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蒙内铁路亲身体验:探访中东铁路① 满洲里 想象中的俄式城市

蒙内铁路亲身体验:探访中东铁路① 满洲里 想象中的俄式城市这座大包小包拖儿带女的第三世界工人阶级模样的雕像特别能代表在满洲里的俄人形象。满洲里的司机当中女性比例很高,无论出租车司机还是公交车司机。按当地人的说法,这边的男人很多从事旅游贸易等行业,收入不太稳定,苦干三个月然后坐吃大半年,需要家里的女人有一份稳定收入的工作,司机无疑是很好的选择。他们说对面的俄罗斯也是如此,女的大包小包进货或者来打工,男的都是溜达购物闲逛。淡季来满洲里,晚上九点多大街上就没有人了。来到满洲里,原本期待着可以找到一些苏联时代的旧书报或者俄国老物件,然而却很遗憾,这边并没有类似的旧货市场。满洲里本身文化底蕴不太高,当年的俄国人并不在满洲里停留太久,只是作为入境中转然后直奔哈尔滨,这是一座为铁路货运服务的城市。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居住在满洲里的俄国人担心红军进攻,纷纷迁往哈尔滨等地,附近的中国人开始涌入满洲里居住。铁路线横穿了满洲里市区,因为体量很小无需专门开辟道路,行人往

老房子承担不同用途。

走在满洲里的中心区,不难发现,这座城市的建筑,是某种想象中的俄式,将各种文化元素提取出来,拼凑在一起。显然,这座城市的设计者,并没有完全理解这些文化,和中国绝大多数城市中的“欧式花园小区”思路并无区别。

艰难的“靠俄吃俄”模式

与边境对面的俄罗斯后贝加尔地区相比,满洲里的体量显然太庞大了,在国门附近就不难发现中国一侧建设繁华,而俄罗斯一侧基本都是荒野,这也让满洲里试图“靠俄吃俄”的经济模式很艰难。从这个角度讲,满洲里是一座被中俄口岸贸易牵连的城市,这里的一切都是围绕对俄贸易进行的,然而呼伦贝尔市的人口比俄罗斯远东最大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人口的四倍还多,哈尔滨的人口更是超过了整个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数,两边的人口和经济体量很不均等,让满洲里的边贸城市处境格外尴尬。

蒙内铁路亲身体验:探访中东铁路① 满洲里 想象中的俄式城市(1)

淡季来满洲里,晚上九点多大街上就没有人了。

来到满洲里,原本期待着可以找到一些苏联时代的旧书报或者俄国老物件,然而却很遗憾,这边并没有类似的旧货市场。满洲里本身文化底蕴不太高,当年的俄国人并不在满洲里停留太久,只是作为入境中转然后直奔哈尔滨,这是一座为铁路货运服务的城市。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居住在满洲里的俄国人担心红军进攻,纷纷迁往哈尔滨等地,附近的中国人开始涌入满洲里居住。

蒙内铁路亲身体验:探访中东铁路① 满洲里 想象中的俄式城市(2)

铁路线横穿了满洲里市区,因为体量很小无需专门开辟道路,行人往往直接走天桥穿过铁路线,汽车需要在城区东边桥上盘旋一圈越过铁路。

满洲里的司机当中女性比例很高,无论出租车司机还是公交车司机。按当地人的说法,这边的男人很多从事旅游贸易等行业,收入不太稳定,苦干三个月然后坐吃大半年,需要家里的女人有一份稳定收入的工作,司机无疑是很好的选择。他们说对面的俄罗斯也是如此,女的大包小包进货或者来打工,男的都是溜达购物闲逛。

蒙内铁路亲身体验:探访中东铁路① 满洲里 想象中的俄式城市(3)

这座大包小包拖儿带女的第三世界工人阶级模样的雕像特别能代表在满洲里的俄人形象。

很难完全清楚当地人对俄罗斯人的感觉,因为中俄之间的关系受到政治影响实在太大,两国人很难从脱离政治的视角上去看待对方。但一位出租车司机跟我讲,他觉得我们国家对外国人过于友好了,一些俄罗斯女孩在中国半夜喝醉街头闲逛是非常安全的,中国人对他们有天然的距离感和友善。然而中国人到了俄罗斯,哪怕小心翼翼都可能遭到不友好的对待,包括勒索洗劫甚至毫无缘由被殴打一顿。

在满洲里市区的最东侧的小山岗是这座城市的最高点,一座教堂模样的建筑屹立在山岗上。这不是一座真的教堂,而是政府为了招徕游客而修建的婚礼场所,当地人称为婚礼宫。每天晚上有很多人去婚礼宫拍夜景,运气好的话能看到烟花表白,倒是很美的一幕。

蒙内铁路亲身体验:探访中东铁路① 满洲里 想象中的俄式城市(4)

婚礼宫的夜景还是很美的,可以俯瞰满洲里城区。

继续向东走,就到了扎赉诺尔,即当地人所称的扎区。早在中东铁路刚修建时,俄国人就已开始勘探扎赉诺尔的煤矿,日俄战争时期,为弥补煤炭消耗,更是大规模开采,如今这里有一座矿山公园。1980年,矿区工人在剥离作业时发现了古河道上的猛犸象化石,后来又挖掘出大量古生物化石,以此建成猛犸公园。我个人觉得整个猛犸公园中,只有博物馆值得认真看看,而且是免费的,其他的公园娱乐项目蛮无聊,公园附近是新开发区,餐饮休闲配套设施缺乏。博物馆中午有两小时休息时间,不让游客参观,这种强制游客去附近餐馆消费的行为显得不太友好。

扎赉诺尔是一个翻译误的名字,这里原本叫达赉淖尔,就是呼伦湖的意思,蒙语中湖泊一般翻译成淖尔,达赉淖尔指的是大海一样的湖泊。关于这个词,还有一说,大连的名字也来自于此,都指大海。俄国人来的时候,根据读音,找了一个相近的俄语词,翻译成达里尼,意思是遥远的地方。后来,日本人来了,改作大连。

乘火车从满洲里到海拉尔中间就能看到呼伦贝尔草原的景色,远处的平地和洼地还是草色,但丘陵高地全都是黄褐色的沙地,靠近铁路沿线沙地居多。下雨之后,草原会很快茂盛起来,到时就是一望无际的绿色。伊敏河发源自大兴安岭,流经海拉尔市区最终汇入海拉尔河,当地朋友说,晚上河岸公园附近会有不少人散步,但我去的那个晚上风很大,人很少。

海拉尔:最后一个被撤销的衙门

海拉尔有清朝最后一个被撤销的衙门,这个衙门一直延续到伪满洲国建立,在一段历史时期里,这里有三个机构并立,分别管理蒙古人、汉人和俄国人。

事情仍与中东铁路有关。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后,满清政府深感东北兵力虚空,而俄国威胁甚大。在欧洲不入流的哥萨克人,仅凭少量探险队和猎人,就能抵抗清朝正规军。基于这样的担忧,清政府组建了新的索伦八旗和新巴尔虎八旗,设立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管理。

民国时期,实行旗县分离,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专管蒙旗事务,另设立呼伦贝尔县管理汉人,俄国人来修中东铁路时,又由铁路管理局负责俄人事务。于是出现一座城市由三个行政机构管理的局面。这持续到1932年,伪满洲国公布新的官制,索伦八旗被废除,副都统衙门也被撤销。

蒙内铁路亲身体验:探访中东铁路① 满洲里 想象中的俄式城市(5)

猜您喜欢: