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之战示意图(襄樊之战及三国格局演变)
襄樊之战示意图(襄樊之战及三国格局演变)217年,鲁肃之死成为孙刘联盟破裂的导火索。鲁肃生前认为曹操势力强大竭力维系联盟,“尝劝孙权以曹操尚存,宜且抚辑关羽”。接替他的吕蒙则是主战派,主张无力夺取荆州消灭刘备对东吴政权的威胁,“不如取羽,全据长江,形势益张。”孙权认同吕蒙的观点,为偷袭荆州做准备。赤壁之战后,孙权占据了江夏、南郡,刘备占据四郡(长沙、桂阳、零陵、武陵)。南郡频临曹操控制的南阳郡,将刘备与曹操实际控制地区割裂。鲁肃劝孙权把南郡“借”给刘备,“后备诣京见权,求都督荆州,惟肃劝权借之,共拒曹公。”一是壮大刘备实力,使之充当东吴抵御曹操的前哨;二是为了维系孙刘联盟。可是,刘备势力的迅速膨胀远远超出了孙权君臣的预料,夺取益州后,刘备独霸西南,版图大有超越东吴之势,成为孙吴政权的最大威胁,孙刘联盟随着实力的不均衡增长而产生裂痕,双方矛盾与日俱增。占领益州后,孙权曾讨要南郡,刘备不许,“须得凉州,当以荆州相与。”孙权派兵强夺数
襄樊之战是东汉末年的一次关键战役,确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魏蜀吴基于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不断进行博弈,外交政策屡次更迭。本文以博弈论的视角探讨襄樊之战及战后各国政治策略的合理性。
一、赤壁之战后魏蜀吴势力变迁
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一心想统一全国的曹操惨败而归,有生之年再也没有发动大规模南征,仍为实力最强的军阀;孙权经历大战洗礼,巩固了江东霸主的地位;而一直寄人篱下的刘备时来运转,获得荆州多数州郡,随即占领益州全境,夺取汉中,实力扩张之迅速,令曹操、孙权倍感威胁,三国形势及政治策略悄然发生转变。
1、荆州战略的意义
荆州是军事上的必争之地,关乎三政权生存发展。荆州毗邻曹操统治的核心区域许昌,是进入中原的咽喉。曹操北征柳城时,刘备曾劝刘表偷袭许都,刘表不听,等曹操率军回归后,刘表深感后悔。汉晋春秋曰:太祖之始征柳城,刘备说表使袭许,表不从。及太祖还,谓备曰:“不用君言,故失此大会也。”荆州扼守汉江与峡口,位居东吴政权上游,如一把利剑悬在其上,严重威胁其安全,孙吴三代视之为争霸的根本,孙坚甚至死于与刘表的交战中。“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同时,荆州是刘备政权北伐的基地,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两路北伐的设想,“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於秦川。”因此,荆州的战略意义对魏蜀吴三家都非常重要,是争夺的焦点。
襄樊之战发生前,荆州七郡为三家瓜分。曹操控制北面的南阳郡,湘水以东的长沙、桂阳、江夏为孙权控制,以西的南郡、零陵、武陵归刘备,关羽镇守,面临双线作战。
2、孙刘战略形势发生转变
赤壁之战后,孙权占据了江夏、南郡,刘备占据四郡(长沙、桂阳、零陵、武陵)。南郡频临曹操控制的南阳郡,将刘备与曹操实际控制地区割裂。鲁肃劝孙权把南郡“借”给刘备,“后备诣京见权,求都督荆州,惟肃劝权借之,共拒曹公。”一是壮大刘备实力,使之充当东吴抵御曹操的前哨;二是为了维系孙刘联盟。可是,刘备势力的迅速膨胀远远超出了孙权君臣的预料,夺取益州后,刘备独霸西南,版图大有超越东吴之势,成为孙吴政权的最大威胁,孙刘联盟随着实力的不均衡增长而产生裂痕,双方矛盾与日俱增。占领益州后,孙权曾讨要南郡,刘备不许,“须得凉州,当以荆州相与。”孙权派兵强夺数郡,刘备率军来夺,战斗一触即发,恰逢曹操平定汉中,益州受到威胁,刘备做出让步,割长沙、桂阳给孙权,算是偿还了南郡。在这次博弈中,刘备、孙权都做出了最优策略,孙权获得2郡,版图有所扩展;刘备表面上维持了孙刘联盟,确保单线作战,随后攻占汉中,双方实现了利益最大化。
217年,鲁肃之死成为孙刘联盟破裂的导火索。鲁肃生前认为曹操势力强大竭力维系联盟,“尝劝孙权以曹操尚存,宜且抚辑关羽”。接替他的吕蒙则是主战派,主张无力夺取荆州消灭刘备对东吴政权的威胁,“不如取羽,全据长江,形势益张。”孙权认同吕蒙的观点,为偷袭荆州做准备。
二、襄樊之战中的三方博弈
219年,刘备大败曹操,夺取汉中,版图进入顶峰,曹操进入守势。同年,镇守荆州的关羽北伐襄阳、樊城,先胜后败,前期水淹七军,威震华夏;随后曹操、孙权形成联盟,关羽两线作战,兵败身死,丧失荆州,蜀汉政权元气大伤。
1、关羽出兵的合理性
本文运用完全信息博弈理论对三方策略合理性进行分析,假定三方策略皆为理性选择,都能根据对手的策略制定下一步计划,保证利益的最大化。
关羽拥有镇守、出兵两种策略选择。不主动出兵可以固守三郡,出兵可能陷入双线作战,面临孙权、曹操夹击,风险性大,但是他选择了出兵。
曹操面临抵抗与放弃两种选择。放弃襄樊意味着中原门户大开,曹魏核心统治区域不保,曹操选择了坚守襄樊。虽然被水淹七军, “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但是城池始终没有失守,成功拖住了关羽主力,为孙权偷袭创造了条件。
孙权有三种选择,攻曹、攻刘、中立。攻打曹操是最差策略,孙权在多次合肥之战中皆惨败而归,攻打曹操也不会使版图扩张,只能减少关羽的军事压力;
中立不出兵是中策,两不相帮虽然没有损失,也错失奇袭荆州的良机;所以孙权选择了结束孙刘联盟,“袭其空虚”,偷袭刘备控制的荆州另外三郡。
我们根据襄樊之战的最终结果逆向推测,探究各方策略合理性,实现最佳收益的一方既策略合理,损失惨重、得不偿失的一方则是策略不合理。孙权奇袭荆州得手,将刘备版图遏制在峡口上游,消除了来自上游的威胁,实现了预期目标,偷袭荆州是最优策略。曹操坚守襄樊,度过了统治危机,瓦解了孙刘联盟,严重削弱了蜀汉的实力,实现了利益最大化,坚守是上策。关羽兵败人亡,荆州沦陷,蜀汉失去了东面出兵的基地,“隆中对”两路北伐的设想彻底化为泡影,上升势头彻底被遏制,只能固守一隅。荆州丢失使蜀国在三国战略上陷入被动,出兵襄樊是最差策略。
2.孙权、曹操之间的博弈
水淹七军后,关羽声势达到了顶峰,成为曹操、孙权共同的敌人,两位死敌结成了同盟,达成共识,曹操在正面战场拖住关羽,孙权背后偷袭。三国志的记载自相矛盾,关羽传记载,曹操“遣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曹操寻求与孙权联盟,孙权掌握主动权;董昭传记载如下孙权遣使辞以“遣兵西上,欲掩取羽。江陵、公安累重,羽失二城,必自奔走,樊军之围,不救自解。乞密不漏,令羽有备,”曹操占据主导权。总而言之,面对声势滔天的关羽,曹操、孙权决定夹攻关羽。为了减少损失,曹操还是暗中把孙权偷袭信息透露给关羽,引导其与孙权主力激战。“内露之。羽闻权上,若还自护,围则速解,便获其利。可使两贼相对衔持,坐待其弊。”东吴早已为奇袭荆州做了充足准备,逢此良机,不费吹灰之力夺取三郡。
乍看之下,曹操、孙权的收益与付出不成正比,曹操消耗了大量人力、财力,给孙权做嫁衣,让其占据长江以南的荆州全境。但在宏观战略上,曹操却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第一,直接削弱了主要敌对势力刘备政权的实力。刘备丧失了东路北伐的基地,只能程序化的出兵陇右,诸葛亮、姜维先后十几次北伐,规模一次比一次小,威胁越来越小,从大规模出征逐渐变为边境骚扰的局部战争。襄樊之战后,刘备政权再也没有对曹魏造成实质性威胁。
第二,巩固了中原地区的统治。孙权占据荆州大部分后,为曹操阻断了刘备对中原地区的威胁。东吴固守荆州尚可,缺乏北伐的能力,曹操中原地区的军事压力大为减轻。原因如下:一是东吴擅长水战,陆战能力奇差,自守尚可,不具备北伐的能力。二是东吴军事组织依靠世家大族,顾、陆、朱、张四大家族控制着政权与军权,世袭领兵,盛行私兵。“吴名宗大族,皆有部曲,阻兵仗势,足以建命”。吴军战斗力与士族利益息息相关,当外敌来犯或是攻打山越等少数民族时,东吴将领为了维护家族利益、增加私人财产,积极迎战,战斗力极强;反之,北伐远离故土,家族获益不大,故消极迎战,北伐屡次失败。
第三,孙刘联盟解体。孙权的偷袭令刘备愤恨不已,“汉主耻关羽之没,将击孙权。”随即发动了夷陵之战,蜀汉政权再次惨败,东吴亦有所损失,各国此消彼长,曹魏一家独大。
表象上,孙权获利多,曹操实为最大赢家,奠定了三国强弱格局,蜀吴都彻底丧失了统一全国能力,曹魏一统天下其实只是时间问题。
三、夷陵之战后三国博弈
关羽兵败后,刘备起兵伐吴,刚即位的曹丕持观望态度,孙权迎来赤壁之战后政权面临最严峻的挑战。东吴大都督陆逊在夷陵之战后及时撤军,抵御魏国南下。随着刘备的去世,孙刘再次形成同盟,统一抗曹。
1、夷陵之战的三方选择
夷陵之战是三国期间蜀吴两国唯一一次正面交锋,依然用完全信息博弈法探讨三方军事策略选择的合理性。第一阶段,刘备倾国之力攻打吴国。第二阶段,孙权抵抗,夷陵之战击败刘备,有追击和撤军两种选择。追击会导致后方空虚,给魏国可乘之机,因而撤军。第三阶段,蜀吴激战正酣之际,魏国未能及时出兵,蜀国溃败之际,东吴及时回防,魏军此时南下错失良机。
在吴蜀两弱国交战中,不论战果如何,魏国总会成为最大受益者,魏的选择决定各国的成败。“天下三分,中(魏)国十有其八。吴、蜀各保一州,阻山依水,有急相救,此小国之利也。今还自相攻,天亡之也,宜大兴师,径渡江袭之。蜀攻其外,我袭其内,吴之亡不出旬月矣。吴亡则蜀孤,若割吴之半以与蜀,蜀固不能久存!”可是,曹丕却接受孙权的请降,在道义上陷入了被动,“人称臣降而伐之,疑天下欲来者心,”偷袭东吴属于背信弃义之举。若是攻打蜀国,“蜀远吴近,又闻中国伐之,便还军,不能止也。”因此,魏国的最优策略是与蜀国瓜分吴国,再灭蜀。曹丕在迟疑中错过了时机,当其下决心攻吴国时,对手已经做好准备,故南下没有取得战果。
吴国由于魏国的迟疑获得生机,夷陵之战后放弃追击刘备,为抵御魏军南下做准备。“逊与朱然、骆统以为曹丕大合士众,外讬助国讨备,内实有奸心,谨决计辄还。无几,魏军果出,三方受敌也。”吴国既巩固了政权,也为重修孙刘联盟做了准备,实为最优策略。
刘备攻打吴国风险性较大,也是扭转蜀汉政权战略被动的必然之举。只有重获荆州,刘备才能实现两路夹击、北定中原的目标,只是未能如愿罢了。
总之,东吴做出了符合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决策,由于曹丕的迟疑,魏国丧失了提前统一中国的机遇,而刘备东征本身就是一场冒险的赌博,赢了重新获得战略主动,输了继续维持襄樊之战以后的格局罢了。
2、战后三国新格局
夷陵之战使刘备又愧又气,病死于白帝城,他建立的蜀汉政权因两次大战人才凋零,摇摇欲坠;魏国虽然南征失败,整体实力没有受到根本性的削弱,吴国虽然取得两次大战的胜利,依旧损兵折将。面对强大的魏国,吴蜀只能联盟,低于强敌,三足鼎立之势维持了40年,直到蜀国的灭亡才打破均衡。蜀有山川之险、吴国有长江天险,魏虽然无险可守,但是幅员辽阔,整体实力强大,任何国家都没有相互兼并的可能,分三种情况。
第一,弱国攻打强国,诸葛亮、姜维、孙权、诸葛恪、孙峻发动北伐,无一成功,蜀吴与魏国的实力悬殊过大。
第二,两国夹击魏国。234年,诸葛亮最后一次北出祁山,孙权亲征合肥,魏明帝与司马懿两路防守,“但坚壁拒守以挫其锋,彼进不得志,退无与战,久停则粮尽,虏略无所获,则必走。”两路北伐并没取得实际效果,只能撤军而回。
第三,魏国主动攻打一国。上文提到,蜀有山川之险,吴有长江天险,两国虽然实力不及魏国,尚可自保,魏国南征并没占得任何便宜。
综上所述,在三国实力相互牵制的情况下,出兵对任何国家都非最优策略,既无法开疆拓土,反而损耗国力,发展国力方为上策。也有读者会问,难道三国都发展内政会永远呈现出鼎足之势吗,显然不会,各国发展不均衡,魏国人口、城市众多,经济发达,在没有重大变乱发生的前提下,统一全国只是时间问题。无论出兵或不出兵,魏国一统天下是大势所趋。吴、蜀两国的灭亡有相似之处,内乱不断,长期穷兵黩武,民困国贫,强大的魏(晋)国在囤积军马、粮草后,迅速取得胜利。三国在内耗中最终统一,蜀吴最终被强大的魏(晋)所兼并,符合历史发展规律,两国无论是北伐或是自守,灭国是最终命运。
因此,襄樊之战的结束奠定了三国格局以及最终走势,此战扼杀了蜀汉两路北伐改变强弱格局的唯一希望,三国被桎梏在原有版图上难以突破,只能在拉锯战中取实现统一。从汉末黄巾起义至西晋统一全国近百年时间里,通常认为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是这一时期的三大关键战役,个人认为襄樊之战三国最终格局及未来走势,从蜀吴偏安一隅无力扩张之日起,注定了其灭国的命运。
作者:一骑绝尘,历史百家争鸣特约作者,系河北大学历史系在读研究生。更多精彩文章欢迎关注历史百家争鸣ihx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