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做了三次皇帝:一生做了三次皇帝
一生做了三次皇帝:一生做了三次皇帝少年溥仪要到半个月后才了解这次召见的意义。这个相貌不咋滴的胖军阀,半个月后让他登极做了“真皇帝”。溥仪对张勋的印象并不太好:一身纱袍褂,胖乎乎的,黑红脸,眉毛很重,辫子花白色。“如果他没胡子,倒像御膳房的一个太监。”这一年,溥仪12岁。日常生活除了跟着师傅们读书、看报,就是玩游戏。他还是个孩子。但他不仅是个孩子。他知道张勋及其军队一直保留着辫子,知道张勋在袁世凯死后曾发表通电,第一条就是表示“尊重优待清室各条”。他因此对张勋颇有好感,想看看这位“忠臣”长什么样子。这次召见仅持续了五六分钟。
1917年,民国六年,“宣统九年”。
这一年,6月16日,陈宝琛、梁鼎芬两位“帝师”一起走进毓庆宫,告诉溥仪:“今天不用念书了。”
原因是前清两江总督兼摄江苏巡抚张勋要来请安。
按照惯例,两位“帝师”开始教溥仪,等会儿召见张勋时要怎么应对。总体原则就是要他保持谦逊,以显圣德。
这一年,溥仪12岁。日常生活除了跟着师傅们读书、看报,就是玩游戏。他还是个孩子。
但他不仅是个孩子。他知道张勋及其军队一直保留着辫子,知道张勋在袁世凯死后曾发表通电,第一条就是表示“尊重优待清室各条”。他因此对张勋颇有好感,想看看这位“忠臣”长什么样子。
这次召见仅持续了五六分钟。
溥仪对张勋的印象并不太好:一身纱袍褂,胖乎乎的,黑红脸,眉毛很重,辫子花白色。“如果他没胡子,倒像御膳房的一个太监。”
少年溥仪要到半个月后才了解这次召见的意义。这个相貌不咋滴的胖军阀,半个月后让他登极做了“真皇帝”。
1917年溥仪复辟朝服照
01宣统九年五月十三日(1917年7月1日),溥仪第二次做皇帝。
他第一次做皇帝时还太小,未满三周岁,只知道哭。见了濒死的慈禧,嚎啕大哭。举行登极典礼,中场也是放声大哭。
第二次做皇帝,这个表面懵懂的少年已经略有感觉。
当天,还是在毓庆宫,陈宝琛、梁鼎芬和朱益藩三位师傅一齐出现,面色都十分庄严。陈宝琛先开口:“张勋一早就来了……”
溥仪插话:“他又请安来啦?”
“不是请安,是万事俱备,一切妥帖,来拥戴皇上复位听政,大清复辟啦!请皇上务要答应张勋。这是为民请命,天与人归……”
溥仪后来在“反省式自传”《我的前半生》中回忆:“我被这个突如其来的喜事弄得昏昏然。我呆呆地看着陈师傅,希望他多说几句,让我明白该怎么当这个‘真皇帝’。”
陈宝琛给他支招,说不要立刻答应张勋,要先推辞,半推半就,最后表示勉为其难接受。
溥仪按照陈师傅的教导操作,接受张勋劝进,当天就又成了“大清帝国”皇帝。
然后,陆续有成批的人来给他磕头、请安。太监们拿来一堆写好的上谕,一口气就下了九道上谕,包括即位诏和各种封官分猪肉。
少年溥仪也许并不太懂复辟意味着什么。他仅知道内务府的人多了,穿戴整齐了,迎来送往频繁了,几个太妃高兴了。他自己不用念书了,每天只需半天接受陈师傅们的指导,半天看待发的上谕和内阁官报,接受各种人的叩拜,或者把内廷养的骆驼弄出来溜溜。
02但是,这个12岁的孩子是有皇帝瘾的。
宣统三年,溥仪虽然退位,但通过民国政府清室优待条件,遗老遗少们仍在紫禁城内廷保留了小朝廷。
溥仪后来在回忆录中“吐槽”,他从退位后到1924年被驱逐出紫禁城,度过了人世间最荒谬的少年时代。“中华号称为民国,人类进入了二十世纪,而我仍然过着原封未动的帝王生活,呼吸着十九世纪遗下的灰尘。”
这其中,包括别人向他应话的“嗻嗻之声”,他从小便习惯了。如果别人不以这个声调回答,他反而觉得不能容忍。
对于跪地磕头,也是这样。他从小就看惯了人家给他磕头,大都是年岁比他大十几倍的,有清朝遗老,也有亲族中的长辈,有穿清朝袍褂的,也有穿西式大礼服的民国官员。
小朝廷中的宫廷群体把“恢复祖业”(其实就是搞复辟)的希望完全寄托在这个小皇帝身上,因而极其重视溥仪的教育问题,为他制定了严格的帝王教育计划。
溥仪和婉容
溥仪的师傅(即“帝师”)均由隆裕太后于饱学之士中亲自挑选,其中有清末状元、大学士陆润庠,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陈宝琛,满汉双榜进士伊克坦,文学大儒梁鼎芬,翰林兼御医朱益藩等。
为了将溥仪培养成合格的大清皇帝,帝师们教授的内容都是儒家的经典以及列祖列宗治国驭民的经验。
童年时代的溥仪经过这些“洗脑”,虽然也保持着其他孩子一样爱玩的天性,但他的脑子里已经装满了“效法康乾”“光复旧物”“还政于清”等梦想。
这明显不是一个心地单纯的孩子。
溥仪英文手迹
03回到“宣统九年”。
溥仪的“真皇帝”不过做了四五天,宫中就掉下飞机炸弹,遗老遗少们吓傻了。
据说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空袭,宫中根本不知道怎么应对,各人赶紧躲到各自的卧室里,把廊子里的竹帘全放下来,以为这样就安全了。
当然,段祺瑞的讨逆军也只是恐吓为主,没有真炸。
但局面已经完全变了。少年溥仪的记忆中,前几天那种欢天喜地的氛围没有了,磕头的不来了,上谕没有了,大多数议政大臣们也没了影子。
几天后,辫子军战败的消息就传入宫,张勋早早躲到荷兰使馆去了。
溥仪的父亲载沣和陈宝琛带来了拟好的退位诏书,垂头丧气。溥仪看了,又害怕又悲伤,不由得放声大哭。
仅仅12天,帝位又没了,就像游戏结束了。
后来,民国许多写到这场复辟大戏的笔记,都把溥仪和小朝廷的遗老遗少写得很被动。比如写张勋凌晨两三点拥兵入宫,把溥仪从床上拎起来,强令他登极,溥仪被吓得大哭不止。
在最爱君看来,这些说法都是别有用心的造谣。溥仪是哭了,但他分明是丢了帝位才哭,不是捡了帝位还哭。
但是谣言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它符合民国官方对这场复辟的定性。
复辟失败后,民国政府并未追究溥仪及其小朝廷的任何责任,而是把责任都算到了张勋头上,说“张勋叛国矫挟,肇乱天下”。
实际上,自民国元年退位后,小朝廷内部的复辟派就没有停止过活动,对张勋搞复辟一直也是主动参与谋划,根本不是被动迎合那么简单。
溥仪后来明白了其中的道道。当时当权的北洋系元老们都曾是热心于搞复辟的人。所以他们把张勋当做靶子来打,对溥仪却无一不是尽力维护。
张勋
04溥仪没弄明白的是,作为一个孩子,他不过是成人世界的一颗棋子。
张勋搞复辟,源于民国总统黎元洪请他进京调停府院之争。当时,为了是否加入协约国参加世界大战,想夺实权的黎元洪和想武力统一全国的段祺瑞闹得不可开交。
结果,段祺瑞被免了职,跑到天津,暗地里却要发兵威胁京师。
黎段相争,争成了张勋的机会。张勋此前已经探了各省督军和冯国璋、段祺瑞的底,都支持他搞复辟。他为此飘飘然,认为自己做了督军们的盟主和复辟的领袖。
谁知,张勋刚搞复辟,段祺瑞就誓师讨逆。各地督军也纷纷变卦。张勋成了孤家寡人。
搞定了辫子军,段祺瑞以再造共和之功重返中央,跟黎元洪say goodbye。
小朝廷自以为的复辟大事,不过是民国政治权力重组可以利用的小旋律罢了。
连孙中山当时都很“别有用心”地希望小朝廷公开搞搞复辟。早在张勋搞复辟前4个月左右,孙中山就预言了这场复辟必然发生,并表示欢迎一时复辟的成功。
孙中山的理由是,眼下的共和拥护者不少实际上是帝制拥护者,一旦时机成熟,就要破坏现状,复辟必定成功。但是,因民情不能容忍,复辟又必定会很快失败,到那时,帝制余党就会被全部消灭,中国才能迎来真正的、理想的共和时代。
很明显,孙中山猜到了开头没猜到结局。
帝制派并没有因复辟受到追责,更没有全部消灭。
后来,吴佩孚曾上书向溥仪称臣,张作霖向溥仪磕过头,段祺瑞主动请溥仪见面……
晚年溥仪
05“宣统九年”复辟失败后,随着一些遗老的陆续故世,少年溥仪逐渐成长。
小朝廷青年成员更多去追求时尚生活。三年后,溥仪在紫禁城内带头剪掉了辫子。
时间的推移,以及现实复辟的无望,或许会重新塑造一个溥仪。直到1924年,冯玉祥鹿钟麟驱逐溥仪出宫,宣布“大清宣统帝从即日起永远废除皇帝尊号”。
事情就起了变化。驱逐溥仪表面上看来是铲除了“帝制”的最后象征,实际上是迫使怀抱复辟之心的溥仪真正走上复辟之路。
1928年,孙殿英盗掘东陵,乾隆、慈禧都遭到剖棺毁尸的厄运,而国民政府对这一引起公愤的恶性事件处置不当,未能妥善安抚溥仪,致使溥仪等人更加仇视民国。
溥仪后来自己说,这一事件比他自己被驱逐出宫还严重,致使他复辟、复仇的思想达到了一个新的顶峰。
后面的事,大家应该都知道了。溥仪逮到机会出逃东北,在日本人的支持下,出任伪满洲帝国皇帝。
这是他第三次做皇帝了。
比起12岁那年的似懂非懂,他无疑是越成熟越堕落了。
然而,我最后想指出的是,溥仪小朝廷的一步步堕落,幕后推手离不开各派争权夺利的民国政府。共和共和,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如果没有冯玉祥貌似民族英雄的驱逐行动,溥仪在紫禁城内乖乖待着,骑他的单车,打他的电话,拍他的照片,他或许一辈子还是那个12岁的少年。
只是,历史又岂容假设呢?
参考文献:
溥仪:《我的前半生》,群众出版社2013年版
赵英兰:《从紫禁城到天津时期溥仪的复辟心理分析》,第四届溥仪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
刘平、孙昉:《溥仪小朝廷的政治史研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年第2期
陈明:《孙中山就帝制复辟问题的一次谈话》,《岭南文史》,1991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