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古隆中有多久的历史(冯博文论襄阳隆中历史沿革的构建节选)
襄阳古隆中有多久的历史(冯博文论襄阳隆中历史沿革的构建节选)唐末,朝廷封诸葛亮为武灵王,在襄阳县伏龙山修诸葛庙; 宋代时,此庙成为法定祭祀武侯之场所,赐“英惠” 庙额,又称“诸葛武侯庙” 。北宋时,襄州知州曾巩到伏龙山祈雨,极有可能在诸葛庙举行仪式。南宋时, 项安世、刘光祖先后拜谒此庙,其中刘光祖留下了一篇《谒伏龙庙文》:除先唐文献所载隆中诸葛亮宅之外,唐宋时期襄阳出现了另唐宋时期襄阳出现了另一处与孔明有关的景观,过去对其关注不 多,但今人应重加审视。南宋《舆地纪胜》载: “诸葛威烈武灵仁济王庙,在襄阳县伏龙山。唐光化( 五) [三] 年封武灵王,乾道四年被旨感应赐‘英惠’庙额,加号‘仁济’。” 伏龙山,恰好就在襄阳城西南三十里。史载隆中≠景区隆中过去对隆中的讨论往往以千余年文献中之“隆中”毫无变化为前提,但古、今“隆中”显然并不在同一位 置。既然“隆中”已于元明时移位襄阳城西南,今日须对城西南之诸葛景观加以考察。唐宋时期与诸葛亮有关隆中之外的另一
【编者按】以下是冯博文先生《论襄阳隆中历史沿革的构建 》文章节选。读本文后有助于了解隆中前世今生。冯先生认为史载隆中“元代消失不见”,今天的古隆中为史载隆中与伏龙山的“合体”。
冯先生观点和笔者“史载隆中不等景区隆中”是一致的,但对于史载隆中是否存在有分歧的。读者可以发表自己观点!
摘要:既往研究通常将文献中的“隆中”不加考察地等同于今天的隆中。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可知,魏晋至唐宋文献中的“隆中”和“诸葛亮宅”应该位于襄阳城西北,可能在宋元战争中遭到破坏消失,而非现今襄阳城西南 13 公里处的隆中。自唐代伊始,襄阳城西南 30 里处伏龙山出现一座诸葛庙,明代志书将消失的“隆中”之名移植于伏龙山之上,并将消失的“诸葛亮宅”置于唐宋诸葛庙和元明隆中书院和武侯祠之前,形成故宅—诸葛庙—书院—武侯祠的连贯历史记录,遂使“隆中”的历史连续性得以建立。经由“隆中”之案例,今人亦可观察到明清方志“袭古”陋习。
关键词:襄阳; 隆中; 伏龙山; 诸葛亮
史载隆中≠景区隆中
过去对隆中的讨论往往以千余年文献中之“隆中”毫无变化为前提,但古、今“隆中”显然并不在同一位 置。既然“隆中”已于元明时移位襄阳城西南,今日须对城西南之诸葛景观加以考察。
唐宋时期与诸葛亮有关隆中之外的另一处景观——伏龙山诸葛庙(编者按)
除先唐文献所载隆中诸葛亮宅之外,唐宋时期襄阳出现了另唐宋时期襄阳出现了另一处与孔明有关的景观,过去对其关注不 多,但今人应重加审视。南宋《舆地纪胜》载: “诸葛威烈武灵仁济王庙,在襄阳县伏龙山。唐光化( 五) [三] 年封武灵王,乾道四年被旨感应赐‘英惠’庙额,加号‘仁济’。” 伏龙山,恰好就在襄阳城西南三十里。
唐末,朝廷封诸葛亮为武灵王,在襄阳县伏龙山修诸葛庙; 宋代时,此庙成为法定祭祀武侯之场所,赐“英惠” 庙额,又称“诸葛武侯庙” 。北宋时,襄州知州曾巩到伏龙山祈雨,极有可能在诸葛庙举行仪式。南宋时, 项安世、刘光祖先后拜谒此庙,其中刘光祖留下了一篇《谒伏龙庙文》:
维嘉定二年月日,朝议大夫、右文殿修撰、知襄阳军府事充京西南路安抚使、都总管刘光祖,恭诣伏龙山威烈武陵( 灵) 仁济王之祠,以清酌之奠,敢昭告于汉丞相忠武侯之神, 维诸葛公,矫矫犹龙。躬耕南阳,高卧隆中……南国之纪,山川秀钟。偶来自蜀,汉水抚封。
皆公故国,祗谒遗宫。借公余略,潜折敌冲。惮公德威,华夷所同。载祝襄人,永护柏松。尚享!
嘉定二年( 1210) ,刘光祖在襄阳知府任上,他之所以拜谒诸葛庙,是想“借公余略,潜折敌冲; 惮公德威, 华夷所同”。刘光祖对于宋金矛盾有着强烈感受,向宋宁宗上书曾说“女真乃吾不共戴天之雠” ,拜谒诸葛庙时亦表达了伐金之愿。故而,诚如论者所言,从晋初刘弘参谒诸葛亮故宅,到南宋刘光祖拜谒伏龙山诸葛庙,随着时间的推移,伏龙山诸葛庙成为国家祭祀孔明的法定地点,隆中诸葛故宅也不再是宋人在襄阳拜谒或祭祀孔明的唯一选择。
伏龙山诸葛庙与隆中实际是两处不同地方。(编者按)
今人讨论隆中,直接将伏龙庙视为隆中,一并整合进隆中的历史沿革中。然伏龙山诸葛庙与隆中实际是两处不同地方。南宋项安世留有《隆中次吴襄阳韵二首》与《次韵颜运使伏龙山诸葛祠堂二首》诸诗,可见项安世先后探访了隆中与伏龙山。不过在项安世看来,前者是隆中躬耕地,后者是祭祀诸葛的庙宇,二者并非一地; 隆中诸葛亮宅在襄阳城西北二十里左右,而伏龙山诸葛庙却在城西南三十里。由此可知,唐改封诸葛亮为武灵王庙碑曾经移位,搬至隆中,亦可证宋代隆中与伏龙山并非一地,否则何来“今在”之说?
伏龙山属于中庐县(编者按)
除上述证据外,《元丰九域志》也可以提供一则宋代的隆中与伏龙山并非一地的旁证。该书在襄州中庐 县下载有伏龙山、长渠、木渠等山川。中庐县,该书说在“州西一百二十里”,这是错误的,因为这一距离已经超过了南漳与襄州之间的里程数额。《太平寰宇记》卷一四五载: “中庐县,西南五十八里……唐贞观二年自今县东北三十里移于今所,在州西五十三里,复为中庐县。”
可知宋代中庐县在襄州西南五十多里的位置,即今南漳县九集镇旧县铺村一带。伏龙山在今襄阳城西南三十里,属中庐县; 隆中诸葛亮宅在今襄 阳城西北二十里,在宋代属襄阳县[20]2817,两地分属两县,可知二者并非一地。
关于伏龙山的位置,据南宋《襄阳守城录》①记载,伏龙山与万山相接:
……又遣将官孟保、张德、刘彦部敢勇军千人经万山入伏龙,掩袭其后,虏贼奔走,多溺死。
从地图上看,襄阳城西南确有一片山地与万山相接,伏龙山正当其间( 见图 1) 。今日所称“隆中”在襄阳城西南 13 公里,并不在所谓“襄阳城西北二十里”,反倒是与宋代伏龙山的位置非常相近,方位里程皆相合。这种巧合值得注意,元明以来之“隆中”有无可能本是宋代伏龙山?
明代文献对“诸葛祠”的记载,可间接印证此假设。嘉靖《湖广图经志书》载: “诸葛祠,在伏龙山,唐封武灵王,宋赐英惠额,古有书院,弘治中长史林光奏建春秋祠焉。”
弘治二年( 1489) ,襄简王毁隆中、建陵寝; 弘治末,林光奏请重建武侯祠,并在正德元年得到批准。此事在《明实录》有如下表述:
亮所居( 即所谓草庐) 之西旧有祠,襄简王爱其地,择为茔,因迁祠于山左。制既陋小,久渐倾颓,且逼近王坟。长史林光以为非妥灵之所,请于隆中之东山谷中修建祠宇,春秋祭祀。②
两相对照,《湖广图经志书》中所谓“伏龙山”,即《实录》中之“隆中”。
伏龙山为假设的隆中(编者按)
至为重要的是,明代文人的游记为伏龙山即隆中之假设提供直接证据。明代文人袁中道曾经赏玩襄阳,遍游襄阳城周围山水古迹,其中也曾到访隆中,对隆中即伏龙山留下了明确的记载:
……走隆中,即伏龙山也。万山缘江诘曲,南走至伏龙山,隐隐若龟背起,山口西向,如一窦 ……景有八,所谓: 三顾堂、六角井、古栢亭、躬耕田、梁甫崖、抱膝石、老龙洞、小虹桥、半月溪、野云庵也。讯所云草庐处,已为王家幽宫矣。③
同时代的文人吴国伦、周圣楷也均明确表示明代的隆中就在伏龙山:
诸葛武侯庙在襄阳县西南二十里伏龙山,与隆中草庐相望一方,咸走祀焉。然蜀漠间,往往有祠,杜少陵所谓“久游巴子国,屡入武矦祠”也。④
诸葛武侯,其先琅琊人,后起襄阳伏龙山,相先主保蜀,至今蜀所在有武侯祠,琅琊、襄阳之祀亦并不废。⑤
假设隆中和伏龙山在明代时合为一体(编者按)
以上记载表明,宋代尚为两地的隆中和伏龙山,在明代时合为一体。今日,隆中山虽仍保留其伏龙山的 本名,却被认为是因其势如蟠龙而得名⑥。
史载隆中≠景区隆中(编者按)
综上可知,今隆中之源头实为唐宋伏龙山诸葛庙,并非魏晋至唐宋之隆中; 元明之时,“隆中”之名被置于伏龙山之上,“隆中”变成“隆中山”,延续至今。#襄阳头条##诸葛亮居住的卧龙岗在南阳还是襄阳#
史载隆中大致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