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年代的反特电影(首部在全国公开征名的反特电影)
六七十年代的反特电影(首部在全国公开征名的反特电影)电影《无形的战线》(1949)剧照但由于我公安部门破案神速 ,终于将暗藏敌人一网打尽。电影《人民的巨掌》(1950)中国DVD版封套其实回过头来看《人民的巨掌》这部电影,限于当时环境及条件仅仅属于"应景”之作。它是新中国银幕较早出现的反特题材影片。其主要的剧情是讲述从大陆溃败的国民党心有不甘,想方设法利用潜伏在大陆的特务搞破坏,并让这些特务刺探情报提供轰炸的目标。
1950年《大众电影》第11期封面,电影《人民的巨掌》剧照
1955年7月中旬,被称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冤案的上海市副市长潘汉年与市公安局长扬帆的“潘汉年、扬帆反革命集团”一案震惊全国。
随着形势的发展超过很多人的“预判”,就连公映于1950年年底的电影《人民的巨掌》也深受牵连。
虽然当时这部电影放映之后,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在全国各地陆续的放映,由于这件事件导致《人民的巨掌》完全在银幕上彻底消失。
电影《人民的巨掌》(1950)中国DVD版封套
其实回过头来看《人民的巨掌》这部电影,限于当时环境及条件仅仅属于"应景”之作。它是新中国银幕较早出现的反特题材影片。
其主要的剧情是讲述从大陆溃败的国民党心有不甘,想方设法利用潜伏在大陆的特务搞破坏,并让这些特务刺探情报提供轰炸的目标。
但由于我公安部门破案神速 ,终于将暗藏敌人一网打尽。
电影《无形的战线》(1949)剧照
被公认为新中国第一部反特电影的《无形的战线》(1949)则是于1949年12月在国内公映。
这部伊明执导(1913-1995)的影片,讲述了东北解放后,新中国公安战线与潜伏国民党特务作斗争的故事。
当时这部电影在全国放映后,受到群众的喜爱,票房上更是出乎意料的好。而上海文艺界在这方面也撇着一股气,也想要拍摄一部这类题材的电影。
当时报章上以图文的形式介绍罗炳乾案件
而这时潜伏在上海的国民党保密局罗炳乾独立电台案侦破被报道后,引发了全国人民的关注。
这时在上海分管政法工作的副市长潘汉年,以及直接组织侦破此案的市公安局副局长扬帆,找到当时负责上海文教工作的夏衍(1900-1995)提出,希望他以文艺形式加以反映这件案件,为即将大规模开展的肃反工作进行配合宣传。
这一提议引起夏衍的强烈共鸣,并领命而去。
电影《人民的巨掌》(1950)剧照,张乾(左)和王蓓
刚解放的上海,由于国民党不甘失败,先是对上海实行军事封锁,断绝物资供应,继而派飞机轰炸扫射,袭扰生产生活,都有敌特活动与之密切配含,从散布谣言“八月十五蒋介石要回上海吃月饼”,到使用秘密电台报告目标等。
而奋战在最前沿的公安干警,遵照党的“首恶必办、协从不问、立功受奖“的政策,以强大迅黑之势,稳、准、狠打击敌人,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这让夏衍为之由衷感佩。
1949年5月27日,夏衍(右一)穿着军装随军管会入城式车队进入上海
正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激发了夏衍的创作热情,而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夏衍写作的第一部电影剧本。
就在此时,昆仑影业公司艺委会主任兼导演的陈鲤庭(1910-2013),找上门来要求与夏衍合作一部电影。
当时夏衍告诉陈鲤庭,他正在写一部揭露国民党利用潜藏特务破坏搞大轰炸为题材的剧本,陈鲤庭当即决定就拍夏衍写的这个剧本,而《人民的巨掌》这个剧本当初的名字叫《千夫所指》。
1950年《大众电影》第10期的封底,电影《人民的巨掌》剧照
《人民的巨掌》的主题明确,讲述了1949年春,上海临近解放,特务张荣(魏鹤龄饰演)隐藏在宝纱厂内,伪装混于被捕工人中一起入狱。
上海解放后,张荣出狱返厂,继续伪饰,潜伏于工人内部兴风作浪,指使爪牙李福生(傅伯棠饰演)破坏工厂设备。
李福生的行为引起了厂工会干部朱亚琴(吴茵饰演)的怀疑,在朱亚琴的启发教育下,李福生坦白认罪。
电影《人民的巨掌》(1950)剧照
但张荣还不死心,利用在狱中的关系将自己的妹妹张杏华(王蓓饰演)安插到江南钢铁厂工作,继续破坏行为,并酿成严重后果。
张荣的一系列反革命活动,导致他最终落入法网。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夏衍在还没有受到“教条”的影响下,的确是把所有的角色都当一个人来真正地展现出来,没有以后的“脸谱化”,正邪根本就不用猜,可见当时的政治氛围相比于十几年后还是比较宽松的。
1950年《大众电影》第6期中,就刊出《人民的巨掌》征名的启示
待《人民的巨掌》剧本到手,导演陈鲤庭意识到像这样及时反映现实斗争的重大题材交由昆仑影业公司拍摄,正是人民政府对私营电影实行扶持,引导和改造积极政策的具体体现。
不过昆仑影业公司考虑到《千夫所指》这个名字太过文雅,在征得夏衍的同意下,在当时的《大众电影》上搞了一次大规模的征集片名活动。
影片公开征名,这在中国电影界尚属首次,全国各地的读者踊跃参加,应征函件达到两千八百多封,最终在《照妖镜》和《人民的巨掌》这两个片名中选择了后者。
电影《人民的巨掌》(1950)剧照,魏鹤龄
陈鲤庭无论是在筹备工作还是在实际拍摄中,大到框架把握小到细节表现,都更为仔细和周全,最为用心与致力的是演员选配和角色刻画,起到了一部戏带出了一批人的作用。
在电影《人民的巨掌》中,尤以魏鹤龄(1907-1979)扮演的张荣给人印象深刻,完全看不出他就是一个潜伏在人民中间的特务,将那种竭力为特务组织卖命的暴戾表现与孝顺老母,疼爱妹妹的亲情流露融于一身,避免了脸谱式“教条”感。
电影《人民的巨掌》(1950)剧照,奇梦石和魏鹤龄(右)
饰演深藏不露特务头子萧良的是享有“影坛雄狮”美誉的第一代电影演员张翼(1909-1983),因其体形魁伟和演技质朴,以塑造憨厚、刚毅形象见长,为与电影中角色吻合,特意让他在剧中戴上一副眼镜,使原有炯炯如矩的眼睛变得阴鹜可怕......
1951年《大众电影》评选1950年最受观众喜欢国产电影,《人民的巨掌》名列第七名,其中《武训传》、《我这一辈子》、《思想问题》及《腐蚀》等电影也获选。而后《人民的巨掌》于1952年获得第7届卡维罗·发利国际电影节争取自由斗争奖。
导演陈鲤庭
世事难料,1955年元旦,因饶漱石一案牵连,扬帆突然被捕,成为“潘汉年、扬帆反革命集团”骨干,而电影《人民的巨掌》这时被提出有“歌功颂德”之嫌,遭到全面“下架”,并打入“冷宫”,束之高阁,直至1983年,潘汉年、扬帆获得彻底平反,《人民的巨掌》终于结束“冷藏”重见天日。
更为可惜的是导演陈鲤庭在解放后只拍出《人民的巨掌》和《劳动花开》(1953)两部电影之后,便再也没有再执过导筒,加上他在民国拍摄的《幸福狂想曲》(1947)、《遥远的爱》(1948)及《丽人行》(1949),陈鲤庭这辈子也就拍摄了5部电影。
电影《人民的巨掌》(1950)中国版海报
20世纪中国电影界最杰出的十位女演员
20世纪中国电影界最杰出的十位男演员
新中国第一批火车女司机 舒绣文孙道临塑造工人新形象
《我这一辈子》半个世纪的变迁 铸就平民史诗 石挥自沉黄浦江
《柳堡的故事》打破当时禁区军人也谈恋爱 "九九艳阳天"引争议
《莫负青春》周璇在港片酬以几十根金条计算 "成全"吴祖光姻缘
《阿诗玛》周恩来要求杨丽坤说普通话 杜丽华艰苦环境下完成配唱
曾被禁的《关连长》只是时代的误判 首个富有鲜明个性的战士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