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服务行业标杆(恒信人力以工程)
人力服务行业标杆(恒信人力以工程)从浅到深,三医企业合作互信步入新阶段经过前期充分历练,公司的招聘流程外包(RPO)业务趋于成熟,并探索形成了“以项目驱动业务,以岗位提振平台,以服务回馈产业”的工作模式。今年以来,公司瞄准三医类RPO项目集中发力,通过市场化竞标方式取得“疾控专业技术人才”“公共卫生志愿者招募”“保障重点企业人力资源服务”等招聘项目5个,为温江区猎寻引进三医类高层次人才17名,推送专业技术人才300余名,吸引超过700人报考温江疫情防控岗位。经过多轮的全覆盖宣传,温江区三医品牌在全市同类型岗位中越发响亮,吸引力和响应度均位居前列。从慢到快,三医人才库建设跑出招聘加速度人力资源的核心在“人才”,人才来源的关键在“渠道”。公司紧紧围绕“1 3 N”的渠道矩阵建设,创新开发“直播、视频、微信”等多样化人岗互动模式,持续推送“防疫线上求职、高校毕业生就业、三医类高价值岗位、成渝岗位共享”等主题专场,实现渠道联动互通
任驰 人力资源报记者 刘继英
成都恒信人力资源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公司”)植根历年来的行业实践经验,积极链接资源,探索发展前沿,在公司面临传统业态逐渐饱和、市场化发展亟需破题、行业趋势迅猛转型的大背景下,面向未来提出“八大工程”发展战略。该战略是恒信公司在编撰《人才强区,助推温江新发展——人力资源战略发展研究报告》过程中逐步摸索、深入思考、总结提炼形成的一套具有指导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的纲领性工作体系。“八大工程”的提出旨在解决几个关键问题:公司今后要怎么发展?国有企业如何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大局?以及人力资源行业将朝什么方向转变?为公司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的稳步迈进和具体工作开展提供了指引。
面对国有职能担当与市场化发展的统筹、疫情防控压力与企业生产运营的协调、高校学子就业与岗位人员空缺的衔接等难题,公司紧贴温江“三个之区”建设方向,从专业化和市场化视角出发,确立“三医专业技术人才招引工程”为“八大工程”之一,并将公司人才保障部全员纳入工程专项工作小组,按照工程预期目标制定任务书,根据全年工作安排制定任务推进表(即“一组、一书、一表”工作模式),以战之能胜的热情和攻坚克难的勇气,全力投入到“为产业纳人才,为温江引智慧,为民生促就业”的紧要工作中。
提纲挈领,纲举目张。制定工程任务后,公司抓住“平台”“项目”两大核心引擎,理顺人才“育-选-用-留”的全生命周期链条。对内苦练内功:全面推行项目经理人制,用有限的团队人数发挥出无限的战斗力;对外链接资源:站上更高平台展望新视野,立足温江向行业发出恒信声音。在公司全员的奋力拼搏下,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的工作正呈兴旺发展之姿。
从慢到快,三医人才库建设跑出招聘加速度
人力资源的核心在“人才”,人才来源的关键在“渠道”。公司紧紧围绕“1 3 N”的渠道矩阵建设,创新开发“直播、视频、微信”等多样化人岗互动模式,持续推送“防疫线上求职、高校毕业生就业、三医类高价值岗位、成渝岗位共享”等主题专场,实现渠道联动互通和吸引力增值,将人才蓄水池不断扩大。截至目前,公司官网“温江人才网”用户数量突破46000名,服务企业数量超过3500家;微信公众号每期浏览量在3000次以上,其中招募公共卫生服务岗的推文浏览量更是超过30000人次。各类求职群覆盖总人数超过50000人,建立医护类求职群3个,日均发布的岗位数量在50个以上。庞大的后备人才库充分助力了招聘工作“提效率、缩周期”,有力保障了医疗单位外包人员供给。今年以来,共计为区内三家医疗单位的医护岗位推送560余人,录用164人,平均招聘流程周期控制在3天,基本确保岗位空缺不逾周。
从少到多,三医RPO项目凸显服务高质量
经过前期充分历练,公司的招聘流程外包(RPO)业务趋于成熟,并探索形成了“以项目驱动业务,以岗位提振平台,以服务回馈产业”的工作模式。今年以来,公司瞄准三医类RPO项目集中发力,通过市场化竞标方式取得“疾控专业技术人才”“公共卫生志愿者招募”“保障重点企业人力资源服务”等招聘项目5个,为温江区猎寻引进三医类高层次人才17名,推送专业技术人才300余名,吸引超过700人报考温江疫情防控岗位。经过多轮的全覆盖宣传,温江区三医品牌在全市同类型岗位中越发响亮,吸引力和响应度均位居前列。
从浅到深,三医企业合作互信步入新阶段
如何借助国有企业身份服务好区内三医产业,一直是公司不断探索的课题。今年,公司积极优化以往“广撒网、滥捕鱼”的模式,转变为“需求导向,精准服务”。根据区级重点企业名录,有的放矢地走访三医企业20余家,深度对话企业人事部门,了解企业需求,并建立紧密的沟通服务关系。在疫情期间,依托招聘平台,免费为全区4000余家企业提供线上宣传、岗位发布、人才招引服务,并安排专员为重点企业提供急招、难招岗位的靠前服务,还指派一名人事专员赴重点药企提供驻点人力资源服务。同时借助人才库优势,积极为担负核酸检测任务的三医企业紧急招引核酸采样员、标本运输员,填补岗位缺口80余个。“招人难,找恒信”已经成为多家重点企业HR的不二选择。
从低到高,三医人资行业协同迈向大平台
在人力资源如何与三医产业有效衔接、融会贯通上,公司没有停止思考和行动。在高校,牢筑共赢式校企关系,协助组织开办20余场线上线下双选会与培训会,全方位助力大学生了解温江、就业创业、提升素养;在线上,承办温江区人力资源服务线上推介交流活动,引入4家优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面向温江三医产业发布服务清单,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三医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在行业,将“温江三医”品牌带到四川省国有人力资源公司座谈会和四川省人力资源协同发展座谈会上,带到成都人力资源产业园、带到凉山和重庆,与行业精英及部门领导们切磋产业人才服务技能,共享温江三医发展机遇。路,越走越宽;圈,越扩越大。
“招聘有平台、供给有高校、协同有联盟”这是公司在人力资源保障方面的底气,也是未来继续发力的目标和方向。在疫情大背景下,温江区落子三医产业的抉择显得尤为正确和可贵。围绕三医产业,公司将持续在平台、高校、联盟三个领域深耕,践行好三医产业蓬勃发展路上的“平台供应方”“人才输送站”和“对外链接点”。更为重要的是,在疾风劲浪的时代洪流中,坚定国有本色、坚持服务初心、坚信道路优势、坚守专业精神,走出一条具有温江特色、恒信标识的国有人力资源公司市场化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