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小松本诗深度解析(正冈子规这病床六尺)

小松本诗深度解析(正冈子规这病床六尺)1890年(明治二十三年)4月,24岁的子规为河东碧梧桐(1873—1937)修改俳句,开始与其书信往来,并劝其到东京来。7月,子规从第一高等中学校本科毕业,9月入东京大学哲学系就读。1891年2月,子规转入国文系,3月底到4月初出游房总半岛,写成游记《隐蓑》(かくれみの)。5月时通过碧梧桐认识其同学高滨虚子(1874—1959),开始和其通信——碧梧桐与虚子后来成为子规门下双璧,也是其一生挚友。6月,子规回松山省亲。12月,从常盘会搬到驹込追分町住,着手写作小说《月之都》,想要成为小说家。1892年2月,子规带着《月之都》完稿拜访小说家幸田露伴(1867—1947),请其指教,但未获好评,从此断了写小说之念。月底,经陆羯南介绍,子规搬至下谷区上根岸町88号租住,在羯南家西侧。5月,纪行文《浮桥记》(かけはしの記)在羯南的报纸《日本》上连载。6月26日,子规在 《日本》上开始连载《獭祭书屋

作者|陈黎 张芬龄

摘编|张进

子规生平:一声孤月下,啼血不敢闻

一生只活了三十四年又十一个月的正冈子规,是明治时代的文学巨人,俳句、短歌、新体诗、汉诗、小说、评论、随笔兼擅。正冈子规是日本近代俳句与短歌的重要改革者,对日本现代诗歌的进展有巨大的贡献。他的俳句、短歌一反传统写法,认为诗人应该因应时代所需,以简洁、当代的语言如实反映事物,让传统形式获得新生命。以短歌为例,大量创作俳句之余,他一生写了逾二千四百首短歌,推崇真挚质朴的《万叶集》,贬抑优雅柔和的《古今和歌集》,提倡基于万叶风的“写生”主义。在子规1898年发表《与歌人书》(歌よみに与ふる書)系列歌论,以此论点着手短歌革新运动前,他已在所推动的俳句革新运动中,写了《俳谐大要》《俳人芜村》等俳论,彰显与谢芜村(1716—1787)的“绘画式俳句”,确立了子规自己参考西洋美术写生理论而成的“俳句写生主义”。子规一生所写俳句数量,或说一万八千多首,或说二万三千多首(讲谈社1975年版《子规全集》)。搜寻子规家乡松山市立“子规纪念博物馆”中的子规俳句检索库,我们可以找到二万五千多首子规的俳句——里头有些俳句只有一两字之差,可视为同首俳句的异体。日本诗歌史上,像正冈子规这样跨俳句、短歌两大日本传统诗歌类型,左右开弓、质量均丰的巨匠,是绝无仅有的。江户时代(1603—1867)的松尾芭蕉、与谢芜村、小林一茶(1763—1827)是举世公认最伟大的三位日本俳句诗人。“三圣”之后,排名第四的,就是明治时代(1868—1912)的正冈子规了。

小松本诗深度解析(正冈子规这病床六尺)(1)

正冈子规,生于伊予国温泉郡藤原新町(今爱媛县松山市花园町)。自7岁起便开始修习汉文、汉学,19岁时习短歌,也开始俳句的创作。正冈子规不惧传统的束缚,认为诗人应该因应时代所需进行创作,大力倡导“俳句写生主义”,并通过积极举办俳句会,发行俳句刊物等,致力于俳句的革新与推广,对日本现代诗歌的进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正冈子规本名正冈常规,1867年(庆应三年)10月17日生于今爱媛县松山市花园町,幼名处之助(ところのすけ)、升(のぼる),是家中长男。父亲正冈常尚,于子规六岁时过世。母亲八重(本姓大原)小父亲十二岁。子规七岁时在外祖父汉学家大原观山的私塾修习汉文,并进入寺子屋(私学馆)式的小学“末广学校”。1875年(明治八年)1月转入新开办的胜山学校,4月外祖父去世,改随土屋久明习汉学。1878年(明治十一年)夏,土屋久明导引十二岁的子规入汉诗之门,子规有一首绝句《闻子规》(“一声孤月下,啼血不堪闻,半夜空欹枕,故乡万里云”)即写于此际,是目前所见其最早的汉诗。翌年12月自胜山学校毕业,于1880年(明治十三年)3月入松山中学校,得到汉学家河东安静溪(子规后来的弟子河东碧梧桐之父)的指导。此阶段的子规持续写诗、为文,并与同好集稿成册传览交流,受自由民权运动演说影响,逐渐关心政治,期盼能去东京游学。1883年(明治十六年)5月,子规从松山中学校退学。6月,获在东京的叔父加藤拓川同意,启程前往东京,先入须田学舍,10月时入共立学校(现开成中学校•高等学校)。不甘当池中鱼,离开松山游向大都会、大时代的子规,当时有一汉诗颇能明其志:“松山中学只虚名,地少良师从孰听,言道何须讲章句,染人不敢若丹青。唤牛呼马世应毁,今是昨非吾独醒,忽悟天真存万象,起披蛛网救蜻蜓。”

1884年(明治十七年)9月,18岁的正冈子规考上“东京大学预备门”,同级生包括日后著名的作家夏目漱石(1867—1916)、国学家芳贺矢一(1867—1927)等。1885年7月,子规暑假回松山探亲,经小他一岁的秋山真之(后为海军中将)介绍,随歌人井手真棹习短歌,也开始俳句的创作。1886年,东京大学预备门改称“第一高等中学校”,此后两三年子规颇热衷于棒球运动。1887年暑假子规回松山,拜访俳人大原其戎(1812—1889),请其指点自己所作俳句,8月大原其戎在其所编俳志《真砂志良边》上刊出子规作品“穿过野地虫鸣声/我踏出/一条小路”(虫の音を踏み分け行くや野の小道),这是子规第一首铅印发表的俳句。1888年7月子规从第一高等中学校预科毕业,暑假期间寄宿于向岛长命寺境内的樱饼屋“山本屋”(子规名之为“月香楼”),写作以秋之七草为名,包含“兰之卷”(汉文)、“萩之卷”(汉诗)、“女郎花之卷”(短歌)、“芒之卷”(俳句)、“蕣之卷”(谣曲)、“葛之卷”(地志)、“瞿麦之卷”(小说)等七卷作品的《七草集》。8月,与友人们出游镰仓江之岛,途中初次咯血。9月入第一高等中学校本科,从月香楼搬进常盘会寄宿舍。1889年1月,因为对单口相声“落语”同感兴趣,23岁的子规与夏目漱石开始交往,由此缔结了两人间终生的友情。2月,子规读到叔父加藤拓川之友陆羯南(1857—1907)新创办的报纸《日本》。5月9日晚,子规突然咳血,持续一周,当晚他写了四五十首以“时鸟”(即布谷鸟、杜鹃鸟或子规)为题的俳句,并以“杜鹃啼血”之典取“子规”为号。12月,与朋友们成立了“棒球会”,在上野公园的空地打了两次棒球。

小松本诗深度解析(正冈子规这病床六尺)(2)

23岁身着棒球服的正冈子规

1890年(明治二十三年)4月,24岁的子规为河东碧梧桐(1873—1937)修改俳句,开始与其书信往来,并劝其到东京来。7月,子规从第一高等中学校本科毕业,9月入东京大学哲学系就读。1891年2月,子规转入国文系,3月底到4月初出游房总半岛,写成游记《隐蓑》(かくれみの)。5月时通过碧梧桐认识其同学高滨虚子(1874—1959),开始和其通信——碧梧桐与虚子后来成为子规门下双璧,也是其一生挚友。6月,子规回松山省亲。12月,从常盘会搬到驹込追分町住,着手写作小说《月之都》,想要成为小说家。1892年2月,子规带着《月之都》完稿拜访小说家幸田露伴(1867—1947),请其指教,但未获好评,从此断了写小说之念。月底,经陆羯南介绍,子规搬至下谷区上根岸町88号租住,在羯南家西侧。5月,纪行文《浮桥记》(かけはしの記)在羯南的报纸《日本》上连载。6月26日,子规在 《日本》上开始连载《獭祭书屋俳话》(共38回,至10月20日),致力于俳句革新。子规在东京大学学期考试不及格后放弃补考,决意退学。7月,子规回松山省亲,夏目漱石也到松山一游。11月,子规将母亲八重与妹妹正冈律接到东京,一家三口同住。12月,子规进入《日本》新闻社工作。

1893年(明治二十六年)2月,27岁的子规在报纸《日本》“文苑”版上辟俳句栏,推广俳句。3月,从东京大学正式退学。7月19日,子规出发前往奥羽地区(日本东北地区)旅行,前后一个月,遍访各地俳谐宗匠,于8月20日回到东京。这一年恰为芭蕉二百年忌(逝世满199年忌),此行可视为子规踵继芭蕉《奥之细道》行脚的诗歌朝圣之旅。11月13日,子规开始在《日本》上发表其《芭蕉杂谈》(共25回,至翌年1月22日)及奥羽纪行文《莫知其终之记》(はて知らずの記)。此年子规写了四千多首俳句,是生命中产量最多的一年,有许多是旅途上即兴、写景之作,子规谦称“滥作”,有些的确是。子规提倡“写生”, 但也明白要有所选择,且化“景”为“境”,才能成佳句。

小松本诗深度解析(正冈子规这病床六尺)(3)

正冈子规在荻寺俳句屏风的发句竹简。“俳句”可说是日本5—7—5—7—7、三十一音节“短歌”(tanka)前面十七音节(5—7—5)独立出的诗型,又因它是“连歌”(renga)或“俳谐连歌”(haikai renga)的首句,所以称之为“发句”(hokku)。江户时代,“俳圣”芭蕉(1644—1694)将之提升为具有丰厚洞察力与精神内涵、可以从俳谐连歌[江户时代称“连句”(rengu)抽离出的自身具足的艺术形式。此一时期每以“俳谐”(haikai)泛指发句、连句或俳文(haibun)等创作。到了1890年代(明治二十年代),正冈子规(1867—1902)以“俳谐之句”(俳諧の句:haikai no ku)的简称“俳句”(haiku)命名独立出来的“发句”,俳句就成为世人所知、所爱——不独属于日本,也属于全世界——的文学类型了。正冈子规在1894年3月9日发表于报刊《小日本》上的一篇文章《雏之俳句》(雛の俳句)中,用“俳句”一词指称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单一诗人所写、非附属于“连句”的此独立诗型。单就为“俳句”定名且流播世界一事,正冈子规就足以在日本或世界诗歌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1894年(明治二十七年)2月,子规一家搬到羯南家东侧的上根岸町82号——此屋即至今犹在的“子规庵”。2月11日,报社另外发行了家庭取向的报纸《小日本》,由子规负责编辑。创刊号上推出了子规小说《月之都》连载。2月23日,子规以“竹里人”笔名发表短歌。4月15日,在子规庵举行了有四人与会的俳句会。7月,《小日本》因经济理由废刊,子规回任报纸《日本》编辑,在报上发表《上野纪行》一作。

1895年(明治二十八年)4月,子规以记者身份在海外采访了当军医的小说家森鸥外(1862—1922),此为这两位日本近现代文学重要人物首次会面。5月,正冈子规在回国的船上咯血,病况严重,5月23日入神户医院,子规母亲及河东碧梧桐、高滨虚子都赶来照料,经两个月治疗,于7月23日转至须磨疗养院继续疗治,后于8月20日出院回家乡松山疗养。夏目漱石当时任教于松山中学校,子规借住其寓所“愚陀佛书斋”一楼,从8月27日至10月17日共五十二日。当地俳社“松风会”会员频频至子规处请益,举行诗会,漱石后来也加入。10月辞别漱石回东京之际,子规写下名作“我去,/你留——/两个秋天”(行く我にとどまる汝に秋二つ)。10月19日,子规于松山三津滨登船,经广岛、须磨、大阪、奈良等地,在奈良时顺路参访了东大寺周边、药师寺、法隆寺等处,写下另一首名句“柿子/入我口,钟鸣/法隆寺……”(柿食へば鐘が鳴るなり法隆寺),于10月31日回到东京。他滞留松山期间所写,系统论述俳句写作与美的标准、不时强调“写生”(写实)之必要的《俳谐大要》,从10日22日至12月31日,分27回刊载于报纸《日本》上。此年诚然是子规生命中剧烈变动的一年。

小松本诗深度解析(正冈子规这病床六尺)(4)

日剧《坂上之云》中香川照之饰演的正冈子规踏访各地名胜的情景。

1896年(明治二十九年)1月3日,30岁的子规在“子规庵”举行新年俳句会,森鸥外与夏目漱石都参加了,据说是两位小说巨匠首次会面。31日,森鸥外主编的文艺杂志《目不醉草》(めさまし草)创刊,此后成为在报纸《日本》上力倡写实主义的子规所领军的“日本派”俳人们发表作品之园地。2月,子规左腰肿胀,剧烈疼痛。3月时诊断为因结核菌引发的脊椎骨疽,并动了手术。此疾使他此后(生命最末)七年,行走困难,卧床日多,但病榻上的他仍创作不懈。随笔集《松萝玉液》于4月至12月间在报纸《日本》上连载,7月19日、23日、24日三天之文都在介绍棒球。《俳句问答》于5月至9月间在《日本》上连载,子规严厉批判了由俳谐宗匠所主宰,拘泥于老套规则、每月例会的“月并俳句”的陈腐与僵硬,提倡植根于现实、从生活取材的新俳句。9 月5日,子规搭人力车外出,和与谢野铁干(1873—1935)等新体诗(新诗、现代诗)诗人聚会。子规倡导的“新俳句”在这一年逐渐获更多人认同。

1897年(明治三十年)1月15日,由松山俳社“松风会”会员柳原极堂筹划,正冈子规作为精神领袖的俳句杂志《杜鹃》(ほととぎす)在松山创刊、发行,杂志名称取自子规(杜鹃)之名,由子规、高滨虚子、河东碧梧桐等人负责选稿。3月与4月,子规又做了两次腰部手术。他非常重要的评论文字《俳人芜村》于4月13日起,分19回在报纸《日本》上连载,至12月29日。此文以独特、大胆的观点,扬与谢芜村而抑俳圣芭蕉,让芜村在去世110年后一跃而为日本俳句史上的大师。4月20日,子规病情恶化,医生暂禁其讲话。6月,叔父加藤拓川出钱雇请红十字会护士帮忙看护约一个月。9月,医生在子规臀部穿刺两个洞,脓始流出。12月24日,子规在子规庵举行第一回“芜村忌”俳句会,与会者有二十人。

小松本诗深度解析(正冈子规这病床六尺)(5)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