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二胎拿脐带血救孩子(5岁儿子患罕见病)

二胎拿脐带血救孩子(5岁儿子患罕见病)冯溢君说,这些年来小远住院次数有六七十次。“我们当时选择了保守治疗。”冯溢君说。小远每天都要吃昂贵的进口药,每月还要住院一两次,一个月至少要有上万元的医药费支出。冯溢君和妻子只得咬紧牙关,一边努力赚钱一边照顾孩子。可经过两年的保守治疗,小远的病情不断恶化。肺大疱几乎“吃”了整个右肺,随时可能造成窒息。为了保住孩子,夫妻俩又带着小远到北京求医。小远于2018年8月接受了手术,三分之二的右肺被切除。“当时,小远突然反复发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口唇紫绀。”冯溢君说,起初以为他只是患了肺炎,可孩子住了半个多月医院,却不见丝毫好转。孩子的肺部CT检查结果出来后,连医生都惊呆了。小远的右肺长了好几个大疱,最大一个占据了三分之一右肺。当地医生束手无策,让他们赶紧转院到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ICU病房,小远一住就是50多天。等他好不容易出院了,冯溢君夫妇本以为,噩运就这样结束了。没想到出院

“医生说,小远的细胞一夜间长了很多!”6月24日,在福建医大附属协和医院,听到记者带来的好消息,冯溢君转头就告诉移植仓里的妻子。妻子陈薇顶着7个月孕肚,剃着光头,正喂5岁儿子小远吃饭。她虽戴着口罩,但眉眼间露出久违的笑意。

二胎拿脐带血救孩子(5岁儿子患罕见病)(1)

细胞长起来,是造血系统逐渐恢复,移植顺利的一个重要标志。为了对抗折磨儿子的罕见病,这对夫妻在3年多1200多个日夜里,拼尽全力。妻子身怀二胎,也是为了准备脐带血,只是病情等不了……

可怜五岁男孩 住院六七十次

小远出生于2014年7月。爸爸冯溢君原是南平市人民医院针灸科医生,妈妈是护士。一家三口的幸福停在了小远1周7个月时。

“当时,小远突然反复发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口唇紫绀。”冯溢君说,起初以为他只是患了肺炎,可孩子住了半个多月医院,却不见丝毫好转。孩子的肺部CT检查结果出来后,连医生都惊呆了。小远的右肺长了好几个大疱,最大一个占据了三分之一右肺。当地医生束手无策,让他们赶紧转院到福建省妇幼保健院。

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ICU病房,小远一住就是50多天。等他好不容易出院了,冯溢君夫妇本以为,噩运就这样结束了。没想到出院才6天,小远再次发病。

作为一名医生,冯溢君意识到,小远的病没有那么简单。于是,夫妻俩带着小远四处求医,北京、上海、香港、重庆……哪儿医院好,他们就去哪儿。直到2017年4月,上海的基因报告出来,他们才知道,小远患上了高igE综合征,这是一种原发性的免疫缺陷,属于罕见病,全世界确诊病例只有200多个。

“我们当时选择了保守治疗。”冯溢君说。小远每天都要吃昂贵的进口药,每月还要住院一两次,一个月至少要有上万元的医药费支出。冯溢君和妻子只得咬紧牙关,一边努力赚钱一边照顾孩子。可经过两年的保守治疗,小远的病情不断恶化。肺大疱几乎“吃”了整个右肺,随时可能造成窒息。为了保住孩子,夫妻俩又带着小远到北京求医。小远于2018年8月接受了手术,三分之二的右肺被切除。

冯溢君说,这些年来小远住院次数有六七十次。

孕妈剃光头顶 进仓陪伴儿子

虽然切肺手术暂时保住了小远的生命,但冯溢君明白,小远肺部还会反复被金葡菌、曲霉菌感染,还会有越来越多的肺大疱形成。要让孩子活下去,只有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这一条路。

小远从北京做完手术回来后,冯溢君便马上为小远在中华骨髓库和脐带血库,以及台湾的慈济骨髓库寻找合适的供体。经历一次次失败后,他和妻子决定再次怀孕,为小远准备脐带血。

今年4月,冯溢君幸运地接到福建医大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科的电话,告诉他已匹配到了合适的造血干细胞。“我们只知道捐献者是四川一名24岁的女子,特别感激她。”冯溢君说。

记者了解到,小远于6月3日入院。由于他还年幼,医院允许一名直系家属进移植仓陪伴。此时已经怀孕7个月的妈妈陈薇,毫不犹豫选择进仓陪儿子。为了避免孩子感染,她毅然剪掉自己一头长发,顶着大肚子就进仓了。

移植仓的活动空间只有5平方米。从6月5日进仓,6月14日回输造血干细胞,到如今小远的细胞长起来了,这些天里,陈薇日夜守护着孩子。因为肚子越来越大,她有些胸闷,不得不开始吸氧,但仍坚持着。

爸爸当医生 另兼三份工

记者了解到,为了给小远治病,从去年起,冯溢君夫妇双双辞去了南平的工作,在福州租房,并重新找工作。

冯溢君现在是福州一家骨科医院的医生。除了这份工作,在业余时间,他还兼职三份工作。他不敢浪费任何可以努力赚医药费的时间。孩子生病多年,冯家早已负债累累,而这一次移植手术,医生让他们准备50万元……所幸,一些公益众筹平台的志愿者找到冯溢君,并帮忙募捐,只是目前所筹善款30多万,仍与预估的费用有一定距离。

尽管如此,在冯溢君脸上,找不到一丝疲惫,他始终充满斗志。“这些年,我们一家人已经和疾病斗争了1200多个日夜,多少苦难都经历过,现在是最紧要的关头,我们不会放弃。”冯溢君说,小远今年5岁,但没有上过一天幼儿园,没有一个同龄玩伴,去哪儿都要戴口罩,他经常对爸爸妈妈说的是“等我移植好了,也想去幼儿园”,所以他和妻子只希望,孩子能快点治好,和正常孩子一样。

此外,记者也从福建医大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杨婷那了解到,目前小远情况稳定,在其体内种下的“生命种子”,已开始快速生长。如果恢复顺利,他很快就能出仓,但接下来还有很多关要闯,每一关都是一场硬仗。

福州晚报记者 陈丹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