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共享员工一个月收入多少:开出3800元左右工资仍难觅

共享员工一个月收入多少:开出3800元左右工资仍难觅而另一面是餐饮、商超、文旅等中小企业则处于歇业状态。在济南,连锁的超意兴等门店春节后,营业的非常少。业内人士估计,目前济南营业的餐饮企业超不过一成。海信给共享员工开出了3800元左右与在职员工同样薪酬,也极具诱惑力。顺丰给共享员工开出了200元日薪,有高达1800个用工缺口当时,李枫向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反映,目前海信有二三百个用工缺口。“春节前,我们有一部分岗位是学校派过来的实习生,大约有二三百人,疫情爆发后,学校没有开学,这部分实习生也不能及时到岗,产生了这么大的用工需求。”据李枫介绍,她和同事也尝试联系了一些餐饮企业,但是因为平时对接不多,效果并不是很好。据悉,此次疫情爆发,也暴漏出国内用工资源紧缺的问题。为此,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发起了共享员工倡议。不只是海信,肯德基、顺丰、大润发等诸多企业均热烈响应,因为不少复工企业都面临缺人状态。

共享员工一个月收入多少:开出3800元左右工资仍难觅(1)

“我们有二三百人的用工需求,能不能跟餐饮企业共享工人啊?”前段时间,海信公司人力资源的工作人员发出了共享员工的用工需求。之后,顺丰、肯德基等山东分公司也纷纷加入到共享员工需求等呼声中来。阿里、京东、苏宁等互联网巨头也纷纷发起共享员工等活动。不过,看上去热闹的背后,共享员工离真正兴起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疫情下,员工返城受阻,工厂人手短缺严峻

海信视像人力资源部总经理李枫介绍,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发出“共享员工”计划后,自己的电话一直处于爆机状态。“有很多都是个人身份打电话咨询用工需求,也有一些酒店、工厂等单位想要参与我们的‘共享员工’计划。”一周内,海信已有60名“共享员工”入驻。

而2月10日法定复工的第一天,则是另一番景象。

当时,李枫向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反映,目前海信有二三百个用工缺口。“春节前,我们有一部分岗位是学校派过来的实习生,大约有二三百人,疫情爆发后,学校没有开学,这部分实习生也不能及时到岗,产生了这么大的用工需求。”

据李枫介绍,她和同事也尝试联系了一些餐饮企业,但是因为平时对接不多,效果并不是很好。

据悉,此次疫情爆发,也暴漏出国内用工资源紧缺的问题。为此,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发起了共享员工倡议。不只是海信,肯德基、顺丰、大润发等诸多企业均热烈响应,因为不少复工企业都面临缺人状态。

海信给共享员工开出了3800元左右与在职员工同样薪酬,也极具诱惑力。顺丰给共享员工开出了200元日薪,有高达1800个用工缺口

而另一面是餐饮、商超、文旅等中小企业则处于歇业状态。在济南,连锁的超意兴等门店春节后,营业的非常少。业内人士估计,目前济南营业的餐饮企业超不过一成。

门店不能开工,但是人员工资、社保等支出却仍需发放和缴纳。根据齐鲁人才网调查问卷数据统计,如果继续不能开工,6成中小企业表示难以撑过3个月,仅有13.81%的企业表示能支撑半年以上。

有的企业缺人,有的企业则人员闲置,共享员工需求应运而生。据悉,截至目前,已有包括阿里、京东、苏宁、每日优鲜等与传统餐饮企业共享员工的计划。

19.08%的中小企业表示人员开支等成本大

据齐鲁人才网数据统计,根据近段时间调研,有30.39%的中小企业表示周转资金紧张;19.08%的中小企业表示人员开支等成本大;15.75%的中小企业面临租金压力;另外有10.12%的中小企业面临市场需求下降困境。

来单单“抢单神器”创始人、捷荟大数据 创始人刘海丽告诉记者,目前因为疫情的特殊情况,导致共享员工这种B2B用人方式的出现。刘海丽表示,根据公司数据调研发现,这几年国内的人力成本支出占了企业经营成本30%,七年前仅有百分之十几。而疫情结束之后,预计人力成本降上升10%。

大企业招人难,中小企业招人更加困难。

养人成本越来越高。据齐鲁人才网数据统计,此次疫情爆发,省内中小企业人才需求量出现“断崖式下跌”,人才需求量较2019年12月下跌43.28%,创近半年来最高降幅。

根据齐鲁人才网数据统计,2019年1月求职者青睐企业规模呈两极分化态势,24.65%的求职者青睐1000人以上的大型企业,23.54%的求职者青睐50人以下的小微企业;然而受疫情影响,“马太效应”凸显,39.57%的求职者青睐1000人以上大企业,仅有11.16%的求职者青睐少于50人的小微企业和9.35%的求职者青睐50-100人的企业,中小企业青睐度出现明显下降。

业内人士:共享员工模式提前到来

虽然共享员工模式需求旺盛,但该模式想要走通,仍需要有很长的路要走。

刘海丽告诉记者,共享员工策略只是在国内疫情之下,企业用工缺口大的权宜之计,因此企业更倾向于B2B的合作方式“这种方式,使得企业用工更易于管理,也能规避很多风险,短期能批量招到工人。”

而对于大企业来说,共享员工涉及到的问题比较多,他们用起来也很谨慎。比如,是否符合劳动法规定。某知名餐饮方面也曾表示这种担忧,担心会有劳动纠纷。而有富余劳动力的中小企业则担心,一旦员工派出去了,调不回来怎么办?

因此,刘海丽表示,共享员工模式将向自由职业者的方向发展,“原本根据行业预计,中国的这种模式大概会在2021年迎来爆发,但疫情使得这种模式提前到来。”

“我们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已经开展了自由职业者模式,跟一些大的电商河餐饮品牌合作的比较多。”刘海丽表示,这种方式类似早期嘀嘀打车的共享模式,用工单位在平台发布用工信息,自由职业者可以在平台上抢单,双方可进行自由匹配,达到互惠互利双赢。企业用工成本减轻20%,员工的工资从两三千元,挣到四五千元。

这种用工模式下,用人单位与员工签订的是短期的劳务关系合同,这种关系下,员工是以个体身份与企业产生劳务关系,员工自己缴纳社保等,企业在用工期内为员工缴纳一定的工作险,以免发生工伤事故,产生理赔纠纷。

海信这次也做了很好的尝试。据介绍,报名参与“共享员工”计划的人员,首先要参加入职体检。体检合格后,还要参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培训、岗前安全生产培训和车间实操培训,考核通过后将被分配到各生产线操作岗位上。

“所有员工同工同酬,公司还为每人购置了一份商业意外险。”广东海信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开民表示。

而我省有地市也鼓励探索推行“共享员工”模式。在威海市一份疫情下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文件中酒提及,鼓励有关部门引导因疫情影响暂时业务减少、员工富余的服务业企业,向有用工需求的其他企业协议派遣员工,让经过健康排查、检疫的员工加入临时用工队伍。对于为其他企业转移商场、酒店、餐饮等服务行业员工的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给予一定奖补资金。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任磊磊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