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老电影适合和女朋友一起看(没有今天这样见到第一顿饭就想分手的上海姑娘)
有什么老电影适合和女朋友一起看(没有今天这样见到第一顿饭就想分手的上海姑娘)所以,各位读者,我们也不要被媒体上花花绿绿的上海姑娘们蒙住了心,我们在老电影里还可以找回另一类上海姑娘,她们会告诉你另一个上海故事,一个关于劳动与尊严的故事。这个“霓虹灯外的上海”和上海人,今天的大众媒体上基本已经无处寻觅了。摩登之外的上海,在哪里呢?在五六年代的上海电影里。在《万紫千红总是春》、《今天我休息》、《大李老李小李》、《护士日记》这样的上海电影中,我们见不到今天新闻里那样娇滴滴的上海姑娘。她们健康、自然、朴素,头顶社会主义的艳阳天,不会被花花绿绿的摩登物事蒙了心,一顿卖相难看的年夜饭算什么呢?《护士日记》里,上海姑娘简素华主动向组织要求,派她到最艰苦朴素的地方,到祖国最需要她的地方去。五六十年代的上海姑娘,拥有晴朗的人格,风吹雨打都不怕。看到这样的上海姑娘,再看今天大众媒体、影视作品里的“摩登女郎”,我们会不会觉得恍如隔世?10多年前,著名华人学者李欧梵写了一本《上海摩登》,红
文_沈河西
一个上海姑娘跑去江西农村男友家过年,未来婆婆做的一顿皮糙肉也糙的年夜饭就试出了真心,也晒出了上海儿女的本色。“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嘿嘿,这真的不是上海人过日子所依据的方法论。
这么说,似乎有点开地图炮的嫌疑。但这些年,我们说起上海男人、上海小姐,真的不是一个太好听的形容词,听着像骂人。据说对上海人最恭维的一句评价是:你不像上海人。
在大部分人心中,上海既是偶像,也是原罪。中国梦其实就是上海梦,中国模式其实就是上海模式。对于上海人和上海,我们这些外乡人,也是又爱又恨。但这些年在上海住下来的一个感受是,当我们谈论上海的时候,其实往往谈谈的是“摩登上海”。又或者说,我们对于上海人或上海的理解,都是被“摩登上海”这四个字给框定的。
10多年前,著名华人学者李欧梵写了一本《上海摩登》,红透整个中国文科学界,还顺带成为一本了解上海、了解民国的小资读物。这些年,不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写上海的学术著作汗牛充栋,但没有一本像《上海摩登》那样有影响力。这里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摩登”这两个字的魔力。上海摩登,摩登上海,在大部分人眼中,这两个词几乎可以算得上同义反复。所以当我们谈到上海的时候,只是张爱玲笔下的上海、外滩的上海、新天地的上海。我们说起上海人,也顺带着联想到的都是以陆家嘴天际线为眼光地平线、以小资为根本人格模型的上海人。我们遗忘了上海也有它左翼的一面,有它红色的一面,有它革命的一面。我们也遗忘了除了精明世故,上海人也有明朗的、朴素甚至热血的传统。
1947年上映的,由张爱玲编剧、上官云珠主演的电影《太太万岁》
上海最有名的本土作家王安忆很排斥人家一提到她,就只提起《长恨歌》。提起《长恨歌》也就罢了,还一定要提到张爱玲。她会告诉你,《长恨歌》不只写了那个一般人眼中的橱窗里的上海,还写到了六十年代的风云激荡的上海。她还会告诉你,她的《富萍》写的不是王琦瑶的上海,写的是保姆们的上海。不是那个洋房林立的上海,是那个刷马桶声中唤起一天清晨的上海。归根到底,她不同意只以摩登世俗来定义上海,上海也有它的草根性、革命性。
这个“霓虹灯外的上海”和上海人,今天的大众媒体上基本已经无处寻觅了。摩登之外的上海,在哪里呢?在五六年代的上海电影里。在《万紫千红总是春》、《今天我休息》、《大李老李小李》、《护士日记》这样的上海电影中,我们见不到今天新闻里那样娇滴滴的上海姑娘。她们健康、自然、朴素,头顶社会主义的艳阳天,不会被花花绿绿的摩登物事蒙了心,一顿卖相难看的年夜饭算什么呢?《护士日记》里,上海姑娘简素华主动向组织要求,派她到最艰苦朴素的地方,到祖国最需要她的地方去。五六十年代的上海姑娘,拥有晴朗的人格,风吹雨打都不怕。看到这样的上海姑娘,再看今天大众媒体、影视作品里的“摩登女郎”,我们会不会觉得恍如隔世?
所以,各位读者,我们也不要被媒体上花花绿绿的上海姑娘们蒙住了心,我们在老电影里还可以找回另一类上海姑娘,她们会告诉你另一个上海故事,一个关于劳动与尊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