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患者什么时候进行抗病毒治疗(乙肝患者何时做抗病毒治疗)
乙肝患者什么时候进行抗病毒治疗(乙肝患者何时做抗病毒治疗)如果病毒定量持续增加,谷丙转氨酶(ALT)下降不满意,则可以考虑抗病毒治疗。不过,有时自发性免疫清除后,平稳一段时间也可能会复发。所以患者仍要注意监测。另外,谷丙转氨酶(ALT)突然升高至正常值上限的10倍以上的患者也不适合使用干扰素治疗,暂给保肝抗炎药物,待谷丙转氨酶(ALT)适当降低后再使用干扰素治疗也是抗病毒治疗的一种策略。乙肝病毒携带者ALT突然升高至正常值上限的10倍以上,乙型肝炎急性发作,其中少数患者是机体发生自发性免疫清除,有可能发生自发性e抗原甚至表面抗原的血清学转换,因此可不急于实施抗病毒治疗,只用保肝抗炎药物,动态观察1个月左右,如果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和病毒定量(HBV DNA)迅速下降,e抗原消失,则可能发生自发性免疫清除。满足以上任何一项,都要考虑抗病毒治疗了!另: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的一般适应证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可以放宽,不必一定要等到谷丙转氨酶(AL
1、肝功能检查:谷丙转氨酶持续升高大于80,也就是超过正常值上限(40)的两倍;病毒定量DNA检查:大于等于10*5(大三阳)
2、肝功能检查:谷丙转氨酶持续升高大于80,也就是超过正常值上限(40)的两倍:病毒定量DNA检查:大于等于10*4;乙肝五项检查:e抗原阴性(小三阳)。
3、30岁以上,肝功正常,但是,病毒量大于等于10*5的慢性乙肝患者,考虑先肝活检,发现有中度或重度肝脏炎症或肝纤维化后,考虑抗病毒。
4、已出现明显肝硬化,即使肝功能检查正常,只要病毒量高,就要考虑核苷类抗病毒治疗。
满足以上任何一项,都要考虑抗病毒治疗了!
另:
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的一般适应证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可以放宽,不必一定要等到谷丙转氨酶(ALT)上升到正常值上限的2倍;有时也可以不必急于进行抗病毒治疗。
什么情况下抗病毒治疗可以暂缓呢?乙肝病毒携带者ALT突然升高至正常值上限的10倍以上,乙型肝炎急性发作,其中少数患者是机体发生自发性免疫清除,有可能发生自发性e抗原甚至表面抗原的血清学转换,因此可不急于实施抗病毒治疗,只用保肝抗炎药物,动态观察1个月左右,如果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和病毒定量(HBV DNA)迅速下降,e抗原消失,则可能发生自发性免疫清除。
如果病毒定量持续增加,谷丙转氨酶(ALT)下降不满意,则可以考虑抗病毒治疗。不过,有时自发性免疫清除后,平稳一段时间也可能会复发。所以患者仍要注意监测。另外,谷丙转氨酶(ALT)突然升高至正常值上限的10倍以上的患者也不适合使用干扰素治疗,暂给保肝抗炎药物,待谷丙转氨酶(ALT)适当降低后再使用干扰素治疗也是抗病毒治疗的一种策略。
另外,在我们选择抗病毒治疗方案的时候,应该一定要重视起来个体化的治疗,根据病人对药物的耐受情况以及病人的病情,发生疾病时间等具体情况,适当调整药物剂量,疗程,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进行调整治疗方案。
抗病毒治疗都需要长期的过程。有人说2年即可停药,也有人说是终生服药。这两种说法都是不准确的。一般来说,核苷类的总疗程建议至少 4 年,在达到 HBV DNA 低于检测下限、ALT 复常、HBeAg(乙肝e抗原) 血清学转换后,再巩固治疗至少 3 年( 每隔 6 个月复查 1 次,至少3次) 仍保持不变者,可考虑停药,但延长疗程可减少复发。
随访中如有病情变化,应缩短随访间隔。干扰素的推荐疗程为1年,若经过 24 周 治疗 HBsAg 定量仍 > 20 000 IU/ml,建议停止治疗,改用核苷类似物治疗。
纤维化程度严重的病人,延长抗病毒治疗至5-10年,肝纤维化未改善率仍高达35%左右。
如何判断传染性强弱?转氨酶水平的高低并不表示乙肝患者传染性的强弱,乙肝传染性的强弱取决于患者体内病毒复制的活跃程度及血液和体液中病毒数量的多少,因此传染性强弱的参考指标是病毒定量。
文章已经尽量通俗化的讲解了,如还有看不懂的地方,评论区聊吧~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郭娜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