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心病狂的黑键练习曲(丧心病狂的黑键练习曲)
丧心病狂的黑键练习曲(丧心病狂的黑键练习曲)▼今天你练黑键了吗还是想到刚刚完婚的郎朗▼仿佛都在提醒着我们
黑键练习曲
一首丧心病狂的练习曲
不论是让你想到斗琴的杰伦
▼
还是想到刚刚完婚的郎朗
▼
仿佛都在提醒着我们
今天你练黑键了吗
▼
↓ 点击视频即可播放 ↓
虽然可能听过无数遍的黑键练习曲
但关于它的那些事
你都了解了多少?
▼
你必须知道的黑键练习曲
1.“黑键”的由来
黑键练习曲,是肖邦练习曲的第5首 (作品号Op.10 No.5),也叫降G大调练习曲,共有6个固定降号。因为整个曲子的右手部分除了尾声处1个音之外,其余全部都在黑键上快速活泼地 (Vivace) 奔跑,因此得名"黑键"练习曲。
2.“黑键”的结构
整首练习曲是以三段式和尾声部分组成。通过调性的转变,和音乐内容的呈现,乐曲可以被分为ABA Coda(尾声)。
第一段(A段):第1-32小节,从降G大调转到降D大调。这段旋律的右手旋律,明亮灵巧的想是笛子清脆欢快的音色,而左手和弦的饱满短促,则显得更有节奏感与舞蹈性。
第二段(B段):第33-48小节,降D大调转到降G大调,有调性不明的经过性转调。左手部分出现了大切分节奏型,加之其起起伏伏的强弱变化,在右手高低跑动的重复音型衬托下,谐谑戏剧感扑面而来。
第三段(A段再现):第49-66小节,第一段降G大调的再现。在看似快要冲向高潮的时候,突然缓了下来,轻柔地逐渐淡入尾声部分。
尾声 (Coda):第67-85小节,全曲在强 (ff) 而短促的,以双手八度的降G大调五声音阶中结束。
你有所不知的黑键练习曲
1. 肖邦自己并“不喜欢”
肖邦一生创作许许多多的练习曲,有些慷慨激昂,有些清新优雅,但唯独这首是肖邦自己都觉得不喜欢的练习曲。他曾经在给朋友 Julian Fontana 的信中写到,"为什么正好选择了它?这可是我最无趣的练习曲了,我完全是为了练习黑键而创作,几乎没有投入过什么感情和想法。"
2. 最初的版本才是“真·黑键练习曲”
现在我们演奏的大多数黑键练习曲,和1833年最初由法国、英国、德国出版的版本有所不同。如今有些版本,在乐曲第三段与尾声衔接处的第66小节,出现了全曲用右手弹奏的,唯一的白键 —— F。但是,在1833年第一版的乐谱里,这些音其实是由左手演奏的。和今天有些版本相比,当时右手演奏的,才是名副其实的 "黑键练习曲"。
3. 充满异域风情的 "民族小调"
在右手的旋律主题部分,如果我们将拍点上的音提取出来,还能得到一首由五声调式组成的“民族小调”。波兰的音乐学家Hugo Leichtentritt认为,这样活泼有趣的五声旋律,像是来自苏格兰的吉格舞曲,充满了异域风情。
4. 八度和弦让大师都“任性”
熟悉它的人都知道,黑键练习曲是在快速而有力的,双手八度和弦的跳奏中结束。这可能也是全曲最炫技、最高潮的、最难弹的部分了。为了漂亮地弹出这一两个小节的华彩,许多但有一些钢琴家,如肖邦再传弟子,波兰钢琴家罗森塔尔(Moriz Rosenthal) 则用刮奏代替了八度的弹奏,轻盈绚丽的尾声反而更令人眼前一亮。
5. 由黑键引发的更多 "疯狂"
用手弹黑键太难了,要不试试用橘子弹?对,你没有看错,就是橘子!前阵子郎朗就已经 "玩起" 了黑键练习曲,不同往常正儿八经地炫技,而是拿出了橘子"滚" 奏起来。
↓ 点击视频即可播放 ↓
而郎朗绝对不是第一个把黑键练习曲 "玩坏" 的大师。1910年,奥地利钢琴家、作曲家高尔斯顿(Gottfried Galston)就已经开始改编了黑键练习曲。他将原本只有单音的右手改编成了双音。
波兰裔的美国钢琴家、作曲家戈多夫斯基Leopold Godowsky更是令(sang)人(xin)震(bing)惊(kuang),他重新改编肖邦的黑键练习曲,创作出了7个版本的 "新" 黑键练习曲,并收录在他的《改编自肖邦练习曲的53首练习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