,为保障粮食生产创造了良好局面。但也要看到,无论是当前还是未来,粮食保供稳价仍然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基于此,要从四方面着手扎实推进重粮惠粮政策。一是统筹农资生产和储备。不仅要切实保障农资企业正常生产,畅通农资物流运输,在生产端保障农资供应。还要加强淡季农资储备,增强市场调控能力,稳定市场供应,防止农资价格大幅度波动。二是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增强农田防灾抗灾减灾能力,推动实现“藏粮于地”。发挥财政杠杆作用,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开展农田建设。三是推动产粮大县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构建中央政府向主产区转移、主销区向主产区转移的发展补偿机制。另一方面,增强产粮大县粮食企业发展活力,推动产业集聚,搞活产业经济。四是完善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强化地方党政干部维护粮食安全的底线思维。建立责任清单、任务清单、问题清单和整改清单“四位一体”的清单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相关人员的责任任务。
摘编自《经济日报》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认为,深刻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对于我们更好地以全会精神和《决议》方向来深化学习、开展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因此,要坚持用新飞跃的思想理论成果聚才育人,努力培养和造就党和人民事业的接班人,把各方面的人才聚集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一是要充分发挥这一思想的思想引导和方向指引作用,切实把这一思想作为思想指南,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建功立业。二要充分发挥这一思想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切实增强这一思想的感召力和辐射力,把各方面先进分子特别是优秀青年吸收到党内来。三要扎实做好思想教育和理论教育工作,做好这一思想的宣传教育和大众普及工作,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四是要充分展现这一思想所蕴含的目标、责任和使命,做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启迪激励工作。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
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委蔺伟表示,高校学习要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以全局观念、系统思维分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形势。要抓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一方面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另一方面要因地、因人、因事、因时制宜开展工作,引导学生成长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要聚焦加快构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这一主线,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要与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相贯通,使立德树人通过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要扭住实施时代新人培育工程这一关键,完善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齐抓共管机制这一保障,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不断发展。以人才培养改革为牵引,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要完善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齐抓共管机制这一保障。切实加强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领导,统筹把握办学治校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方向,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抓紧抓实抓好。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配齐建强思想政治工作骨干队伍,充实优化兼职工作队伍,让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各部门、各育人主体都自觉承担起立德树人的责任,切实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光明网记者 王晓秋整理)
来源: 光明网-理论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