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蜀中才女黄娥的下场(蜀中四大才女及状元夫人黄娥)

蜀中才女黄娥的下场(蜀中四大才女及状元夫人黄娥)《绝句》相闻空有刀环约,何日金鸡下夜郎?雁飞曾不到衡阳,锦字何由寄永昌。三春花柳妾薄命,六诏风烟君断肠。曰归曰归愁岁暮,其雨其雨怨朝阳。

黄娥,字秀眉,又作黄峨,四川遂宁人,明代蜀中才女、文学家,与卓文君、薛涛、花蕊夫人并称“蜀中四大才女”,工部尚书黄珂之女,明代“三大才子”之首杨慎之妻。

后世文人给予黄娥很高的评价,比如在万历版《杨夫人乐府词余》序中,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才子”之一的徐渭在序中称:“杨夫人才情甚富,不让易安(李清照)、淑真(朱淑真)。旨趣闲雅,风致翩翩,填词用韵,天然合律。”

蜀中才女黄娥的下场(蜀中四大才女及状元夫人黄娥)(1)

《寄夫》

黄娥〔明代〕

雁飞曾不到衡阳,锦字何由寄永昌。

三春花柳妾薄命,六诏风烟君断肠。

曰归曰归愁岁暮,其雨其雨怨朝阳。

相闻空有刀环约,何日金鸡下夜郎?

《绝句》

黄娥〔明代〕

才经赏月时,又度菊花期。

岁月东流水,人生远别离。

《闺中即事》

黄娥〔明代〕

金钗笑刺红窗纸,引入梅花一线香。

蝼蚁也怜春色早,倒拖花瓣上东墙。

《寄升庵》

黄娥〔明代〕

懒把音书寄日边,别离经岁又经年。

郎君自是无归计,何处青山不杜鹃!

《罗江怨·其一》

黄娥〔明代〕

空庭月影斜,东方亮也。金鸡惊散枕边蝶。长亭十里,阳关三叠。

相思相见何年月?泪流襟上血,愁穿心上结。鸳鸯被冷雕鞍热。

《罗江怨·其二》

黄娥〔明代〕

青山隐隐遮,行人去也,羊肠鸟道几回折?雁声不到,马蹄又怯。

恼人正是寒冬节。长空孤鸟灭,平芜远树接,倚楼人冷栏干热。

《罗江怨·其三》

黄娥〔明代〕

关山转望赊,程途倦也。愁人莫与愁人说。离乡背井,瞻天望阙。

丹青难把衷肠写。炎方风景别,京华音信绝。世情休问凉和热。

《玉堂客》

黄娥〔明代〕

东风芳草竟芊绵,何处是王孙故园?

梦断魂萦人又远,对花枝空忆当年。

愁眉不展,望断青楼红苑。

合离恨满,这情衷怎生消遣!

《失题》

黄娥〔明代〕

泪珠纷纷滴砚池,断肠忍写断肠诗。

自从那日同携手,直到而今懒画眉。

无药可疗长恨夜,有钱难买少年时。

殷勤嘱咐春山鸟,早向江南劝客归。

《庭榴》

黄娥〔明代〕

移来西域种多奇,槛外绯花掩映时。

不为秋深能结实,肯于夏半烂生姿。

翻嫌桃李开何早,独秉灵根放故迟。

朵朵如霞明照眼,晚凉相对更相宜。

《天净沙》

黄娥〔明代〕

哥哥大大娟娟,风风韵韵般般,刻刻时时盼盼,

心心原原,双双对对鹣鹣!

《天净沙》

黄娥〔明代〕

娟娟大大哥哥,婷婷弱弱多多,件件堪堪可可,

藏藏躲躲,哜哜世世婆婆。

《斗鹌鹑》

黄娥〔明代〕

分手东墙,送君南浦。目断行云,泪添细雨。

载恨孤舟,戛愁去橹。厮看觑,两无语。

当时也割不断那样恩情,今日个打迭起这般凄楚。

《南商调·黄莺儿·苦雨》

黄娥〔明代〕

积雨酿轻寒,看繁花树残,泥途满眼登临倦。

云山几盘,江流几湾,天涯极目空肠断。

寄书难,无情征雁,飞不到滇南。

《卷帘雁儿落》之三

难离别,情万千。眠孤枕,愁人伴。

闲庭小院深,关河传信远。

鱼和雁天南,看明月中肠断。

杨慎的政治生活虽然十分坎坷,但爱情生活却很幸福美满。他的夫人黄娥,字秀眉,四川遂宁(又称黄安)人,长诗词,尤擅长散曲。婚后他们夫妇感情非常融洽,在桂湖之滨过着诗情画意、相敬如宾的甜蜜生活。他俩经常在湖畔散步,榴阁赋诗,相互酬答。杨慎夫妇虽然情投意合,但并未陶醉于卿卿我我的儿女之情。婚后第二年,在黄娥的支持和劝促下,升庵就动身进京复官。

杨慎与黄娥的忠贞爱情是经得起严峻考验的。因为在他俩的生活旅途中,春光明媚的顺境是很短暂的,而更多的是漫长的急风暴雨的逆境。当杨慎因仗义执言,遣戍滇南时,黄娥对丈夫不仅毫无怨言,而且深表同情,曲意劝慰,殷勤照顾。黄娥不辞风霜之苦,千里跋涉,亲自护送升庵从北京到云南。

嘉靖三年(1524)十二月十五日这个天寒地冻的夜晚,黄娥陪伴着骨瘦如柴,身带枷锁的杨慎,行至江陵的驿站门前,他看到妻子风尘满面,疲惫不堪,再也不忍心让她向前护送了,力劝妻子回四川新都老家。临别之际,升庵填写了一首《临江仙·戍云南江陵别内》词云:

楚塞巴山横渡口,行人莫上江楼。

征骖去棹两悠悠,相看临远水,独自上孤舟。

却羡多情沙上鸟,双飞双宿何洲?

今霄明月为谁留?团圆清影好,偏照别离愁。

此词情辞凄楚,催人泪下。

黄娥回到新都,看到桂湖景物依旧,物是人非,写了一首怀念丈夫的《七律·寄外》:

雁飞曾不度衡阳,锦字何由寄永昌?

三春花柳妾薄命,六诏风烟君断肠。

曰归曰归愁岁暮,其雨其雨怨朝阳,

相闻空有刀环约,何日金鸡下夜郎?

此诗感情十分真挚。

此后,黄娥曾越山涉水,到云南永昌探望杨慎,并在戍所住过两年多的光阴,嘉靖八年杨慎父亲去世,杨慎赶回新都治丧,夫妇才得短期会面。相见时难别亦难。临别时,黄娥写了《罗江怨》散曲,与升庵送别。曲云:

青山隐隐遮,行人去也,羊肠鸟道几回折?

雁声不到,马蹄又怯,恼人正是寒冬节。

长空孤鸟灭,平芜远树接,倚楼人冷栏干热。(其三)”

此曲以冷与热的强烈对比,反映自己内心的一片深情,凄婉动人,遂成千古名句。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