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复制的领导力第四集总结(领导力2)
可复制的领导力第四集总结(领导力2)而后者反本能,沧海横流之际,虽千万人吾往矣。挺身而出、承担责任,解决大家面对的一个集体难题。前者是人的本性,每个人都想获得更高的地位、更大的权力、更多的金钱。这涉及到领导力的第一特性(也就是考试的第一门,后面不再赘述),即承担责任。对应的那句口诀,正是简简单单的“我来”二字。其实,大多数人都只想当领导(获得职位),只有极少数人真正想发挥领导力。
上次聊了领导力的定义。这次聊聊提升领导力的具体方法。
怎么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领导力呢?最快的方法就是听他说话。
“言为心声”,语言常常透露出一个人的气质。
比如,巨大挑战面前,你会沉默踟蹰、期待他人指示,还是挺身而出,大喝一声:“我来!”
这涉及到领导力的第一特性(也就是考试的第一门,后面不再赘述),即承担责任。
对应的那句口诀,正是简简单单的“我来”二字。
其实,大多数人都只想当领导(获得职位),只有极少数人真正想发挥领导力。
前者是人的本性,每个人都想获得更高的地位、更大的权力、更多的金钱。
而后者反本能,沧海横流之际,虽千万人吾往矣。挺身而出、承担责任,解决大家面对的一个集体难题。
说过了,领导力很难,难到反人性。
人生而是追随者,进化的默认设置是别当“出头鸟”,别第一个吃螃蟹。出头鸟和尝鲜者,会被猛兽吃掉、会被蘑菇毒死。他们的基因很难留下来。
我们不愿承担责任,还因为我们总觉得,人群之中,一定有人会去解决难题的。所谓“旁观者效应”:人群数量越大,身在其中的你,责任感就越小。“反正别人会挺身而出的”。
人人都这么想,所以人人都不行动。历史上,多的是“乌合之众”。
人性就是这么不完美。
但人性的不完美,可能正是你发挥领导力的机会。
众人之中,总还有少数人能逆流而上,危急时刻,大喊一声“我来”。他们第一个点燃领导力的火炬。
而且,因为其他人的默认设置是追随,所以,人们很可能会追随那个高喊“我来”的人。
“我来”体现出一种承担责任的决心与勇气。具体表述时,可以有变形:
面对上级和平级,你可以说“让我来”。挑他人不能承担之重,解他人燃眉之急。你开始打造自己具有领导力的形象。
面对下级,可以换成“跟我来”。人都习惯追随英雄,一句话,你就成了人们的英雄。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将领们靠一句“同志们,跟我上!”打败了国民党的“兄弟们,给我冲!”
“我来”,就是有如此改天换地的力量。
领导力口诀 第一句
领导力的第二个特性,是解决难题。
这麻烦一些,涉及到管理和领导的细节区分。
本质上看,“管理是解决技术性问题,领导是解决挑战性难题。”
什么是技术性问题,什么又是挑战性难题呢?
“看有些病就是典型的技术性问题:问题很清楚,解决方案也很清楚,而解决问题的责任基本都在医生身上。比如你不幸得了某种传染病,医生负责查清楚是什么传染病,医生决定使用哪种抗生素。”
“但是还有些问题,问题不一定很清楚,解决方案也不一定很清楚,而且,解决问题的责任是病人和医生共同的,甚至于病人的责任大于医生的责任。比如一些慢性病,尽管医生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病人需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这就是典型的挑战性难题。
换个例子:
一个人参加“一站到底”,是技术性问题。
一个团队商量如何写出一篇爆款网文,就是挑战性难题。
还记得领导力的定义么?动员他人(群众),解决难题。
因为是难题,是挑战性难题,所以很多时候,你其实并不知道答案。
于是,领导力的第二句口诀呼之欲出:
“我不知道。”
领导力口诀 第二句
面对技术性问题,你应该找权威。权威可以是最好的医生,最好的老师,最好的专家。在有明确答案的领域,听他们的就行了。
但如果面临挑战性难题,则只能依靠群众的智慧与力量。
“领导力的难题有两大难点。第一点是发现解决方案难。第二点是实施解决方案更难。发现解决方案难,就可能需要动员群众一起来发现。但是,有些领导者很天才,自己就能够发现解决方案。这时还需不需要动员群众呢?必须的。因为实施解决方案,必须动员群众。”
因此,说“我不知道”,最终是为了动员、激发群众去“知道”,去“解决”。
具体,“我不知道”又有三种说法:
面对一个挑战性难题,你需要先说“我不知道”。什么都(自以为)知道的领导,容易“手里拿了个锤子,眼中到处是钉子”。
面对一个挑战性难题,有的时候,你已经知道答案了,但你还是应该先说“我不知道”。这又是为什么呢?
首先,你的答案不一定是对的,或者说,不一定是最好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真心倾听、集思广益,整合群众的思考之后,可能会有更好的方案。
其次,你如果先说“我知道了”,则他人多有惰性,不愿再思考。另外,你是领导,即使他们有更好的想法,也很可能不敢说了。
所以,你说“我不知道”,也是鼓励他人先说他们的答案。
最后一种情况。你已经“知道了”,也确信自己的答案就是最好的。如此情况下,你还是应该说,“我不知道。”
这还是因为领导力定义中的前四个字,“动员群众”。
动员群众,最终是要激发他们去行动,去解决问题的。而最好的动员,是他们自己发现答案,自己想去改变。
自己思考后得出的结论,自己为之付出的行动,总会更有力量,更加坚定,也更加持久。这正是“宜家效应”的威力。
也就是说,你需要用一句“我不知道”去引导他人找到答案、解决问题。
领导力的第三个特性,是密切联系群众。
还是要从定义出发,既然领导力是“动员群众,解决难题”,那么,领导力显然不是领导者一个人的事情。
关于领导力,最不应该问的问题是:伟大的领导者需要具备什么样的品质?
因为这问题背后的假设是,只要具备了这些品质,你就能成为一个伟大的领导者。这依然把领导力看成了一个人自己的事。
而事实上,领导力是一种关系,一种你和你想要动员的群众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有两种,一种是交易型关系,一种是变革型关系。
什么是交易型关系呢?
简单来说,交易型关系指向交换,比如公司给你工资,你为公司好好工作。
这类关系之中,双方各取所需。可问题是,交换完成之后,你和公司都没发生什么有意义的改变。你还是原来的你,老板还是原来的老板。
那什么又是变革型关系呢?
“变革型关系不仅是满足已有的需求,更是发掘出潜在的需求,发掘出人性的潜力。最终不仅是实现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追随者,以及领导者,都发生了有意义的改变,都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
简单来说,一旦形成这种关系,你会变成不同的你,我也不再是原来的我。
举个例子。你领导团队,连续奋战,终于通过不断的摸索、试错,成功找到了“如何持续写出爆款网文”的可行性方案。换句话说,你带领大家,解决了一个难题。那么可以想象,在经过这一番艰苦的努力并取得成功之后,你和你的团队成员都会变得大为不同。或者可以说,你们都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这,就是变革型关系的魅力。
那么,又如何怎么建立变革型关系?
也简单:先建立起扎实的交易型关系,然后再去建立变革型关系。
换个角度,即,要达成和群众更深层次的关系,必须循序渐进,从建立起牢固的交易型关系开始。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讨厌老板们“只画大饼”的行为。“大饼”确实指向美好的变革型关系,但那之前,打工人更需要一份稳定充足的收入,用于衣食住行、柴米油盐。
打工人理解老板的“大饼”,需要时间,而那段时间之内,没人能做到画饼充饥。
从这角度看,“只画大饼”的老板不仅是在耍流氓,更是愚蠢,忽略了关系变革中最重要的次序问题。
这里与前文有多处对应,涉及的概念较多,做一个最简单总结:
管理是维持秩序,领导是实现变革;
管理是解决技术性问题,领导是解决挑战性难题;
交易型领导力只是管理,变革型领导力才是真正的领导力。
说了那么多,到底如何实现“密切联系群众”呢?口诀又是哪句?
答案是:通过提问来实现。口诀是:“你觉得呢?”
领导力口诀 第三句
为什么提问那么重要?
因为,一方面,提问产生尊重,而尊重是一切关系建立的基础。而另一方面,提问可以直接带来变革型关系。
这又是为什么?
这要从“企业文化之父”沙因教授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说起。它被称为“谦虚的提问”。
“谦虚的提问”的重点不是提问,而是谦虚。而谦虚又分三种。
第一种谦虚是面对身份更高的人的时候,比如平民面对贵族,下级面对上级,这时,人们往往很谦虚。
第二种谦虚是面对成就更大的人的谦虚,比如普通人面对比尔·盖茨,面对迈克尔.乔丹,人们往往也会谦虚。
但重点是第三种谦虚。这种谦虚是因为你依赖他人而产生的谦虚,你知道这件事自己一个人干不成,你要依靠对方才能干成,所以你谦虚地发问。
很明白了:第三种谦虚,是领导者必须具有的谦虚。因为只有向群众传达谦虚的情绪,群众才会和你达成密切的关系,帮助你完成共同的目标。
反过来思考,也要注意:提供答案并不能产生谦虚,只有提问才可能产生谦虚。
如果你告诉直接他人答案,其实隐含着这样的假设:这件事情你不知道,而我知道,而且你需要知道。他人当然感受不到你的尊重。
如果你采用提问的方式,隐含假设就不一样了:这件事情我不知道,而你知道,而且我想要知道。他人因此被你激发。
换到关系角度,即,答案破坏关系,提问建立关系。
所以,为了动员群众,为了跟群众建立关系,你需要进行谦虚的提问。
那什么又是好的提问呢?
四个原则:
思想上有启发,情感上有激励,关系上有促进,行动上有推动。
这也是为什么,第三句口诀叫做“你觉得呢?”
因为“你觉得呢?”这句话能同时满足上面的四个要求:
问“你觉得呢”,在思想上启发他人,让他人拿出想法来。
问“你觉得呢”,在情感上激励他人,因为他人之前可能没想法,被你启发出想法之后,发现自己还挺有想法的,自我感觉会更好。
问“你觉得呢”,对关系有促进,因为他人发现你尊重他的意见,想听他的想法。
问“你觉得呢”,行动上有推动,因为当他人提出自己的想法,他最终就会更愿意去行动,因为他觉得最终实施的是自己的想法(还记得“宜家效应”吗?)。
用“你觉得呢”连续提问群众:目标是什么,现状是什么,方法是什么,行动又是什么。这是每个领导者都必须具备的思维方式与行动准则。
问“你觉得呢”能让他人感受到你的谦虚与尊重,以及你渴望带领大家,寻找到共同的答案。
你们的关系因此建立,你们面临的难题因此被解决。
最后,总结一下:
领导力的前三项要求和前三句口诀,可以被归纳为:
用“我来”担起责任,用“你觉得呢”团结群众,最后用“我不知道”激发群众力量,解决难题。
而领导力,还不止于此。
下次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