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操眼底出血(宅家跳健身操导致眼底出血)
跳操眼底出血(宅家跳健身操导致眼底出血)四、避免过度用眼、熬夜。保证有足够睡眠,做到劳逸结合,长时间高负荷用眼,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如黄斑出血、视网膜出血甚至视网膜脱离等。三、避免从事重体力劳动。搬重物、用重力等重体力活动对人体的影响很大,特别是脆弱的视网膜,易引起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那么,对于高度近视患者日常生活要注意哪些呢?哪些运动要慎重参与呢?一、禁止参与剧烈的体育运动。如短跑、打篮球、踢足球、跳高、跳水、拳击等剧烈运动都不适合高度近视的人群。对于日常运动锻炼,可以选择瑜伽、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比较合适,特别是运动时尽量不要大幅度摇晃脑袋。二、禁止参与刺激性娱乐活动。如过山车、蹦迪等刺激性游戏活动,因这类活动会在短时间内发生急剧的下沉、转弯,甚至冲撞,使眼球内的压力产生变化,容易引起玻璃体后脱离、眼底出血,甚至视网膜脱离等严重伤害。
近来由于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管理,户外活动、户外锻炼受到影响,居家健身、居家锻炼也就成了很多年轻人的选择。
最近,某明星网红健身操便冲上了热搜,因其节奏明快、动作简单、形式新颖而异常火爆,迅速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加入其“网红健身操”的行列中。由于健身操中某些动作幅度过大、运动强度较大以及健身爱好者个体体质差异等,导致不少健身爱好者受伤的新闻报道出现,受伤主要有摔伤、肌肉拉伤、关节扭伤、全身酸痛等常见情况。然而还有报道称,浙江某地有位身体健康的年轻女孩却因跳网红健身操突发视觉障碍,经眼科医生检查诊断为眼底视网膜出血。
那么,健身运动真的会导致眼底出血吗?
眼底出血多见于中老年人,或者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对于身体健康的年轻人,很少出现眼底出血,但如果遇到外伤、剧烈运动,特别是头部剧烈摆动、摇晃等,则可导致晶状体脱位、玻璃体后脱离、视网膜震荡、视网膜裂伤、眼底出血甚至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后果。然而,对于高度近视患者来说(大于600度),哪怕是年轻患者,就没那么幸运了。因高度近视患者眼球变大,视网膜、脉络膜容易出血萎缩、变性,特别是周边部视网膜非常脆弱,很容易出现裂孔,如果这类患者进行剧烈运动,则很容易引起视网膜牵拉出血,甚至视网膜脱落等严重并发症。
那么,对于高度近视患者日常生活要注意哪些呢?哪些运动要慎重参与呢?
一、禁止参与剧烈的体育运动。如短跑、打篮球、踢足球、跳高、跳水、拳击等剧烈运动都不适合高度近视的人群。对于日常运动锻炼,可以选择瑜伽、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比较合适,特别是运动时尽量不要大幅度摇晃脑袋。
二、禁止参与刺激性娱乐活动。如过山车、蹦迪等刺激性游戏活动,因这类活动会在短时间内发生急剧的下沉、转弯,甚至冲撞,使眼球内的压力产生变化,容易引起玻璃体后脱离、眼底出血,甚至视网膜脱离等严重伤害。
三、避免从事重体力劳动。搬重物、用重力等重体力活动对人体的影响很大,特别是脆弱的视网膜,易引起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
四、避免过度用眼、熬夜。保证有足够睡眠,做到劳逸结合,长时间高负荷用眼,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如黄斑出血、视网膜出血甚至视网膜脱离等。
五、谨慎屏气动作。当人们在做屏气动作时,上腔静脉的压力增大,这时会引起眼内静脉压力增大,这也有可能造成眼底出血、视网膜脱离的发生。
六、谨慎义务献血。因献血时,会引起血压波动,这种波动有可能造成眼底视网膜血管痉挛,易引起萎缩、变性的视网膜出现裂孔,导致视网膜脱离发生。
七、坚持合理用眼、定期复查。高度近视虽然容易发生眼底病变,但只要注意保护,合理用眼,定期复查,是可以减少很多并发症的发生。对于高度近视患者,建议每年或者每半年做一次常规眼科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如出现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眼前黑影、闪光感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注意均衡饮食,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C、叶黄素食物,以保护视网膜。
那么,哪些人群不适宜参与剧烈运动呢?在健身运动中如何避免眼部伤害及应对措施有哪些呢?
一、高度近视人群。高度近视患者常因视网膜萎缩、变性而十分脆弱,很容易因外力作用受伤,患者要根据自身情况而选择合适的运动,切勿强行参与剧烈运动;要时刻关注眼部变化,特别是早期出现的异常现象,如闪光感、飞蚊症、视野缺损、视力进行性下降或视物变形等,如有症状应及时至眼科就诊。
二、激光矫正术后人群。做完近视手术三个月之内不建议剧烈活动,因术后角膜损伤需要较长时间愈合,如果在这期间眼睛受到外界的撞击会不利于恢复,甚至对视力会造成影响。因此,近视激光矫正术后建议定期去医院复诊,查看术后情况,听取医生建议,选择适宜的健身运动,如果在运动后感觉眼部不适或视力下降,应及时到眼科就诊。
三、ICL植入术后人群。近年来ICL手术患者越来多,ICL手术患者绝大多数是高度近视患者。ICL晶体植入手术后也是需要一个恢复期的,由于个人体质不同,术后反应也因人而异,术后1个月内要特别注意禁止剧烈活动,特别是易引起对眼球造成碰撞的活动。如果不慎出现眼部不适感,如眼红、眼痛、视物模糊,甚至晶体脱位,需及时到眼科就诊。
四、视网膜脱离、眼底出血等眼底病史人群。有视网膜脱离、眼底出血或眼底手术病史人群,应定期散瞳检查眼底,尽量减少剧烈活动,避免外伤造成二次伤害,或遵医嘱从事适宜活动。如视网膜脱离手术史的患者,半年内应避免如跑、跳等剧烈活动和震动,一旦出现飞蚊症或闪光感等早期症状,需尽快就医。
五、糖尿病、高血压病等基础疾病人群。有高血压、糖尿病史患者多伴有视网膜动脉硬化,视网膜微血管瘤等病变,剧烈运动后易引起血压、血糖波动而导致眼底出血,甚至引起玻璃体积血,视力严重损害。因此,这类人群应进行温和的运动,而不宜选择高强度、活动量大的运动,最好以散步、太极拳为主,一旦出现视觉异常,应及时就医。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有益健康。健身运动要量力而行,盲目“跟风”运动,不但难以健身,还可能伤身,甚至引起眼“中风”而引起眼底出血、视网膜脱离等眼底病变。因此,如果健身运动后出现眼部不适、视力下降、视觉异常,不可轻视,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错失治疗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