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养心养生方法(立夏时节养生做好4点)
立夏养心养生方法(立夏时节养生做好4点)1.起居养生接下来跟大家解释下,并说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如何进行夏季养生?晚喝酒粥气血畅,牛奶豆肉补营养,果蔬纤维菜粗粮。
今天是立夏,我们用杨建宇的二十四节气养生歌,来聊聊立夏养生该怎么做?
立夏养生重护心,
调息静气午觉稳,
常食葱姜做有氧,
晚喝酒粥气血畅,
牛奶豆肉补营养,
果蔬纤维菜粗粮。
接下来跟大家解释下,并说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如何进行夏季养生?
1.起居养生
立夏后宜晚睡早起、坚持睡午觉。
《黄帝内经》记载:““夏三月,此谓蕃秀……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立夏之后宜晚睡早起,每晚睡觉时间可比春季稍晚些,以顺应阴气的不足;早上应早些起床,以顺应阳气的充盈与盛实。
立夏之后宜坚持睡午觉,由于立夏后宜晚睡早起,人的睡眠相对不足,加上气温较高,人体汗出过多,在正午气候炎热,人体血管扩张,血液大量集中于体表,且午饭后人体消化道供血增多,故大脑供血相对减少,人在午后常常感到精神不振、困意频频,在立夏后,人们应该养生午睡的习惯。
有研究指出,午睡可以预防多种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脏病的发生,但午睡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半小时到一小时以内为宜。
立夏后宜常食葱姜以养阳,省苦增辛,晚饭宜食粥并可少量饮酒。
民间有句俗话:““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清热消暑是夏季的重中之重,但同时,按照中医养生学理论,还要吃对东西。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出:“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养肺气”。
“省苦增辛”的意思是少吃苦味,多吃辛味。中医五行学认为,夏季心火当令,苦味的食物具有清热泻火、定喘泻下等作用,但是却会助心气而克制肺气,因此,夏季不应多吃苦味食物,可适当多吃辛味的食物,如如辣一些的萝卜,以及葱白、姜、蒜等。这些具有发散、行气、活血、通窍、化湿等功用的食物,尤其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具有通经活络的作用。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夏季饮食宜低脂、低盐、多维生素,可以常喝营养保健粥来开胃并调理身体,煮粥时可加些荷叶,清香微苦,可以醒脾开胃,荷叶还有一定的降脂作用,可以辅助降脂;还可用干扁豆浸透与大米共煮,可以清暑化湿、健脾止泻。另外,晚饭时喝些红小豆粥、薄荷粥、银耳粥、葛根粥、苦瓜粥,既能生津止渴,又能固护脾胃。
除此以外,立夏后应适量食用鱼、瘦肉、蛋、奶和豆类等,以补充蛋白质,多吃水果以补充维生素,适当搭配粗粮以均衡营养、促进消化。
立夏后可以少量饮酒,如葡萄酒、啤酒,可以畅通气血、消暑解渴。
立夏后多做慢节奏的有氧运动,少许出汗为宜。
立夏后,随着气温的增高,人们容易出汗,如果再做剧烈运动,容易造成机体缺水,因此立夏后,人们应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慢节奏的有氧运动,以少许出汗为宜。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夏季运动应注意以下几点:夏季人体能量消耗很大,运动时更要控制好强度;运动后别用冷饮降温,会伤害肠胃,温稀盐水是最好的饮料;户外运动时一定要随身携带适合自己的急救药物,以便必要时紧急服用。
立夏后宜保持心情舒畅。
夏季天气燥热,“暑易伤心”,高温天气容易使人“心躁”,因此,立夏后应重视情志养生,要做到“戒骄戒躁”,心平气和。
《黄帝内经》记载“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立夏后养生的关键是使人“无怒”,不良情绪要适当“宣泄”,可以和家人、朋友交流、谈心,降低心理压力,还不能忽视主观上的调息静心,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达到养生的目的。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最忌大喜和大怒,怒则气上,大喜伤心,都容易造成心脑血管疾病的突发状况,焦躁的心情会加重病情,甚至发生危险,所以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要学会调整情绪,学会自我心理调节。
我是小玲药师,希望本文对您有帮助,记得点击关注哒
原创作品,有参考文献,抄袭必究
参考文献:
[1]李玉峰.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夏季养生[N].中国医药报 2014-06-23(008).
[2]王志华 李彦知 杨建宇.杨建宇二十四节气养生歌赏析(九)——立夏养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 09:108-109.
[3]池晓玲.立夏养生平和养心[N].上海中医药报 2008-05-09(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