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蔡元培(牛人蔡元培进阶史)
历史蔡元培(牛人蔡元培进阶史)蔡元培一生辞职无数次,有明确记载的就有24次之多,他的每一次辞职都那么理直气壮,令人解气。比如,袁世凯独揽大权时,身为教育总长的蔡元培因不满袁的做法,坚决辞职。蔡元培南下后,成了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继续为教育事业和抗日救亡事业奔走效力。在当北大校长的短短几年里,蔡元培请来了民国朋友圈无数大佬当教授:鲁迅、胡适、陈独秀、李大钊、钱玄同、辜鸿铭、梁漱溟、徐悲鸿、李四光……能有如此多牛人授课,那可真是一个无比幸福的北大时代啊!蔡元培的个人能量可见一斑。就连几乎谁都不服,只服蔡元培一人的辜鸿铭,面对其辞职,都说:“蔡元培校长是我们学校的皇帝,所以非挽留不可。”最后,在北大教授们的强力挽留下,他才留下来。可是,1923年,蔡元培终因不满北洋政府破坏北大制度的做法,愤而辞职南下了,辜鸿铭等追随而去。
文||王官令仪
1919年6月5日,身为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再次宣布辞职,并且发布了一篇义正言辞的宣言,毫不客气地斥责北洋政府:
“我绝对不能再做不自由的大学校长。思想自由,是世界大学的通例……现在教育部来干涉了,国务院来干涉了,甚而什么参议院也来干涉了,世界有这种不自由的大学吗?还要我去充当这种大学的校长吗?”
这已不是蔡元培第一次激烈地辞职了,从1917年初任北大校长以来,他多次向大总统提出辞呈,要么是为了支持学生运动,要么是为了反对政府变相卖国,再就是为了他倡导的学术自由,却从没有一次是为了自己。
在当北大校长的短短几年里,蔡元培请来了民国朋友圈无数大佬当教授:鲁迅、胡适、陈独秀、李大钊、钱玄同、辜鸿铭、梁漱溟、徐悲鸿、李四光……能有如此多牛人授课,那可真是一个无比幸福的北大时代啊!
蔡元培的个人能量可见一斑。就连几乎谁都不服,只服蔡元培一人的辜鸿铭,面对其辞职,都说:“蔡元培校长是我们学校的皇帝,所以非挽留不可。”最后,在北大教授们的强力挽留下,他才留下来。
可是,1923年,蔡元培终因不满北洋政府破坏北大制度的做法,愤而辞职南下了,辜鸿铭等追随而去。
蔡元培南下后,成了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继续为教育事业和抗日救亡事业奔走效力。
蔡元培一生辞职无数次,有明确记载的就有24次之多,他的每一次辞职都那么理直气壮,令人解气。比如,袁世凯独揽大权时,身为教育总长的蔡元培因不满袁的做法,坚决辞职。
袁世凯当面挽留他:“我代表四万万人坚留总长。”蔡元培则毫不客气地回应道:“元培也向四万万人之代表辞职”。袁世凯没办法,只得同意。
袁世凯厉害,蔡元培比他更牛,而牛人蔡元培的进阶之路,大致有三个阶段:清末进士时期,北洋校长时期,国民政府院长时期,每一个阶段,他身后都有一个思想与之对应的女人,见证他的成长。
其中,他写给第一任妻子的《夫妇公约》,娶第二任妻子时提的五大条件,在当时尤其惊世骇俗,正好体现了他的思想转变过程。
蔡元培第三任妻子周峻
清末进士,王昭,父母之命的第一段婚姻1868年1月,蔡元培生于浙江绍兴一个富商家庭,这就让他有条件接受最好的传统文化教育。
6岁时,他入私塾学习《百家姓》《千字文》等启蒙读物,不幸的是,11岁那年父亲就去世了。好在他们家族大,他由六叔蔡铭恩负责指导,开始研读四书五经,打下了深厚的古文基础。
蔡元培15岁考中秀才,妥妥的天才一枚,第二年他就开馆收徒教书了,同时继续进修。21岁时,参加杭州乡试,中了举人。
也就是这一年,蔡元培迎娶了第一任妻子王昭。他们俩完全是父母之命的婚姻,结婚前彼此没见过面。
王昭有洁癖,花钱很节省,是封建传统女性。当时的蔡元培,虽然生性豪放,不拘小节,但却有大男子主义,要求王昭在所有事情上无条件服从他,两人因此常发生口角,感情并不好。
1903年,蔡元培(左二)携次子与友人合影
23岁时,蔡元培进京参加会试,中贡士(准进士,离进士只差一个殿试),两年后通过殿试,正式成了进士,他的策论文章,就连当时的主考官王颂蔚都连连赞叹:“大气磅礴,非常人所能做!”
光绪的帝师翁同龢,也对这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很是喜欢:“年少通经,文极古藻,隽才也!”
27岁,蔡元培被授予翰林院编修一职,算是进了朝廷核心权力机构。可就在他准备施展抱负的时候,同年甲午战争爆发了。
蔡元培和翰林院同事分析战局后,上书说:“敌情叵测,宜出奇兵,以弥兵衅”,他建议清军出奇制胜。但战争一开始,清军就自大轻敌,败下阵来。
一时间,朝中请和的声音甚嚣尘上,蔡元培对此忧心如焚,再次上书:“战败而遂和,则国必不复振”,主张血战到底。
甲午战争以清军惨败,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收场
然而当时,垂垂老矣的慈禧太后正在为庆祝自己六十大寿而大费周章,根本没有重视蔡元培等人的奏折,加之挪用了很多军费来修葺颐和园等,使清军败得一塌糊涂,签署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对此,蔡元培悲愤交加,他痛恨晚清的腐朽,也痛恨西太后,他已经预感到:“甲午以后,中国睡而将醒!”
随之而来的康梁维新变法,不到百日便宣告失败,慈禧为了维护自己权力和统治,杀害了蔡元培非常钦佩的谭嗣同等爱国志士,蔡元培对西太后的仇恨达到了顶峰。
看清了色厉内荏的清政府后,蔡元培不再抱任何希望,他愤而辞职南下,回到绍兴老家,担任了绍兴中西学堂校长,开始创办新式教育。可是,学校仍有很多守旧顽固势力,处处阻挠他提倡新学、进行改革,他忍无可忍,再次辞职。
这期间,逐渐接受了西方女权新思想的蔡元培,也开始重新考虑和妻子王昭的关系,并写了一篇《夫妇公约》,提倡男女平等。
在这篇文章里,蔡元培引经据典,以君臣之义,阐明家庭中夫妇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并说男女相处,重在交心。
他提出:“夫妇之事,当由男女自择,不得由父母以家产丰俭、门第高卑悬定。”结为夫妇后,要同心协力办事,保持家的安宁,除了女子要禁止缠足外,衣食住行等各方面,也要追求文明进步。
尤其对子女教育,他格外重视,说教育是夫妇共同的责任,并提出了一些如今看来依然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可惜的是,蔡元培和妻子的关系刚刚改善,不到一年王昭就因病去世了。王昭,成了那个见证他人生第一次大转变的女人。
北大校长,黄仲玉,中西合璧的美满婚姻1901年,妻子亡故,辞去教职的蔡元培,来到上海,成了澄衷学堂校长,不久又被聘为南洋公学(今上海交通大学)教师。
此时,34岁的蔡元培在上海文化界已经颇有名气了,他正值年富力强,时逢妻子去世,于是很多人都劝他续娶,以照顾他的起居。
媒婆们更是频频登门,想为蔡元培做媒。可是,蔡元培却提出了五大娶妻标准,传统守旧的媒婆们一听,都吓得跑掉了。
这五个标准是:第一是不缠足的女性;第二是识字的;第三是男子不得娶妾、不能娶姨太太;第四,如果丈夫先死那么妻子可以改嫁;第五,意见不合可以离婚。
这五点在如今看来早已实现了的事,在当时的晚清来说,可谓是惊世骇俗,无数女性仍禁锢在传统封建伦理的牢笼里,人性饱受压抑,抬不起头来。
1911年,蔡元培与夫人黄仲玉携长女蔡威廉、三子蔡伯龄在欧洲
蔡元培的择偶标准一出,很多女子都知难而退,不再有嫁给他的奢望,可偏偏就有一个女子,被这个择偶标准所吸引。
她就是黄仲玉,是江西名士黄尔轩的女儿,也曾是蔡元培杭州办学时的学生。
黄仲玉生于书香之家,不仅不缠足,而且精通书画,尤其工笔画堪称一绝,两人郎有情妾有意,在朋友撮合之下,很快就结了婚。
这次婚礼不再是传统婚礼,而是中西合璧的,他也以开演说会的形式代替了闹洞房,婚后夫妻二人琴瑟和鸣,非常恩爱。
至此,蔡元培已由大男子主义,彻底转变为了女权斗士。
婚后,蔡元培曾短暂去日本游学,发现日本新式教育在全国已出现锐意进取的势头,这对他很大震动,回国后,他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并将《时务报》《国闻报》等进步报刊拿来给学生看,在一次学生运动中,为支持学生,蔡元培又一次愤然辞职。
蔡元培长女蔡威廉
1902年,蔡元培同蒋智由创立中国教育会,并任会长,同时创立了爱国学社、爱国女学等,学社的活动引起清政府的警觉,下令缉查,蔡元培不得不辗转各地躲避,一面继续开着教育和革命。
蔡元培意识到,光靠教育挽救不了腐朽的晚清,他于是剪掉辫子,脱下长袍,与年轻学生们一起搞起了军事训练,甚至传授给学生们暗杀的知识,企图用革命起义和暗杀,来结束清王朝统治。
为此,他在上海组建了光复会,后又加入了孙中山的同盟会,并担任要职。可是暗杀和革命事业在初期屡屡受挫,蔡元培空有报国之志,却看不到一丝光明。
为寻找出路,他在驻德公使孙宝琦的帮助下前往德国柏林,自费入莱比锡大学留学,因有妻儿要养活,期间打了多份零工,并靠翻译德文著作赚点稿费,日子过得非常艰苦。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蔡元培从一个饱读四书五经的传统知识分子,转变为了一个通晓西式教育精髓的教育者。
1911年辛亥革命后,蔡元培受邀回国,出任教育总长,主张实行西式教育制度,并推行男女同校。
可是,辛亥革命的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蔡元培不愿与袁世凯合作,愤然辞职,后赴法国从事学术研究。
袁世凯死后,蔡元培再次受邀回国,并于1916年底受命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支持新文化运动,采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汇聚了一大批学兼中西的大家,为北大注入了民主开放的风气。
然而,当时北洋军阀当政,军阀混战和复辟闹剧时时上演,当局阻挠并镇压学生的爱国运动,这引起了蔡元培的极大不满,他多次以辞职来对抗,最终于1923年辞职来到了南京。
不幸的是,在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期间,爱妻黄仲玉于1920年去世了,这对他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他写下了一篇著名的悼词《悼亡妻黄仲玉》:
呜呼!仲玉,竟舍我而先逝耶!自汝与我结婚以来,才二十年,累汝以儿女,累汝以家计,累汝以国内、国外之奔走,累汝以贫困,累汝以忧患,使汝善书、善画、善为美术之天才,竟不能无限之发展,而且积劳成疾,以不得尽汝之天年。呜呼,我之负汝何如耶!
悼词里,他的惋惜和歉疚之情,近乎哀嚎!
当年蔡元培任校长时的北大朋友圈
研究院长,周峻,大龄女学生的黄昏之恋爱妻去世两年后,工作繁忙的蔡元培,决定再娶。他再次提出自己的条件:
一、本人具备相当的文化素质;二、年龄略大;三、熟谙英文,能成为研究助手。
此时的蔡元培,不仅要有大量工作要做,而且还要兼顾家庭,所以他的诉求是能找一个做自己助理的女人。正好有一个叫周峻的女人,不仅符合条件,还对他心生敬佩和欢喜。
周峻是蔡元培在上海办学时,曾经的爱国女学生。她已经33岁,还没有结婚,这在当时是难以想象的,蔡元培比周峻大22岁,但这并不影响两人惺惺相惜。
1923年蔡元培从北大辞职后,在苏州的留园,和周峻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婚后两人携子女赴欧洲学习。
蔡元培与周峻蜜月旅行照
周峻在相夫教子,帮助蔡元培搞学术研究之余,攻读西洋美术课程,并把丈夫的爱倾注在了她的作品——《蔡元培半身像》中,蔡元培则在上面题诗一首“唯卿第一能知我,留取心痕永不磨”。
周峻的出现,填补了蔡元培晚年的空寂,也温暖了这位教育家的后半生。
1926年回国后,蔡元培积极配合北伐战争,策划苏浙皖三省的自治运动,结果遭到了军阀孙传芳的通缉。
从1927年起,蔡元培在南京国民政府中任大学院院长、司法部长和监察院长等职,成了国民党元老。
同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破裂,在国民党的“清共”过程中,蔡元培虽站在蒋的一边,但反对滥杀,并对草菅人命的做法提出了严厉的批评。
为劝阻国民政府的滥杀行为,蔡元培还专门撰文劝告国民党应继承孙中山的高尚人格,以德服人,停止滥杀,他还出面营救过一些可能会遭逮捕的共产党人和革命青年。
面对蒋介石的一意孤行,蔡元培非常失望,转而把精力放在了组建中央研究院上,并出任院长,开始专注于国家民族的文化教育和科技事业,之后相继辞去了其他职务。
1932年“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本的侵略,义愤填膺的蔡元培拥护国共合作,抗日救亡,并和孙庆龄、鲁迅等发起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积极开展抗日爱国运动,期间还曾试图营救被捕的杨开慧、丁玲等共产党员。
抗战爆发后,蔡元培联合上海文艺界知名人士,成立了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并联合全国高校校长、教授等,发表声明,揭露日本侵略者的丑恶罪行,扩大对外宣传,以争取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
年近古稀的蔡元培,为抗日大业做了很多贡献。
1940年3月,身在香港的蔡元培,一次外出时失足摔倒,被送入医院急救后无效去世,终年72岁。
而这一天,离他妻子周峻50岁的生日,只差两天。
蔡元培与第三任妻子周峻
蔡元培去世后,各界发来唁电。周总理写的挽联是:“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从五四到人权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高度概括了蔡元培伟大的一生。
纵观蔡元培一生,他最大的贡献在于教育,为我国现代教育开了先河,注入了灵魂,尤其是任职北大校长期间,他的理念、胆识和骨气,表露无疑。
北大原本叫京师大学堂,官僚习气和腐败问题都非常严重。蔡元培迎难而上,实行大刀阔斧地改革,不仅从思想、制度、科研等软实力上下功夫,而且引进大批大师级教员,升级了硬件。
他唯才是用,当时北大90多位教授,平均年龄只有30多岁,像胡适、刘半农、梁漱溟等,被聘为教授是才20余岁。
这期间,毛主席也曾在北大担任过图书管理员,汲取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在蔡元培努力下,短短几年北京大学已成国内数一数二的高等学府,充满了活力,这种活力,让北大的青年学生更加向往民主和自由,也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牛人蔡元培的进阶史,也是他的一部辞职史,他的每一次辞职,都彰显着知识分子的骨气,以及拳拳爱国之心。
当然,他的成功与伟大,与身后的三个优秀女人也分不开。
你如何看待蔡元培的一生,欢迎留言讨论。
想阅读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王官令仪话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