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河南相对应的成语故事(成语典故之洛阳)
与河南相对应的成语故事(成语典故之洛阳)洛阳周公庙周武王在世前,就安排西周宗室 、大臣、他的同辈弟弟召[shào]公姬奭[shì]到洛阳去考察地形并选址营建成周(洛阳)。姬奭考察完地形后,周武王的弟弟周公姬旦又去考察并占卜,认为可以营建洛阳。周武王没有看到洛阳建成就去世了,成王年少,周公摄政称王,周公摄政的第五年甲子这一天开始动工建设洛阳。周成王在周公旦的辅佐和帮助下,建成了洛阳,在太庙里建成了一座宏伟壮丽的大殿,选择了良辰吉日,召集文武百官,四方诸侯,举行了隆重的定鼎大典,表示周朝已完成了灭商的大业,取得了天下。成语典故:定鼎中原大禹在洛阳洛宁县境内的洛河中得到神龟背驮的"洛书",依此劈开三门(神门、人门、鬼门),疏龙门(山西河津市陕西韩城市之间黄河龙门,即鱼跃龙门出处)之水东流入海,治水成功,受禅让建立了夏朝,遂划天下为九州。接着又搜集九州之铜铸造了九个大鼎,作为王权的象征。到了商周时九鼎就象后来的玉玺一样,
洛阳居于河洛之间,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历史上先后有十多个王朝在洛阳建都。
西周早期周成王时期的青铜器何尊,其内底铸铭文记载了周成王亲政五年时,在新营建的东都成周(今河南洛阳)对其下属"宗小子"的训诰,其中提到周武王在世时决定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即"宅兹中国",与《尚书》中的《洛诰》、《召诰》、《逸周书·度邑》等文献记载相互印证,意义重大 。
何尊铭文"宅兹中国"是"中国"一词出土最早的见证,表明了洛阳是古中国的所在地,即天下之中。
洛阳丽景门
成语典故:定鼎中原
大禹在洛阳洛宁县境内的洛河中得到神龟背驮的"洛书",依此劈开三门(神门、人门、鬼门),疏龙门(山西河津市陕西韩城市之间黄河龙门,即鱼跃龙门出处)之水东流入海,治水成功,受禅让建立了夏朝,遂划天下为九州。接着又搜集九州之铜铸造了九个大鼎,作为王权的象征。到了商周时九鼎就象后来的玉玺一样,成为传国之宝,谁想统治天下,就要先夺取九鼎。
商朝末年,纣王荒淫无道,穷兵黩武,周武王在洛阳孟津会盟后,举兵讨伐,灭了商朝。灭商后,周武王的第一件事就是准备把九鼎搬运到周朝的国都镐京(今陕西西安市,称宗周)。谁知那九尊大鼎个个象小铁山,既难搬又难运。武王组织了大批人马,传说一尊鼎就动用了八九万人,花了几个月的功夫,才拉到洛阳。当他们准备再向西拉时,不管用什么办法,大鼎象生了根似的,定在那里巍然不动。武王闻知此事,感叹地说:“九鼎是镇国之宝,它们到了洛阳不往西走,定有缘故。夏朝国都在洛阳,洛阳又位于天下之中,上天莫不是要我把国都迁到洛阳不成?如果是这样,就把九鼎安放在洛阳吧。”不料正当武王准备奉行安放九鼎的典礼时,却不幸病故了。
周武王在世前,就安排西周宗室 、大臣、他的同辈弟弟召[shào]公姬奭[shì]到洛阳去考察地形并选址营建成周(洛阳)。姬奭考察完地形后,周武王的弟弟周公姬旦又去考察并占卜,认为可以营建洛阳。周武王没有看到洛阳建成就去世了,成王年少,周公摄政称王,周公摄政的第五年甲子这一天开始动工建设洛阳。周成王在周公旦的辅佐和帮助下,建成了洛阳,在太庙里建成了一座宏伟壮丽的大殿,选择了良辰吉日,召集文武百官,四方诸侯,举行了隆重的定鼎大典,表示周朝已完成了灭商的大业,取得了天下。
洛阳周公庙
洛阳的建成,开两京制先河,以陕州立柱为界,召公治理陕州以西,周公治理陕州以东,称为“分陕而治” 成就了中国有记载的第一个盛世“成康盛世”,开创了周朝八百年的基业。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周公旦辅佐周成王“定鼎洛阳”的功劳,就兴建了一座殿宇辉煌的周公庙,庙里的大殿被叫做“定鼎堂”。至今,周公庙仍坐落在洛阳老城的西关外供人们游览凭吊。周公庙一侧的道路则取名为定鼎路。
洛阳定鼎路与中州路交叉处即洛阳市0公里处。
周公庙定鼎堂
关于九鼎,还演绎出了楚王问鼎和武王举鼎。
楚王问鼎。“楚王问鼎”一事出自《史记·楚世家》。
楚国在周商之战初期,尚牵制商朝,支援周。但牧野之战后,楚国见周强大,渐渐中立,甚至支持商王,引起周的不满。在西周建立后,仅封楚国为子爵。楚国对周朝也若即若离。“不服周”的情况就随之出现。这从洛阳出土的周王“天子驾六”和湖北出土的驾六车马坑就能看出来。
晋楚城濮之战后,楚转而向东发展。公元前613年,楚庄王即位后,楚国再次强盛,周王的权杖早已失去昔日的威严。公元前606年 楚庄王伐陆浑(今河南嵩县北)之戎(陆浑戎,即春秋时期在洛阳嵩县陆浑居住的少数民族,在洛阳市伊川县鸣皋镇徐阳村考古发现的徐阳大墓,即陆浑戎王族墓),一直打到洛水(河)边,“观兵于周疆”,在周都洛阳陈兵示威,不可一世。周定王敢怒而不敢言,忍气吞声,还不得不派自己的大夫王孙满去慰劳。见面后,楚庄王竟然连一句寒暄的话都没有,劈头盖脸就问鼎之大小轻重。楚庄王凭着自己的军事实力,飞扬跋扈,气势汹汹,蛮横无礼,蔑视周定王,对其欲取周室而代之的野心毫不掩饰。王孙满忠诚而睿智,回答从容不迫而隐含凌厉。王孙满说:“周王室统治天下重在德,而不在鼎。”"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挫败了楚庄王的狂妄的野心。楚庄王傲然地对王孙满说:“你不要阻止铸鼎之事,我们楚国只要把折断的钩(一种铜兵器)尖收集起来,就足够铸造九个鼎了。”楚庄王大有取周而代之的气势。王孙满的强硬态度,使楚庄王只好退出周疆。
洛阳西关九龙鼎
武王举鼎。武王举鼎一事出于《史记·卷五·秦本纪第五》。
秦武王(公元前329年-公元前307年)是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10年-公元前307年在位。纵横家张仪在秦武王即位后辞去相国之职出走魏国。
秦武王生性粗直,威猛雄壮,好与勇士角力为戏。大力士乌获、任鄙皆为其重用。齐人孟贲,是著名的力士,曾在野外见黄、黑两牛相斗,孟贲从中以手分之,黄牛伏地,黑牛犹触斗不止。孟贲大怒,左手按黑牛之头,右手拔其角,角出牛死。孟贲闻秦武王招致天下勇力之士,来到秦国,秦武王素闻其勇,拜为大将,与乌获、任鄙一同受到宠信。
秦武王四年(公元前307年),秦国攻占韩国重镇宜阳(今宜阳韩城)。秦武王大喜,引任鄙、孟贲一班勇士到宜阳巡视,然后直入洛阳,以窥周室。
当时周朝王室式微,周赧王遣使郊迎,使者向秦武王致天子问候之意,并声称天子在王城将备盛礼迎接秦武王。秦武王谢辞使者,不敢与周王相见。他知道九鼎在太庙之中,遂往观看。入太庙,见九鼎一字排列,甚为壮观。九鼎收取九州的贡金,各铸成一鼎,载其本州山川人物及贡赋田土之数。
洛阳老照片(来自于网络)
秦武王围着九鼎观览一番,赞叹不已。九鼎名称各不同,鼎腹有荆、梁、雍、豫、徐、扬、青、兖、冀(即古九州名)九字相别。秦武王指雍字一鼎叹道:“此雍州之鼎,乃秦鼎也,寡人当携归咸阳。”守鼎的官吏说:“此周武王定鼎于此,未曾移动,每鼎有千钧之重,无人能举。”秦武王回头问任鄙、孟贲道:“你们二位,能否举起此鼎?”任鄙推辞说:“我只有百钧之力,此鼎重千钧,无法举起。”孟贲笑道:“我试试。”于是用两根粗绳系在鼎耳之上,伸开双臂,套入绳索之中,狠狠喝道:“起!”那鼎离地半尺,重重砸在地上。由于用力过猛,眼珠迸出,眼眶流血。秦武王笑道:“虽然勉强举起,也太费力了。你既然能举动,难道寡人举不动?”任鄙进谏道:“大王万乘之躯,不可轻试!”秦武王不听,束缚腰身,扎缚其袖。任鄙拉着他的袖子苦苦劝谏,秦武王大怒道:“你自己不能举,难道妒忌寡人之力吗?”任鄙见秦武王发怒,不敢再谏。秦武王大踏步向前,亦将两臂套入绳索中,想道:“孟贲勉强举起,我偏要举起再行走几步。”于是尽平生之力,屏一口气,喝声:“起!”那鼎亦离地半尺。正要迈步,不觉力尽失手,鼎坠于地,正压在武王右足上,喀嚓一声,将胫骨压断。众人急忙把他扶归公馆,秦武王疼痛难忍,血流不止,挨至半夜,气绝而亡。秦武王即位时曾言:“得游巩、洛,生死无恨。”果然死于洛阳。
周赧王闻变大惊,急备棺椁,亲往视殓,哭吊尽礼。秦人奉丧以归,秦昭襄王即位。昭襄王讨举鼎之罪,诛孟贲,族灭其家,因任鄙能谏,任为汉中太守。
洛阳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